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黃竹坑Wong Chuk Hang),位於港島南區,介乎香港仔深水灣之間。區內以住宅、輕工業及商貿區為主,而深灣與布廠灣設有小量船廠。

香港最大型主題樂園——海洋公園亦位處黃竹坑,近年數間酒店在海洋公園不遠處的黃竹坑工業區開業。

歷史[]

黃竹坑一帶於新石器時代便有人居住,南風道旁的黃竹坑石刻是當時遺留下來的古蹟。香港有八處古代石刻被列為法定古蹟,其中只有黃竹坑一處位於港島,亦是唯一遠離海岸邊的石刻。

現時黃竹坑明渠的位置,昔日有一條從南朗山和班納山流出的溪流,兩旁佈滿黃色竹子,黃竹坑因而得名。另外,黃竹坑亦有「鐵坑」一名,在明朝萬曆年間的《粵大記》亦有記載。嘉靖年間,有人在香港仔隧道出口現址一帶建立香港村,被認為是香港得名的來源之一。

壽臣山[]

說到黃竹坑,不得不提香港首位華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周壽臣,就是他的祖先重新建立香港村,1861年周壽臣在此村出生。不久因族人繁衍而在附近另建「新圍」,原有圍村便稱「舊圍」。

周壽臣於1921年獲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翌年他與一眾華人領袖向政府提議將新圍後方的鐵坑山發展為別墅區,獲政府同意。1926年周壽臣獲封爵士,同年獲委任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1935年他在鐵坑山上興建大宅「松壽居」。港督金文泰為表揚周氏對香港的貢獻,1936年將此山命名為「壽臣山」(Shouson Hill),而松壽居門前的道路,則命名為「壽山村道」(Shouson Hill Road)[1]

時至今日,壽臣山泛指黃竹坑與深水灣之間的高尚住宅區;擁有約八十年歷史的財政司司長官邸亦坐落壽山村道,包含一幢兩層獨立式平房及戶外花園,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2]

黃竹坑邨、工業區與海洋公園[]

現時城巴新巴黃竹坑車廠對開的黃竹坑明渠,是昔日與香港仔海灣的相交點,名為「涌尾」,又稱「士丹頓灣」(Staunton Creek),聚集不少漁船停泊及水上人居住。甄沾記於1915年在廣州開業,及後在半山區堅道65號開設首間門市,深受街坊愛戴;1953年進軍黃竹坑買地建廠,四層廠房到1958年才建成,自此一直穩守本業,打造其椰子糖王國。

政府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黃竹坑,1963年涌尾明渠工程填平了涌尾內灣[3],土地用作發展工業,吸引香港荳品有限公司(生產維他奶及綠寶橙汁)、甄沾記椰子糖、保心安藥廠等品牌進駐,使黃竹坑一度成為香港其中一個主要輕工業區。1966年政府將黃竹坑道拓闊成雙線行車道;地處南朗山道警校道香葉道交界的黃竹坑邨,共有十幢12至20層高長型大廈,首兩座於1968年入伙,其餘八座於1972至73年落成,是南區其中一個早期落成的廉租屋邨,為區內輕工業提供勞動人口,並於南朗山道包玉剛泳池對面設有巴士總站

海洋公園自1977年開幕以來,從未獲得政府提供任何經常性資助,首十年由香港賽馬會提供營運資金;1987年《海洋公園公司條例》制定後正式成為非牟利機構,只可於海洋公園範圍內經營業務,主要收入來源為門票及其他園內收益,如餐飲及售賣紀念品服務。

香港仔隧道1983年全線通車後,黃竹坑一躍而成香港仔鴨脷洲往返港島北岸的交通要衝。經歷九十年代香港製造業萎縮,擁有全黃竹坑最大型鍋爐的甄沾記,廠房1996年搬到番禺,新鴻基地產在多年後購入香港廠房舊址,發展成「甄沾記大廈」。區內不少工廠大廈更空置多年,政府2001年將黃竹坑工業區由「工業」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為這些空置工廈帶來重建契機,若干已改建成酒店,作為海洋公園遊客配套設施,令黃竹坑發展為全面性旅遊區。

鐵路進軍黃竹坑與海洋公園[]

政府早於1985年11月21日公布「26座問題公屋」,黃竹坑邨第9座位列其中,須即時清拆[4]。時光飛逝,房屋署2003年7月宣佈重建黃竹坑邨餘下九幢大廈,共4,570個住戶受影響,其中3,561戶選擇同區安置,入住石排灣邨第一、二期。

4年後,房屋署於2007年9月28日順利收回所有單位[5],有39年歷史的黃竹坑邨於12月10日正式開展拆卸工程[6]。另一邊廂,港鐵於12月18日獲准興建 南港島綫,港府2011年5月撥出黃竹坑邨地皮,供港鐵興建 黃竹坑車廠及發展上蓋物業[7][8]。南港島綫工程正式展開,前黃竹坑邨與巴士總站工地進行車廠、 車站道路擴闊工程;當局選址南朗山道警校道交界,建造臨時巴士總站

海洋公園2005年進行重新發展計劃,受《海洋公園公司條例》限制,海洋公園公司須將其全數利潤用作推廣其法定職能用途,亦不可透過發行股票或通過股權融資籌集資金;因此,舉債成為籌集大筆資金用作擴建的唯一途徑,以增加吸引力和競爭力。即使當時盈利不高,仍以較低價格的門票及舉辦多元化活動,吸引更多本地遊客入園遊玩及學習保育知識。

在重新發展計劃下,海洋公園於2010年起推出多個新景點。有關計劃於2012年完成,公園入場人次亦有所提升,2013至2014年度更達到高峰,至2014至2015年度維持高企時,也沒有提升門票價格,反映海洋公園在獲取足夠收入以維持日常營運及發展的情況下,不求賺取更多盈利,以符合非牟利機構的本質。

全球經濟環境在2015年出現變化,導致訪港旅行團數目減少,自由行旅客增加,海洋公園入場人次由780萬減至翌年730多萬,及後再減至600多萬。海洋公園積極加強針對個人遊及海外旅客的宣傳工作,以及興建酒店吸引外地旅客及延長本地旅客逗留時間。南區市民與遊客期盼已久的 港鐵 南港島綫於2016年12月通車,設有 黃竹坑站 海洋公園站,使黃竹坑進一步成為區內重要交通樞紐。

2018至2019年度,本地訪客人次較上年度增長14%,個人遊訪客人數上升三成,惟旅行團數目減少,以致海洋公園整體入場人次與過往相若,而園內人均消費金額上升,餐飲盈利亦有雙位數增長。受疫情影響,海洋公園自2020年1月起暫停營業,公園沒有任何收入,財政狀況急速惡化。[9]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壽臣山壽山花園 木製天台 坐享綠城,蘋果日報,2010年5月2日
  2. 政府新聞公報:財政司司長官邸修葺費用,2017年2月27日
  3. 南區生活變奏,明報,2016年5月15日
  4. 公屋醜聞 纏繞半世紀〉,《明報》,2015年7月1日。
  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房署順利收回黃竹坑邨〉[新聞公報],2007年9月28日。
  6. 告別黃竹坑邨,房委會刊物《互信》,2007年12月21日。
  7. 港鐵獲批地資助兩新線,政府新聞網,2011年5月18日。
  8. 黃竹坑物業港鐵吸200億〉,《東方日報》,2010年5月20日。
  9. 關注政府撥款資助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的長遠發展,南區區議會 (2020-2023)屬下經濟、發展及規劃事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記錄,2020年5月2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薄扶林數碼港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華富華貴田灣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香港仔 香港仔海傍道香港仔大道香港仔舊大街香港仔水塘道貝璐道漁光道漁暉道崇文街洛陽街東勝道西安街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成都道觀海徑
鴨脷洲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香港仔隧道黃竹坑道香葉道香葉徑南朗山道海洋公園道警校道深灣道深灣碼頭徑海洋徑惠福道業發街業興街業勤街塘邊徑黃竹坑徑南風徑南風道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舂磡角赤柱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大潭石澳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行政分區
香港島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九龍 九龍東觀塘區黃大仙區

九龍西九龍城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

新界 新界東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

新界西葵青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離島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