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位於九龍半島東北,北依獅子山、大老山,東臨飛鵝山,南接新清水灣道太子道東,西連聯合道獅子山隧道,涵蓋橫頭磡馬仔坑黃大仙新蒲崗鑽石山慈雲山斧山牛池灣等地。

佔地約 926 公頃黃的大仙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行政區。

歷史[]

林氏世居蒲崗村和竹園村,但日佔時期蒲崗村因在啟德擴展工程之內被拆。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光復,但蒲崗村並未能因此復村,香港政府在石水渠以內發展工業區,命名新蒲崗。蒲崗村既毁,林氏在九龍的世居只剩下竹園村。

竹園曾是一個頗具規模的鄉村,除了位於沙田坳道龍翔道交界處與黃大仙消防局一帶的古村外,還有大大小小許多村落,分佈在現今新蒲崗黃大仙下邨黃大仙上邨摩士公園天馬苑、竹園南邨、竹園北邨等等。竹園村在戰後變化很大,除了傳統農業外,還有不少小型工廠。竹園村正街及竹園道上,房屋林立兩旁,小型商店相繼開設,同時還有一些廠家在外圍設廠,例如織造及機器廠等。

五十年代,香港工業突飛猛進,人口增長迅速。為解決居住問題,香港政府一度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例如又名博愛村的東頭平房區,早在五十年代初已經建成,屬黃大仙區內最早興建的公營房屋,後來在附近政府又興建了培民村平房區,屬同類房屋。不過,這類平房式的安置不能有效地解決當時龐大住屋需求,於是,政府在五十年代中,開始大批收購舊村土地,以興建容納更多居民的七層徙置大廈。在這全新房屋政策之下,政府在收地事情上加大了規模,從而擴大已經開始的「黃大仙七層徙置大廈興建計劃」。竹園村自戰後的一片繁華景象,很快便被市區重建計劃改變。

1957年1月22日,竹園村正街六十間舖戶接港府徙置事務處通知,限於一月內遷拆。居民接到通知後,臨時組織請願團要求港督收回成命。孰知在等候港督批示期間,港府已經刊登憲報,宣布收回竹園區大批地段。竹園村的遷拆,使附近同樣受到政府收地威脅的九條鄉村聯合起來,向政府爭取停止遷拆。3月11日,衙前圍村、沙埔村牛池灣村大磡村元嶺村、沙地園村}}、坪頂村坪石村牛頭角村,連同竹園村組成「九龍十鄉聯合支援竹園村民會」。4月13日,位於九龍最東部的茶果嶺村、鯉魚門村和茜草灣村也相繼加入,組織遂改名為「九龍十三鄉聯合支援竹園村民會」。聯會四出尋求各方支持,為村民爭取較佳賠償,同時要求停止遷拆竹園。

港府於5月3日公布即將在老虎岩徙置區內興建一座設備齊全大廈。緊隨這個公布,徙置事務處令竹園居民於5月13日前辦理搬遷手續,否則被視為已經自行安排搬遷計劃,不會被徙置至上述老虎岩七層平民樓宇區。竹園村第一輪清拆行動於6月25日開始,由於警方嚴陣以待,所以過程頗為順利,受影響居民共138戶,人數達480餘人,被清拆的民居31間,商店18間。

縱使中國外交部在7月24日照會英國駐華代辦處,卻沒有阻慢香港政府拆遷竹園的步伐。在強烈抗議聲中,竹園村在1957年底差不多完全被拆毀。政府清拆竹園和其他舊村後,便加速建築七層徙置大廈,計有1957年落成的老虎岩徙置區和黃大仙徙置區(即黃大仙下邨)、1960年和1961年的新東頭邨一二期、1962年的橫頭磡邨和1964年的慈雲山邨等等。居住環境較好的廉租屋,包括了1963年入伙的彩虹邨,以及1964年的黃大仙政府廉租屋邨(即黃大仙上邨)等等。

地處沙田㘭道東頭村道正德街交界的黃大仙徙置區於1957年至1961年落成,位於第5座對面的「竹園巴士總站[1]於1968年啟用,設有7條車頭向北的平行式月台,出入口接駁沙田㘭道與東頭村道交界處。

由於樓宇狀況欠佳,黃大仙徙置區自1977年起按照「舊式徙置大廈重建計劃」分階段重建,黃大仙下(二)邨於1982年率先入伙,附設大型購物商場黃大仙中心翌年開幕。另一邊廂,政府選址黃大仙中心對開的東頭村道與沙田㘭道交界處,第6座舊址興建多層停車場,地下闢為巴士總站。新停車場大樓於1989年初啟用,新總站亦於同年2月23日正式啟用[2],沿用黃大仙巴士總站之名。

至於舊黃大仙總站地皮,多年後用作興建紀律部隊宿舍。座落沙田坳道10號的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於1997年6月入伙,毗鄰黃大仙警署,提供464個單位予警務處、消防處及海關人員入住。[3]

主要道路/公路/隧道[]

黃大仙區主要道路/公路/隧道列表
名稱 位置 類別
大老山隧道 鑽石山小瀝源 行車隧道
龍翔道 石硤尾牛池灣 公路
太子道東 九龍城至牛池灣 道路
彩虹道 新蒲崗彩虹邨
蒲崗村道 新蒲崗、鑽石山慈雲山斧山
慈雲山道 鑽石山至慈雲山
沙田㘭道 慈雲山至黃大仙
黃大仙至新蒲崗
鳳德道 黃大仙、鑽石山至斧山
斧山道 斧山至彩虹邨

公共運輸設施[]

巴士及小巴總站[]

黃大仙區巴士及小巴總站列表
名稱 分區 位置 類別
樂富總站 橫頭磡 樂富邨宏樂樓及宏旭樓下方 巴士總站
黃大仙總站 黃大仙 正德街108號黃大仙中心多層停車場地下
東頭邨總站 東隆道東頭邨街市外
竹園邨總站 竹園 竹園道竹園北邨松園樓及蕙園樓之間
翠竹花園總站 翠竹街翠竹花園第十座外私家路
慈雲山 (南) 總站 慈雲山 蒲崗村道毓華街之間
慈雲山 (中) 總站 惠華街慈雲山中心內
慈雲山 (北) 總站 慈雲山道慈愛苑多層停車場地下
鑽石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鑽石山 龍蟠街3號荷里活廣場地下 公共運輸交匯處
嘉峰臺總站 斧山 瓊東街8號嘉峰臺外 小巴總站
宏景花園總站 斧山道185號宏景花園私家路
富山總站 蒲崗村道富山邨富仁樓以北 巴士總站
彩虹總站 新蒲崗 彩虹道太子道東斧山道交界
鑽石山 (彩虹道) 公共運輸交匯處 彩虹道采頤花園對面 公共運輸交匯處
彩雲總站 牛池灣 清水灣道彩雲商場地下、近彩鳳徑 巴士總站
彩雲 (豐盛街) 總站 豐盛街近彩雲邨觀日樓
彩輝邨總站 牛池灣街扎山道 小巴總站
黃大仙區已拆卸巴士及小巴總站列表
新蒲崗 (四美街) 總站 新蒲崗 彩虹道彩頤里四美街交界 臨時巴士總站
橫頭磡總站 橫頭磡 富美街聯合道交界處的富強苑 巴士總站

港鐵車站[]

黃大仙區港鐵車站列表
車站 分區 位置 途經路線
樂富 橫頭磡 橫頭磡東道介乎聯合道富美東街之間地底 觀塘綫
黃大仙 黃大仙 龍翔道介乎正德街沙田㘭道之間地底
鑽石山 鑽石山 龍翔道近大磡道地底 觀塘綫
屯馬綫
彩虹 牛池灣 牛池灣村龍池徑金池徑之間地底 觀塘綫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竹園巴士總站,頭條日報
  2. 《黃大仙巴士總站遷移》,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89-02-20
  3. 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合作社暨居民協會開幕誌,香港海關《海鋒》第十期,2000年6月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黃大仙區道路列表
竹園馬仔坑黃大仙 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龍翔道馬仔坑道黃大仙道沙田㘭道竹園道彩竹街雅竹街穎竹街翠竹街金竹里銀竹里盈鳳里鳳德道蒲崗村道東頭村道彩虹道親仁街睦鄰街正德街大成街大同街
橫頭磡 龍翔道龍涎道竹園道橫頭磡北道橫頭磡東道橫頭磡中道橫頭磡南道鳳舞街富美街富美東街富裕街富強街富運街富安街靜安街杏林街聯合道培民街東頭村道東發道東光道東隆道東利道東正道東泰里樂善道賈炳達道沙浦道彩虹道太子道東育群街
新蒲崗 太子道東彩虹道景福街景泰街景康街康強街寧遠街崇齡街仁愛街衍慶街富源街彝倫街錦榮街爵祿街彩頤里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啟新道
牛池灣 龍翔道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豐盛街牛池灣街扎山道平定道東彩鳳徑游龍徑銀河徑銀池徑金池徑龍池徑富池徑貴池徑榮池徑華池徑紅梅路橙花路黃菊路綠柳路青楊路藍鐘路紫葳路
鑽石山斧山 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龍翔道彩虹道蒲崗村道大磡道龍蟠街上元街鳳德道志蓮道斧山道平定道安定道永定道瓊東街豐盛街鳳禮道鳳美徑LUEN YEE ROAD
慈雲山 沙田坳道慈雲山道豐華街正暉街寧華街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欣華街樂華街毓華街毓華里毓學里蒲崗村道鳳德道盈鳳里環鳳街金鳳街銀鳳街雙鳳街飛鳳街鳴鳳街翠鳳街龍鳳街蒲良里蒲崗里蒲慈里蒲明里蒲蕙里蒲田里蒲蘅里蒲英里蒲景里蒲芳里慈華里芳華里貫華里
行政分區
香港島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九龍 九龍東觀塘區黃大仙區

九龍西九龍城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

新界 新界東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

新界西葵青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離島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