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興道(Hung Hing Road),位於香港島灣仔區北岸,西起龍和道/菲林明道/博覽道東交界,經過會展站巴士總站、灣仔渡輪碼頭、杜老誌道、灣仔運動場、馬師道、港燈灣仔電站、運盛街出口、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運盛街入口、通往海底隧道銅鑼灣入口的巴士專綫路口、香港遊艇會,東達道路盡頭所在的「奇力島」警官會所。
除此以外,鴻興道過運盛街北段路口後,建有一條行車天橋與灣仔交匯處往東區的天橋匯合,接駁告士打道和維園道東行,該行車天橋名為「鴻興道天橋」(Hung Hing Road Flyover)。
車輛沿鴻興道東行,可利用左線前往香港遊艇會,而巴士可利用巴士專線前往紅磡海底隧道。的士和專綫小巴如需往加氣站,亦可經鴻興道右轉入運盛街,加氣後再經運盛街右轉,沿鴻興道天橋前往東區或左轉前往灣仔北,亦可經運盈街左轉,沿馬師道天橋前往灣仔。
歷史[]
1841年英國人佔領香港後,為加強海防,於灣仔北岸一個小島上設置炮台,而小島亦以英國海軍艦長 Kellet 來命名,中譯「加列島」[1]。1938年,來自北角油街的皇家香港遊艇會搬到加列島,並於1940年尾揭幕。
銅鑼灣填海工程在1951年開展,一條海堤從波斯富街延伸至加列島。直至1970年代海底隧道工程,小島附近又再填海,令它最終在1972年與港島連成一體。[2]島嶼風貌不再,此地其後易名「奇力島」。
道路於1974年5月31日獲市政局刊憲命名為「鴻興道」,路段範圍為「由灣仔碼頭以東為起點,起初向東行,然後轉向南行,再轉向東行」。[3]
1987年1月9日,市政局刊憲將鴻興道的終點向東北延伸170米至警官俱樂部前的盡頭路。[4]
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
配合 港鐵
沙田至中環綫工程,位於菲林明道與會議道交界的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連同隔鄰港灣道體育館與灣仔游泳池須一併關閉,以騰出空間建造
會展站。當局遂在鴻興道北面、灣仔運動場對開的「馬師道新填海區」[5]闢設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6],建造工程已於 2014 年 10 月分階段進行。[7]
2015年5月17日凌晨一時起,「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正式啟用[8][9],容納港灣道灣仔訓練池和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全數路線[10]。然而,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位置較偏僻,乘客既不能直達灣仔渡輪碼頭,又不可便捷地往返周邊商業區。港鐵利用現有連接鷹君中心和灣仔渡輪碼頭的行人天橋,再沿鴻興道北面新建行人路前往臨時總站,有關行人通道於2017年4月對外開放。
灣仔北海濱[]
在灣仔填海計劃第二期下,政府持續打造鴻興道一段灣仔北海濱。灣仔北渡輪碼頭畔主題區已分階段開放,博覽道東至馬師道一段海濱長廊已在2020年12月貫通及開放。灣仔渡輪碼頭兩旁的海濱長廊及碼頭後面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已在2021年3月開放; 至於位處海底隧道銅鑼灣出入口旁的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與鴻興道天橋之間採用可拆式欄杆設計的海濱長廊第一期已在2020年12月貫通及開放,而第二期(包括一段「海岸堤階」,即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亦已在2021年12月開放。
另外,灣仔北臨時巴士總站在2022年5月14日停用後不足兩個月,便變身為兒童自駕場地。
2023年6月23日,地政總署刊憲將鴻興道的起點延伸至菲林明道。[11]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銅鑼灣建防波堤 工務署招商承辦,政府新聞公報,1979年5月24日
- ↑ 〈香港檔案X〉,香港電台網站。
- ↑ 憲示第1382號〈市政局佈告〉,《香港政府憲報》第116卷第22期,1974年5月31日 ;同日命名的灣仔填海地街道尚有分域碼頭街、龍景街及運盛街。
- ↑ 公告第122號〈市政局: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29卷第2期,1987年1月9日。
-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沙中綫會展站施工 臨時遷移位於灣仔北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新聞稿],2015年5月15日。
- ↑ 〈灣仔區議會沙田至中環綫項目進度匯報〉,灣仔區議會文件第65/2013號,2013年9月17日。
- ↑ 沙田至中環線、南港島線(東段)及觀塘線延線工程的最新進展,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2014年11月
- ↑ 〈會展站施工 灣仔北明年改道〉,《東方日報》,2015年4月24日。
- ↑ 第3442及第3443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9卷第20期,2015年5月15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臨時遷移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公告],2015年5月14日。
- ↑ 第3741號公告〈地政總署:街道命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7卷第25期,2023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