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門道(Lei Yue Mun Road),位於九龍觀塘區,北始觀塘道/翠屏道交界,經過茶果嶺道、觀塘法院、將軍澳道/偉發道、鯉安苑、觀塘繞道東面起迄點、滙景花園平台下的藍田交通交匯處/港鐵 藍田站月台、啓田道/東區海底隧道引道交界迴旋處、油塘道、高超道路口、油美苑、高翔苑,南達鯉魚門邨以北的高超道迴旋處,貫通東九龍觀塘、藍田、油塘與鯉魚門四地。
歷史[]
在東區海底隧道工程下,當局在鯉魚門道與啓田道興建一迴旋處,並於迴旋處與繳費廣場之間建造一條雙程連接路,以及築建一條單程路由鯉魚門道近油塘道通往繳費廣場。此外,鯉魚門道介乎油塘道與茶果嶺道之一段路面予以擴闊,而其北面路旁綫亦會修改,使車輛得以通往交通交匯處。
地下鐵路 藍田站於1989年啟用,上蓋物業為滙景花園,附設購物商場滙景廣場。藍田站通車翌年,位於鯉魚門道滙景花園基座的「藍田交通交匯處」(Lam Tin Transport Interchange)於4月18日起分階段啟用[1][2],並於5月29日全面開放[3],方便乘客利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往返該站接駁鐵路,而介乎交匯處入口與出口之間一段鯉魚門道慢線,更劃為巴士專綫。1991年5月10日,尚在施工的滙景花園第九座地庫停車場發生四級火警,焚燒達36小時後被救熄,造成3名消防員受傷,期間地鐵藍田站與巴士總站一度局部封閉兩天。[4]
滙景花園設有佔地達43萬呎平台花園連接屋苑兩端各座樓宇,除了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外,這種「跨越式平台」(Decking Over)更遮蓋著屋苑下方一段鯉魚門道,紓緩道路交通噪音對住宅的影響[5]。不過,巨型平台卻引致該段鯉魚門道從此不見天日,終日塵埃飛揚;加上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風能力先天不足,跨越式平台窒礙新鮮空氣吹進交匯處沖淡巴士廢氣,導致站內空氣污染嚴重,危害候車乘客健康。機電工程署曾於1996年改裝站內通風系統[6],可惜成效不大,市民對站內空氣質素不滿的投訴,過去十多年來持續不斷。[7]
巴士站[]
鯉魚門道巴士站列表(由南至北) | ||
---|---|---|
分站 | 位置 | 備註 |
鯉魚門廣場 | 鯉魚門廣場對出 | 巴士及小巴站 |
油塘邨 | 油美苑淑美閣對面及油翠苑平台對出 | 巴士站 |
聖安當女書院 | 近聖安當女書院 | 巴士中途站 |
鯉魚門道遊樂場 | 鯉魚門道遊樂場對出、近高超道 | 小巴中途站 |
聖安當小學 | 近聖安當小學 | 小巴中途站 |
油麗邨 | 近油塘道 | 巴士中途站 |
藍田站 | 近藍田站C出口 | 巴士及小巴中途站 |
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 | 滙景花園基座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觀塘法院 | 觀塘裁判法院對出 | 巴士及小巴站 |
觀塘遊樂場 | 觀塘遊樂場對出 | 巴士及小巴站 |
道路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第1345號公告,《香港政府憲報》第132卷第15期,1990年4月12日。
- ↑ 〈藍田交匯處 明局部啟用〉,《華僑日報》,1990年4月17日。
- ↑ 藍田交通交匯處啟用,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90年5月27日
- ↑ 〈建築地盤首期第九座地庫停車場 滙景花園四級大火 濃煙瀰漫整個藍田 灌救困難迄今日凌晨仍未熄滅〉,《華僑日報》,1991年5月11日。
- ↑ 環境噪音緩解措施:跨越式平台遮蓋行車道,環保署網站
- ↑ 有蓋巴士總站的空氣污染,香港環境保護1997,環境保護署
- ↑ 〈藍田交匯處勁翳焗 市民候車焗住等〉,《東方日報》,2014年8月28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東區海底隧道 - 鯉魚門道 - 觀塘繞道 - 大老山隧道 - 大老山公路 |
![]() |
||
呈祥道 - 龍翔道 - 觀塘道 - 鯉魚門道 - 將軍澳道 - 將軍澳隧道 - 將軍澳隧道公路 - 環保大道 |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