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道(Ko Chiu Road),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南起茶果嶺道近四山街/高安里,經過大本型、油塘中心、油塘社區會堂、油塘邨通道/欣榮街、鯉魚門道迴旋處、高翔苑/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港鐵油塘通風樓、高怡邨、高俊苑、碧雲道、中電高超道變電站、高超徑路口、聖安當女書院,北接鯉魚門道 56 號油翠苑。
歷史[]
高超道邨前稱「高超道政府廉租屋邨」(Ko Chiu Road Government Low Cost Estate),全數11座大廈於1971年至1973年間分批落成。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73年接管屋邨,並易名為「高超道邨」,政府同時於高超道和鯉魚門道交界的一段高朗道闢建一個巴士總站。
運輸署及九巴於1991年決定合併14A與14B號線,並途經高超道,以便附近一間安老院人士可選乘該巴士服務。不過,原先於12月8日實施的合併日期有所延遲。[1]
大本型[]
政府於1996年1月12日刊憲,公布鯉魚門道及高超道部分路段更改路線工程,以配合在油塘與高超道的屋邨重建計劃。[2]
在油塘邨重建下,房屋委員會將第4期規劃為一座購物商場連巴士總站,以及一幢社區會堂[3]。房委會2006年12月拍板斥資逾2億元,興建歷來最大規模的商場項目,並於翌年6月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4]
座落高超道/茶果嶺道交界的油塘邨商場,建造工程合約總額約11.88億港元,地盤面積約45,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約72,000平方米,工程於2009年5月20日動工,合約工期為期33個月。承建商除了建造一座8層高的商場,提供購物樓層、泊車樓層、天臺花園和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外,亦須興建一座三層高社區會堂、兩條連接現有鯉魚門廣場之行人天橋、鯉魚門邨第三期公園,以及改建港鐵油塘站露天廣場。[5]
有別於房委會其他商場,油塘邨商場設計別具一格,冀打造成「東九龍太古城」和「時尚、美食、消閒中心」。為配合新商場定位,房委會首次舉辦了商場命名比賽,邀請員工為新商場創作一個別出心裁的名字,最終揀選了「大本型」(Domain)作為商場名字[6]。分八大樓層、六大主題購物區的大本型,店鋪總數約150間,2012年9月29日開始試業,12月1日正式開幕。[7]
位於高超道近茶果嶺道,大本型地下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已於2012年7月2日起開放予公眾使用。[8]
油塘通風樓[]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16年6月24日根據《城市規劃條例》對《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K15/23》作出修訂 ,包括把用作 油塘站通風大樓的一幅土地及毗連政府土地由「其他指定用途(通風大樓)」 地帶、「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及「綠化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7」地帶、「住宅(甲類)」地帶及顯示為「道路」作住宅發展。
上述道路工程涵蓋包括興建一條雙線不分隔行車道,道路兩旁將設有行人路,及提供行車出入口予未來住宅發展使用 ,並於擬建道路高超道入口位置提供行人過路處。現有通往油塘通風樓的緊急車輛通道,將繼續維持。[9]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九巴第14A及14B號線合併,政府新聞公報,1991年12月6日
- ↑ 觀塘道路改善路段工程,政府新聞公報,1996年1月12日
- ↑ 183SC-油塘重建計劃第4期的社區會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2001年6月13日
- ↑ 〈房委油塘邨 准建43萬呎商場 可媲美觀塘apm 樓高8層〉,《香港經濟日報》,2007年6月23日。
- ↑ 〈千難萬難 用心建造就不難〉,中國海外,2013年第2期。
- ↑ 〈房委會新商場 設計新穎 命名時尚〉,香港房屋委員會《互信》,2010年3月19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房委會最新商場「大本型」正式開幕(附圖)〉[新聞公報],2012年12月1日。
- ↑ 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運輸署交通通告,2012年6月27日
- ↑ 油塘高超道住宅發展用地擬議道路改善工程,觀塘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 1/2017 號,2017年1月26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