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道(Tung Lo Wan Road),位於港島灣仔區銅鑼灣,東始英皇道/天后廟道交界,經過百樂商業中心、皇仁書院、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前銅鑼灣維景酒店)、禮賢里/蓮花宮西街、浣紗街、安庶庇街、第一閣、布朗街、華倫街、中華游樂會、重士街、禮賢街、銅鑼灣徑、摩頓臺巴士總站、摩頓臺、大坑道、yoo Residence、東院道/嘉寧徑路口、聖保祿醫院、麗晶軒、國泰大廈,西接禮頓道/伊榮街/怡和街/高士威道交界,是繼高士威道後銅鑼灣第二條對外道路。
歷史[]
沿著昔日大坑低窪地帶而建的道路,從前稱為「筲箕灣道」,意指此路可直達筲箕灣。三十年代中期,政府重整路名,大坑一段改稱「銅鑼灣道」,而北角路段改稱「英皇道」。[1]
1930-50年代,「香港國泰酒店」(Hong Kong Cathay Hotel)[2]經已於銅鑼灣道營業。至八十年代,「新國泰酒店」(New Cathay Hotel)在門牌3至17號開業。
廣東省政府旗下廣東(香港)旅遊2003年6月結業[3],該公司持有的新國泰酒店於8月放售[4],易手後名稱改為「香港國泰酒店」[5][6]。翌年,旭日國際斥資二億元購入整幢酒店,再以六千萬元改建成服務式住宅「麗晶軒」,樓高13層,共有184個單位,2005年3月開業。[7]
道路平面圖[]
銅鑼灣道平面圖(逆時針方向) | ||
---|---|---|
英皇道方向 | 禮頓道方向 | |
←高士威道↑ | ||
天后廟道→ | ||
![]() | ||
禮賢里→ | ||
禮賢里↗ 蓮花宮西街↘ | ||
浣紗街→ | ||
安庶庇街→ | ||
![]() | ||
布朗街→ | ||
華倫街→ | ||
重士街→ | ||
禮賢街→ | ||
←銅鑼灣徑 | ||
![]() |
||
←摩頓臺 摩頓台天橋 | ||
大坑道→ | ||
東院道 嘉寧徑→ | ||
![]() |
||
←高士威道→ |
途經公共交通[]
途經公共交通 | ||
---|---|---|
交通種類 | 路線號 | 目的地 |
巴士 | 81 | 東區 |
19P | 灣仔區 | |
2、5X | 中西區 | |
914 | 深水埗區 | |
A11 | 離島區 |
交通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一些被誤解的地理名稱:高士威、大坑,香港經濟日報,2016年2月10日
- ↑ 香港特搜網站,〈東區舊身影(2)〉。
- ↑ 粵政府企業 回歸後無運行 廣東旅遊蝕清光執笠,蘋果日報,2003年6月13日
- ↑ 〈富豪兩酒店獲三財團洽購〉,《星島日報》,2003年8月13日。
- ↑ 〈國泰酒店拖欠員工薪金〉,《蘋果日報》,2003年4月14日。
- ↑ 〈新國泰疑騙170萬訂房費〉,《文匯報》,2004年5月12日。
- ↑ 〈「玩具大王」旗下服務式住宅物業 麗晶軒遭潑紅漆刑毀〉,《蘋果日報》,2005年6月21日。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銅鑼灣道
外部連結[]
灣仔區道路列表 | |
---|---|
灣仔北 | ![]() |
大佛口 | 日街、月街、星街、船街、捷船街、電氣街、光明街、聖佛蘭士街、進教圍、秀華坊、山坡臺、厚豐里、適安街、永豐街、永豐西街、永樂里、天寶街、萬茂里、聚賢里、晏頓街、蘭杜街、李節街、機利臣街、聯發街、大王西街、大王東街、明仁里、皇后大道東、軍器廠街、分域街、莊士敦道、譚臣道、盧押道、謝斐道、駱克道、軒尼詩道 |
灣仔 | ![]() |
銅鑼灣 | ![]() ![]() |
天后、維園 | 天后廟道、英皇道、高士威道、興發街、維園道、歌頓道、威非路道、景明道、屈臣道、電氣道、帆船街、銀幕街、琉璃街、玻璃街、蜆殼街、水星街、木星街、麥連街、永興街、清風街、留仙街、皇龍道、金龍臺、新東方臺 |
大坑、掃桿埔 | 雲景道、怡景道、勵德邨道、大坑道、大坑徑、春暉道、春暉臺、宏豐臺、福群道、利群道、益群道、銅鑼灣徑、銅鑼灣道、蓮花宮東街、蓮花宮西街、蓮花街、書館街、禮賢街、禮賢里、重士街、第一巷、第二巷、華倫街、布朗街、安庶庇街、京街、施弼街、新村街、浣紗街、光明臺、摩頓臺、信德街、東院道、棉花路、嘉寧徑、大球場徑、加路連山道 |
跑馬地 | ![]() ![]() |
灣仔峽、渣甸山、 黃泥涌峽 |
司徒拔道、堅尼地道、寶雲道、寶雲徑、東山臺、肇輝臺、鳳凰臺、萬茂臺、灣仔峽道、中峽道、聶歌信山道、金馬麟山道、甘道、香港仔水塘道、布力徑、深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大潭水塘道、大坑道、白建時道、睦誠道、睦誠徑、布思道、軒德蓀道、祈禮士道、谷柏道、高士美道、包華士道、衛信道、裴樂士道、畢拉山徑、畢拉山道、金文泰道、ALTUS LINK、BLISS LINK、COLMO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