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炳達道(Carpenter Road),位於九龍半島九龍城區九龍城,東始樂善道/打鼓嶺道交界,經過城南道、龍崗道、南角道、衙前塱道、侯王道、獅子石道、福佬村道路口、九龍城廣場,西至聯合道近東寶庭道。
另外,介乎啓德道至石鼓壟道之間有一段不相通路段,該段亦是九龍城區及黃大仙區的分界線,南屬九龍城區,北屬黃大仙區。
歷史[]
從前是九龍寨城一部分。城牆未被拆除時,這條路是入城必經之路。1930年代,九龍寨城南面城外聚集不少木匠,並搭建寮屋及帳篷用作存放木材,稱為「木園」。木園除了存放木材之外,更是木匠工作的地方。政府後來在這裡築路,定名為 Carpenter Road,而粵語音譯為「賈炳達道」。
市政局於1968年8月2日刊憲,將東延至石鼓壟道交界的延伸路段納入賈炳達道範圍,據憲示是從一個彎位開始,直達打鼓嶺道路口,全長約520英尺。[1]
迄立賈炳達道廿多個年頭的九龍城廣場,其歷史可以由九龍寨城說起。九龍寨城由清政府於1847年擴建而成,是具有戰略價值的軍事駐地,1899年5月起成為英屬香港境內一座無政府狀態圍城。之後由於城牆的拆卸,原有佔地範圍不斷縮小,由原本於1898年的0.044平方公里減至1987年的0.026平方公里,一度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區。
1987年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清拆寨城,1987年和1989年首季分兩期進行調遷,1993年完全拆除,1995年8月於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廣場的地皮,政府把九龍城寨原址賈炳達道北面,之後面積縮小後聚居的西頭村位置,規劃了一幅小地塊,於1989年以拍賣形式出售,由百利保以2.86億元投得,興建一幢集娛樂及商業的10層高綜合物業,附設約460個車位。
毗鄰啟德機場的九龍城廣場1993年開幕,吸引不少旅客及市民。隨着機場於1998年搬到赤鱲角,九龍城一帶人流大減,加上商場遠離 地鐵站,生意大減,此後經歷三次業權易手。
2004年5月,摩根士丹利為首財團向百利保購入九龍城廣場,斥資9000萬元展開內部裝修和外牆翻新工程,並於2007年1月26日重新開幕。翌年,摩根士丹利把業權轉讓予「玩具大王」蔡志明,至2012年引入最大商戶AEON百貨進駐商場2樓及3樓至今。
作為區內唯一大型商場,九龍城廣場曾多次被申請改劃,1998年曾申請改建1幢39層高酒店,遭城規會反對;其後亦曾申請改建3幢23層高的住宅,當中建議將高度限制由36米放寬至80米,方案同樣遭城規會反對,認為地皮現有高度限制可為建築物及該區景觀和空間作緩衝,建議中的高度與規劃意向不符。
最近九龍城廣場再向城規會申請一個住宅為主的重建計劃,並且獲得准許,將會發展兩幢樓高大約31層高住宅大廈,提供約850個住宅單位、647個車位及商業樓面。[2]
道路平面圖[]
交通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公告第1597號〈市政局: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10卷第26期,1968年8月2日。
- ↑ 九龍城廣場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信報,2020年9月2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黃大仙區道路列表 | |
---|---|
竹園、馬仔坑、黃大仙 | ![]() ![]() ![]() |
橫頭磡 | ![]()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彩虹道、景福街、景泰街、景康街、康強街、寧遠街、崇齡街、仁愛街、衍慶街、富源街、彝倫街、錦榮街、爵祿街、彩頤里、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啟新道 |
牛池灣 | ![]() |
鑽石山、斧山 | ![]() ![]() ![]() |
慈雲山 | 沙田坳道、慈雲山道、豐華街、正暉街、寧華街、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欣華街、樂華街、毓華街、毓華里、毓學里、蒲崗村道、鳳德道、盈鳳里、環鳳街、金鳳街、銀鳳街、雙鳳街、飛鳳街、鳴鳳街、翠鳳街、龍鳳街、蒲良里、蒲崗里、蒲慈里、蒲明里、蒲蕙里、蒲田里、蒲蘅里、蒲英里、蒲景里、蒲芳里、慈華里、芳華里、貫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