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道(Kwun Tong Road),位於九龍半島觀塘區,南始鯉魚門道/翠屏道交界,經過開源道/協和街交界的觀塘道迴旋處、創紀之城五期、同仁街、康寧道近裕民坊、中國石化觀塘道油站近馬蹄徑、創紀之城六期往巧明街支路、創業街創紀之城三期支路、勵業街/雅麗道、恆業街、欣業街、定安街、工業家酒店、定富街、康德道、牛頭角道近常怡道天橋、牛頭角下邨、福淘街、建築中東九文化中心、牛頭角道近啓祥道天橋、得寶花園、彩雲道、偉業街、彩霞道、啓泰苑、啟業邨、彩石里、明愛向晴軒、坪石里路口,北達太子道東/龍翔道/彩虹交匯處交界。
作為東九龍往返旺角、大老山隧道、紅磡與旺角之交通要道,觀塘道從早到晚都車水馬龍,在創紀之城二期對開設有行車天橋接駁啓福道,方便車輛直達啟德隧道前往土瓜灣和尖沙咀。除此以外, 觀塘站下方建有一條雙向行車隧道,名為「觀塘道行車隧道
」,方便駕駛者避開觀塘道迴旋處的擠塞地帶。
另一方面,觀塘道位處觀塘商貿區與住宅區之間,沿途只於勵業街/雅麗道、康寧道、翠屏道/鯉魚門道三個路口設置交通燈;行人如欲橫過觀塘道,須使用行人天橋或行人隧道。
歷史[]
在六十年代以前,觀塘與九龍市區的主要幹線為牛頭角道。基於工業區發展需要,「觀塘道」在1961至1962年建成。
鑑於觀塘道交通日漸繁忙, 集體運輸鐵路亦在
觀塘設站,政府於1975年9月5日宣布收回觀塘道與協和街交界處部分土地,以便重建和擴闊觀塘道。該地段原設有一油站,當局會撥出另一地點設立新油站。[1]
現時,觀塘道最寬闊一段位於淘大花園旁與啟泰苑之間,亦是全港第二闊道路,來回各有6線,合共12條行車線,僅次於長青公路。該段路面本來是兩條獨立道路,靠山兩條線屬於彩石道。後來觀塘道擴建,打通了彩石道和觀塘道。
根據運輸署數字,觀塘道介乎坪石邨至偉業街之間一段,平均每日車流量超過十五萬架次,是九龍區最繁忙道路之一。在2017年至2019年,運輸署與巴士公司已先後重組六條途經觀塘道的巴士路線的停站安排,以減少巴士排隊入站造成的交通擠塞情況。
由 2021 年 4 月 9 日起,位於觀塘道 398 號往九龍灣方向的一段 8 米長全日限制區已更改生效時段,放寬予紅色小巴由每日晚上 11 時至翌日上午 6 時於該處上落乘客,以回應紅色小巴同業提出於觀塘道增設上落客點的訴求。[2]
沿線設施[]
座落門牌50至51號的前皇家空軍基地,在2010年4月16日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現存建築物包括前皇家空軍基地總部大樓(近啟業邨)、職員宿舍連食堂和職員宿舍第二座(近坪石邨)。總部大樓現為明愛向晴軒家庭危機支援及避靜中心,職員宿舍則成為香港浸會大學啟德校園。
平面圖[]
交通意外[]
- 2011年12月31日:67歲姓胡肇事小巴司機駕駛一輛小巴於觀塘道往觀塘方向近彩石里路口剷上行人路,釀成嚴重車禍。當中有10人受傷。意外後小巴車頂被鐵板劏開,角鐵如尖矛插穿車廂,在司機和乘客面前擦過,只差兩吋隨時爆頭奪命,極為驚險。
- 2024年5月10日:晚上10時許,一輛的士沿觀塘道往西貢方向行駛,當駛至觀塘道支路與彩虹交匯處交界時,懷疑收掣不及,撞到一名橫穿馬路的老婦,的士車頭與右邊車燈受損,老婦脚部受傷陷入昏迷,被送往廣華醫院搶救,惜最終證實不治,65歲男的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3]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觀塘道將重建,政府新聞公報,1975年9月5日
- ↑ 放寬觀塘道公共小巴限制區,小巴 Net 第27期,2021年12月
- ↑ 〈觀塘道的士撞斃七旬婦 警拘65歲司機涉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 《香港01》,2024年5月1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呈祥道 - 龍翔道 - 觀塘道 - 鯉魚門道 - 將軍澳道 - 將軍澳隧道 - 將軍澳隧道公路 - 環保大道 |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