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市中心(Sai Kung Town Centre),又名「西貢墟」、「西貢市」,甚至簡稱「西貢」,位於新界西貢區麻籃笏半島與西貢半島之間。這個小市鎮東臨西貢海,南至對面海(Tui Min Hoi),北迄沙下(Sha Ha,惠民路/大網仔路交界處以北),西至菠蘿輋(Po Lo Che)、西貢篤[1](Sai Kung Tuk),以西貢公路/普通道/大網仔路走廊為界。
西貢素有「香港後花園」之稱,西貢市中心除了是市區往返西貢半島及周邊海島之中轉站外,介乎福民路與萬年街之間海旁成行成市的海鮮食肆亦聞名於世,是遊客紛至沓來的旅遊勝地。
歷史[]
西貢市中心之發展,始於現今西貢舊墟。在二十世紀初,西貢舊墟是三面環海的半島,墟市街道錯綜複雜。香港開埠以後,北潭涌六鄉及毗鄰各村農民運送貨物往港九,會先以船隻載往西貢墟,然後以肩挑形式經蠔涌、大藍湖和飛鵝山茶寮坳之古道出城,供應港九市民,造就西貢墟繁榮昌盛。
當時西貢墟沒有車路連接且受山嶺阻隔,一定程度上窒礙了西貢墟發展。學者馬木池認為,西貢墟與北潭涌、南圍、蠔涌等,僅屬西貢地區多個小型商業集散地之一,未足以成為西貢區經濟中心[2]。正因為西貢地區交通不便,西貢墟在日治時期成為抗日陣地。香港重光以後,殖民政府為嘉獎西貢居民奮勇抗日之功,終於將日人闢建的軍路加以修葺,開拓成「西貢公路」。西貢墟巴士服務亦在1948年誕生,頓成周邊村落交通樞紐,比往日更見繁盛。
六十年代初期,政府有意發展西貢墟成為容納五萬人口的衛星城市[3],最終未有實踐;不過,為著日後墟市擴建而籌劃的道路網絡改善工程,則如期進行。[4]
萬宜水庫[]
1969年,港府選址西貢半島官門水道興建萬宜水庫,倣效大埔船灣淡水湖,築堤壩堵水流,抽海水注淡水。然而,工地範圍內之爛泥灣村和沙咀村地處低窪,將來勢被淹沒,須覓地建村遷置村民,政府將南約理民府分拆為離島理民府和西貢理民府[5],務求順利推展工程。
經過與村代表多輪磋商,政府於1972年7月宣布,利用萬宜水庫工程所挖出的泥石,在西貢墟普通道西貢警署以東填海廿四英畝[6],所得土地用以興建十座五層高樓房,安置兩村居民。1975年初,爛泥灣村和沙咀村共五十七戶離鄉別井,連同海外回流的十四戶,悉數遷至「西貢萬宜灣沙咀新村」的新居。新填地上數條街道,隨之而命名為「萬年街」、「年春街」、「灣景街」及「沙咀街」。自此西貢墟土地、人口大增,改稱「西貢市」。
當局為了善用水庫工程所挖掘出的龐大沙泥,在西貢市北面沙下進行填海,用以興建各種文娛康樂設施,如西貢鄧肇堅運動場、西貢大會堂、西貢海濱公園、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等[5]。1978年,政府將西貢半島劃為郊野公園,並大規模改善道路網絡,西貢市自此成為整個西貢區行政中心[2],各政府部門及公共事業機構陸續在西貢市新填地設立辦事處和社區基礎建設,如政府合署、街市、電力公司發電站等,服務西貢市與其腹地居民。
西貢篤與滘西洲[]
政府在八十年代篤定開發將軍澳新市鎮,西貢市發展步伐稍為停下,其後向南面擴展。1988年11月,當局批准在西貢涌尾篤約 5.7 公頃海床範圍內進行填海工程,以便提供土地興建鄉村發展區、郊區公共房屋和附帶道路[7],即現今康定路小型輕工業區、翠塘花園一帶。
歷經多年發展,西貢墟風貌依舊如昔。1993年10月,行政局原則上批准政府的建議,在西貢市中心以東的滘西洲開設一個公共高爾夫球中心,佔地112公頃,設有兩個18洞高爾夫球場,以推展高爾夫球成為一種普羅大眾的運動。[8]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西貢篤」原寫成「西貢叾」,因「叾」字生僻,九十年代起政府於官方地圖上轉寫成同音異字的「西貢篤」。
- ↑ 2.0 2.1 馬木池,〈西貢墟的多元發展〉,載《西貢歷史與風物》(香港:西貢區議會,2011年3月新版),第172頁。
- ↑ 〈新界西貢擴爲衛星城市工程不久就可展開〉,《華僑日報》,1960年9月26日。
- ↑ 〈西貢公路加闊一倍〉,《華僑日報》,1960年10月24日。
- ↑ 5.0 5.1 馬木池,〈萬宜水庫的興建〉,載《西貢歷史與風物》(香港:西貢區議會,2011年3月新版),第172頁。
- ↑ 西貢墟附近填海 供該墟發展之用,政府新聞公報,1972年7月15日
- ↑ 〈筲箕灣新避風塘建柱樁〉,《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11月6日
- ↑ 〈公共高爾夫球中心將設立〉,《政府新聞公報》,1993年10月15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西貢區道路列表 | |
---|---|
西貢市中心、對面海、 大網仔、北潭涌、糧船洲 |
普通道、西貢鄉事會里、西貢大街、西貢正街、西貢道、西橫巷、德隆前街、西貢海傍街、西貢海傍廣場、西貢醫局街、油麻莆街、市場街、橫街、萬年街、年春街、宜春街、灣景街、沙咀街、惠民路、福民路、親民街、敬民街、翠塘路、灰窰里、康年徑、康定路、康村路、康健路、康富路、華福街、華歡街、華容路、美裕街、美福街、美源街、美德街、木棉山路、竹洋路、龍尾村路、山寮下路、大網仔路、西沙路、鳳秀路、早禾路、仁義路、武英路、志輝徑、北潭路、西貢萬宜路、西貢西灣路 |
蠔涌、白沙灣、菠蘿輋 | 西貢公路、新西貢公路、南圍路、南邊圍路、窩美紅棉路、莫遮輋路、響鐘路、蠔涌路、蠔涌北路、蠔涌村(各巷)、界咸路、大藍湖路、鹿祥路、鹿尾村路、鹿尾里、慶徑石路、白沙灣街、滘西新村路、孟公窩路、大涌口路、打蠔墩路、上圍里、輋徑篤路、北港路、北港坳路、躉場路、菠蘿輋路、菠蘿輋徑、甲邊朗上里、甲邊朗中里、甲邊朗下里、南山里、徑棚下路、隔坑墩路 |
飛鵝山、井欄樹、壁屋、 大埔仔、銀線灣、孟公屋、清水灣 |
清水灣道、飛鵝山道、飛霞路、飛雲路、嵐霞路、百花林路、炭山路、甘澍路、嘉澍路、白石窩新村路、白石臺路、忠賢里、碧翠路、壁屋村路、竹角路、大學道、銀影路、銀湖路、銀臺路、銀岬路、銀巒路、銀綫灣道、銀星徑、銀泉徑、安寧徑、翡翠里、寶石里、碧沙路、亞公灣路、孟公屋路、坑口永隆路、大坑口路、小坑口路、柏濤徑、曉波徑、下洋路、下洋新村路、兩塊田上路、兩塊田下路、檳榔灣路、相思灣路、龍蝦灣路、茅圃路、容容路、志盛路、大坳門路、大環頭路、布袋澳村路 |
坑口、百勝角、工業邨、 日出康城 |
坑口道、影業路、昭信路、田洲路、銀澳路、重華路、培成路、培成里、常寧路、寶寧路、寶寧里、寶順路、集福路、庭和里、寓安里、文曲里、名成街、環保大道、蓬萊路、蓬萊徑、百勝角路、石角路、康城路、環澳路、駿日街、駿昌街、駿昇街、駿光街、駿盈街、駿才街、駿宏街、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
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 | 靈實路、靈康路、寶琳南路、寶康路、寶順路、寶邑路、景嶺路、翠嶺路、翠嶺里、翠善街、至善街、彩明街、唐明街、唐俊街、唐德街、唐賢街、嶺光街、勤學里、澳景路 |
寶林、翠林、魷魚灣、 馬游塘、茅湖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