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明道(Fleming Road),位於港島灣仔區灣仔,南始莊士敦道/灣仔道交界,經過大有大廈、譚臣道、大同大廈、軒尼詩道、駱克道、謝斐道、芬名酒店、告士打道、港灣徑、香港瑞吉酒店、港灣道、萬麗海景酒店通道/會展站巴士總站入口、會議道路口,北迄博覽道東/龍和道交界。
全長570米的菲林明道貫通灣仔南北,介乎駱克道與港灣道之間建有行車天橋橫跨告士打道,接駁天橋兩端的地面道路。
歷史[]
1929年灣仔填海工程完成,一條連接莊士敦道與高士打道的道路獲命名為「菲林明道」,以傅林明爵士(Francis Fleming)命名,乃港督德輔任內之布政司。
其後,灣仔渡輪碼頭設置於告士打道近菲林明道盡頭,除了載客渡輪碼頭,還設有專供垃圾船停泊的碼頭。每天從灣仔區收集的垃圾,就是經「垃圾碼頭」運上船載走處理。
隨著1969年灣仔再次進行填海工程,菲林明道延伸至會議道,灣仔碼頭亦搬到了毗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位置。垃圾碼頭則遭拆卸,利用船運處理港島區垃圾的方法,亦因1972年海底隧道通車被淘汰。另一方面,當局在菲林明道與會議道交界建造一個巴士總站,作為新灣仔渡輪碼頭的交通配套。灣仔碼頭巴士總站於1968年3月10日啟用,自此成為灣仔北商業區交通樞紐。
因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建造工程,政府選址菲林明道北面盡頭對開填海築建人工島,並興建一條道路,由菲林明道/會議道交界向北延伸至會展新翼,名為「博覽道東」,以配合會展新翼於1997年6月開幕。
沙中綫會展站[]
作為香港 第四條過海鐵路,
沙中綫
會展站設於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底,並以明挖回填方式建造[1]。公共運輸交匯處連同相關設施(包括灣仔渡輪碼頭廣場公廁)須臨時遷往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新填海區,以騰出空間興建會展站,工程完成後將於原址重置。港鐵2015年5月4日宣布,灣仔碼頭巴士總站於2015年5月17日零晨1時起關閉,有關路線悉數遷往鴻興道以北的馬師道新填海區,名為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2][3]
因應灣仔發展計劃第 II 期填海工程,政府於2007年8月3日在憲報公布相關道路工程[4]。博覽道東介乎會議道與龍和道之間路段,改為納入菲林明道,2018年3月15日生效。[5]
為配合沙中線工程,2022 年 4 月 10 日起,所有車輛禁止由菲林明道北行左轉駛入龍和道西行。受影響車輛須改經會議道西行,以及連接會議道與龍和道的支路。[6]
未來發展[]
政府早於2012年委託顧問公司,探討在 會展站上蓋發展會議設施進行可行性研究。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14年7月同意將會展站用地改劃為「綜合發展區」,上蓋發展主要作會議設施及其他與商業有關用途,並闢設
鐵路車站設施及公共運輸交匯處,交匯處設有9條單坑、2條雙坑、1個的士站和2個上落客貨位。[7]
待沙中線會展站2022年左右落成後,會再在車站上蓋興建會議中心。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沙田至中環綫:臨時搬遷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補充資料),灣仔區議會,2015年4月
- ↑ 沙田至中環綫臨時遷移灣仔碼頭公眾運輸交匯處及臨時巴士站安排(2015年5月17日開始實施),港鐵,2015-05-04
- ↑ 運輸署交通通告:〈臨時遷移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2015年5月4日
- ↑ 〈灣仔發展計劃第II期擬建之道路工程刊憲〉,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8月3日
- ↑ 第1971號公告,〈地政總署:街道命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3卷第11期,2018年3月15日
- ↑ 灣仔交通安排,運輸署交通通告
- ↑ 灣仔北沙田至中環線會展站「綜合發展區」用地的規劃大綱擬稿,灣仔區議會發展、規劃及交通委員會文件第31/2014號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圖則編號HKRM48:街道命名 - 香港島,地政總署港島測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