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角道(Lai Chi Kok Road),位於九龍油尖旺區與深水埗區之間,東起彌敦道近弼街,經過鴉蘭街/砵蘭街、旺角維景酒店、上海街、新填地街/太子道西、廣東道、柏樹街、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白楊街、塘尾道、萬盛閣、雲浦酒店、楓樹街、嘉福中心、界限街/黃竹街、石硤尾街、南昌街、北河街、城滙精品酒店、桂林街、丰滙、欽州街、深水埗公園、麗安邨、麗閣邨、東京街、麗翠苑、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發祥街近醫局街、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兢分校)、丹荔街、興華街、深水埗運動場、長沙灣徑、大南西街、通州街、昇悅居、長荔街、西九龍走廊出入口、泓景臺、長茂街、葵涌道/蝴蝶谷道、月輪街、荔枝角消防局、寶輪街、載通國際總部大樓、百老匯街、美孚新邨第四期、美荔道路口、美孚新邨第三期,西達葵涌道近美孚巴士總站入口。
貫通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與荔枝角的荔枝角道,介乎蝴蝶谷道與西九龍走廊之間路段屬於5號幹線。
歷史[]
1919年,由旺角彌敦道至深水埗欽州街的「荔枝角道」開始闢建,路面闊約100呎。當時,欽州街以西為「深水埗軍營」所在。二次大戰後,軍營地段仍未發展,直至1960年代才告填平,荔枝角道亦加以延伸至荔枝角。[1]
過去,介乎荔灣道至美孚巴士總站之間一段俗稱「荔枝角海灘道」[2];該路段在1970年代美荔道通車後禁止車輛駛入,易名為萬事達廣場。
為了改善荔枝角交匯處的道路交通容量和路面情況,路政署在1991年5月24日刊憲,公布把美孚新邨第四期對開一段葵涌道天橋橋躉的斜坡堤削去,以擴闊該段荔枝角道路面。[3]
專營巴士低排放區[]
在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的繁忙路段,專營巴士是空氣污染主要源頭之一,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粒子,分別佔車輛排放量的80%和40%。如限制進入區內街道的巴士為較環保型號,這些街道的路邊空氣質素會大為改善,從而保障公眾健康。經多年研究後,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0年10月13日發表《施政報告》,宣布在中環、銅鑼灣及旺角三個繁忙路段設立低排放區試點,鼓勵專營巴士公司盡量調派低排放巴士,包括達到歐盟四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巴士,或加裝了選擇性催化還原器和柴油粒子過濾器的歐盟二型和三型巴士行走低排放區試點的路線。
三個低排放區分別設於銅鑼灣怡和街、中環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以及旺角彌敦道與荔枝角道交界,包括介乎太子道西與旺角道之間一段彌敦道,和介乎太子道西旺角維景酒店與彌敦道始創中心之間一段荔枝角道。在這些街道設有「路邊空氣質素監測站」(Roadsid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收集數據,有助當局了解低排放區試點對改善路邊空氣質素的成效。目標是到2015年底,只有低排放專營巴士才可在區內行駛。若行經低排放區的專營巴士全屬低排放巴士,區內車輛廢氣排放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氮氧化物可分別比現時減少約20%和35%。
為了減低公眾因接觸柴油車輛排放廢氣患癌的風險,「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於2015年12月31日起正式推行。在低排放區政策下,當局只容許巴士公司使用歐盟四型或以上排放水平的巴士,或加裝了選擇性催化還原器和柴油粒子過濾器的歐盟二型和三型的巴士在區內行走,既可顯著改善低排放區的路邊空氣質素,其他低排放巴士行經的地區也會受惠[4]。
若遇上交通擠塞、車輛故障及交通意外等緣故,巴士公司仍可臨時調派非低排放巴士進入低排放區,以維持正常巴士服務水平,這些例外情況會隨專營巴士公司逐步購置更多新巴士而減少。專營巴士公司須定期向環保署和運輸署匯報關於低排放區的巴士調派情況,而兩個政府部門亦會密切監察低排放區計劃的實施情況。
平面圖[]
西行[]
荔枝角道平面圖(由東至西) | ||
---|---|---|
分站 | 位置 | 備註 |
基榮小學 | 聖公會基榮小學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塘尾道 | 德豐大廈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楓樹街 | 康美樓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石硤尾街 | 景輝閣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桂林街 | 近怡景樓 | 巴士中途站 |
深水埗公園 | 深水埗公園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蔬菜統營處 | 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 | 近長沙灣臨時家禽批發市場 | 巴士中途站 |
大南西街 | 近興華街交界處 | 巴士中途站 |
泓景臺 | 近泓景臺 | 巴士及小巴中途站 |
美孚新邨第四期 | 美孚新邨第四期對出 | 小巴中途站 |
美孚鐵路站 | 近 ![]() |
巴士及小巴中途站 |
東行[]
荔枝角平面圖(由西至東) | ||
---|---|---|
分站 | 位置 | 備註 |
大南西街 | 好運工業中心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 | 近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 | 巴士中途站 |
麗蘿樓 | 麗閣邨麗蘿樓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深水埗警署 | 深水埗警署對出 | 小巴中途站 |
桂林街 | 東明樓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北河街 | 荔枝閣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石硤尾街 | 裕興大廈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黃竹街 | 近黃竹街交界 | 小巴中途站 |
白楊街 | 近白楊街交界 | 巴士及小巴中途站 |
柏樹街 | 建煌樓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鴉蘭街 | 旺角維景酒店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相關事件[]
水管爆裂[]
- 2024年9月29日:淩晨零時許,荔枝角道東行方向近長沙灣警署有地下水管爆裂,期間發生路陷,一輛的士在通過積水路面時陷入洞中,司機及乘客自行脫困,其中的士司機脚部受傷,其後涉事的士被浸至幾乎沒頂,至上午9時許被吊出。 受事故影響,荔枝角道往旺角方向一度封閉,至次日6時逐漸恢復通行。[5]
圖集[]
更多與此條目有關之圖片載於下列圖庫頁:
荔枝角道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深水埗的變遷
- ↑ 1967年華僑日報新界市區分圖-葵涌街道詳圖
- ↑ 〈改善荔枝角交匯處交通道路工程〉,政府新聞公報,1991年5月24日。
- ↑ 〈2015施政報告有關公共交通內容〉,hkitalk.net
- ↑ 〈長沙灣爆水管路陷|水務署派員清積水 墮坑的士車頂穿窿嚴重變形〉,《香港01》,2024年9月29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啟福道 - 啟德隧道 - 東九龍走廊 - 漆咸道北 - 加士居道 - 西九龍走廊 - 荔枝角道 - 葵涌道(包括荔枝角大橋) - 荃灣路 |
深水埗區道路列表 | |
---|---|
荔枝角、美孚、 昂船洲、南昌站 |
蝴蝶谷道、荔枝角大橋、荔枝角道、荔灣道、美荔道、景荔徑、吉利徑、百老匯街、蘭秀道、恒柏道、萬事達廣場、月輪街、寶輪街、荔寶路、志昂路、昂船路、昂船洲大橋、連翔道、深旺道、深盛路、海麗街、海達街、荔盈街、批發市場街、英華街、興華街西、發祥街西、東京街西、欽州街西、西邨路 |
長沙灣、蘇屋 | 長沙灣道、長沙灣徑、青山道、九龍道、汝州西街、大南西街、醫局西街、通州西街、長裕街、長義街、長順街、長荔街、長茂街、長發街、文發街、發祥街、丹荔街、荔發街、荔康街、興華街、昌華街、福華街、福榮街、幸福街、幸祥街、通州街、欽州街、元州街、僑蔭街、營盤街、東沙島街、永隆街、永明街、永康街、永德路、永愛道、順寧道、懷惠道、保安道、廣利道、廣成街、丁香街、彩雀街、蘭花街、集輝街、光昌街、瓊林街、甘泉街、東京街 |
深水埗 | 深旺道、海輝道、連翔道、聚魚道、欽州街西、昌新里、通州街、界限街、海壇街、醫局街、大南街、九江街、石硤尾街、南昌街、基隆街、桂林街、汝州街、欽州街、元州街、鴨寮街、福華街、福榮街、大埔道、白楊街、楓樹街、黃竹街、北河街、東京街 |
石硤尾、大窩坪、金山 | 龍翔道、龍欣道、龍悅道、龍駒道、龍坪道、延坪道、大窩坪道、鳳坪里、澤安道、澤安道南、南山邨道、南昌街、白雲街、白田街、白楊街、偉倫街、偉智街、偉智里、培德街、窩仔街、巴域街、耀東街、北河街、西洋菜北街、西洋菜里、大埔道、大埔公路 - 琵琶山段、郝德傑道 |
又一村 | 又一居道、達之路、達康路、歌和老街、桃源街、花圃街、瑰麗路、玫瑰街、海棠路、地錦路、紫藤路、高槐路、雀橋街、石竹路、玉蘭路、丹桂路、壽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