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錦公路(Route Twisk),連接荃灣區芙蓉山及元朗區石崗,南始荃錦交匯處,經過馬閃排路、芙蓉山路、白田壩新村、光板田村、光板田新村、寶雲匯、柏廬別墅、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朗逸峯、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大橋村、川龍西煤氣檢查站、川龍家樂徑、川龍村、大帽山道、大欖郊野公園荃錦管理站、寶域路、偉順路/畢斯路、諾森伯倫路、雷公田村通道、和域道、史樂信路、米度適道、士達福信路路口,北接錦田公路/林錦公路交界迴旋處。
全長約11.5公里的荃錦公路[1],攀山越嶺經過曹公潭、川龍、大帽山、石崗軍營等地,不少路段斜度達1:10。有別於香港其他道路之英文名稱慣用音譯,荃錦公路英文街名是Route Twisk,源於通車初期軍用道路的身份,英文名稱是「TW / SK」,其中TW代表荃灣(Tsuen Wan),SK則代表石崗(Shek Kong)。後來有關部門誤將TW/SK中的斜綫當成字母I[2],變成 Route Twisk 並沿用至今。[3]
歷史[]
昔日,荃錦公路乃駐港英軍專用道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駐港英軍為改善新界地區交通,先後興建林錦公路、粉錦公路、后海灣路及荃錦公路以便運送軍需物資。於1950年10月,英國皇家工程隊(Royal Engineers)加溫第准將(Brigadier H. P. Cavendish)率領部隊連同本地華工,利用機械器材修築荃錦公路[4][5]。五十年代香港的道路主要以人手鋪砌,運用新型鑽挖車開闢荃錦公路,成為一大特色。[6]
耗資500多萬元的荃錦公路,於1953年6月29日正式通車[7],只准軍車及緊急車輛通行,其他車輛必須向警方申領通行證始准行走;而川龍至荃灣一段則有民用車輛使用。1961年,英軍歸還荃錦公路使用權予殖民地政府,整段荃錦公路緊接於5月25日對外開放[8],至1977年11月25日獲正式命名。[9]
荃錦公路荃灣出入口,最初直達青山公路 - 荃灣段。受 地下鐵路(今
港鐵)
荃灣支綫工程影響,道路縮短至荃錦交匯處接駁德士古道。到1984年,大河道天橋正式通車,銜接荃錦交匯處至大河道地面路段。
鑑於荃錦公路四條橋樑在1940年代後期由陸軍建造,橋樑皆為單格式暗渠,不合現代公路標準。路政署於1986年12月招標承投公路四條舊橋改善工程,在暗渠內部裝上波浪形鋼板,以加強此等橋樑負荷。[10]
簡史[]
- 1951年:此路開始建築。
- 1952年:此路通車。
- 1961年5月25日:整段荃錦公路開放予民用車輛。
巴士服務[]
九巴51線(及其前身26、51M)由開辦至今,一直是唯一途經全段荃錦公路的巴士路線,即使虧蝕連年也不能停辦,甚至公共小型巴士營辦商也不願意轉為專綫小巴模式繼續提供服務。
不過,綠色小巴早已進駐荃錦公路沿線,72號途經雷公田村至上村一段,而靠近荃灣一段亦有80與85號覆蓋,最高可到達川龍。
巴士分站[]
荃錦公路沿途設有10個巴士必停站,冠絕全港道路。其中大帽山郊野公園分站更是來回方向皆為必停站,該站海拔490米,為全港海拔最高的巴士站;而南行站與上一站石崗村海拔高低落差達260米,兩站間距離3.3公里[11],是荃錦公路沿途各站最長站距,亦為全港海拔落差最大的相鄰車站。
道路平面圖[]
荃錦公路使用狀況 (由北至南) | ||||||
|
荃 錦 公 路 |
|
||||
| ||||||
|
相關事件及意外[]
- 2024年9月27日:淩晨零時許,一輛私家車沿荃錦公路往石崗方向行駛,當駛至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對開一個彎位時,懷疑越線與行駛在對面行車線的電單車相撞,兩車嚴重損毀,零件散落一地,電單車司機頭部受傷陷入昏迷,被送往瑪嘉烈醫院搶救,惜最終證實不治,24歲私家車男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12]
- 2025年1月1日:淩晨2時許,一輛白色私家車沿荃錦公路往荃灣方向行駛,當駛至近甲龍時,懷疑逆線先後與行駛在對面行車線的兩輛私家車相撞,其中一輛車在車禍之後起火,兩車焚毀,事故共造成兩人受傷。[13]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在Google Maps量度
- ↑ 亦有指英文字母I 為Interconnect 或 Interlink的縮寫
- ↑ City of Victoria Hong Kong,〈荃錦公路的英文名是Route Twisk〉[Facebook帖文],2015年1月1日。
- ↑ 〈荃錦公路 全部路基完成 路面開始填補〉,《華僑日報》,1951年1月5日。
- ↑ 〈荃錦新公路 未正式開放〉,《工商日報》,1951年10月2日。
- ↑ 〈荃錦公路月底完成 軍用車現已可來往行駛〉,《華僑日報》,1951年8月11日。
- ↑ 〈荃錦公路祇通軍車〉,《華僑日報》,1953年6月30日。
- ↑ 〈荃錦公路宣佈開放 一切車輛准通行 彎角斜坡司機必須小心 對元朗綫交通帮助至大〉,《工商日報》,1961年5月26日。
- ↑ 憲示第2860號,香港政府憲報第119卷第47期,1977年11月25日。
- ↑ 荃錦公路舊橋改善工程,政府新聞公報,1986年12月15日
- ↑ 在地理資訊地圖量度,如在Google Maps上量度則為3.1公里。
- ↑ 〈荃錦公路奪命車禍|私家車疑越線撞電單車 38歲鐵騎士頭傷不治〉,《香港01》,2024年9月27日。
- ↑ 〈有片|荃錦公路兩車迎頭撞 同陷火海爆炸焚毁釀2傷 疑逆線肇禍〉,《香港01》,2025年1月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荃灣區道路列表 | |
---|---|
大帽山、曹公潭、老圍 、石圍角、梨木樹 |
![]() |
荃灣市中心、荃灣碼頭 | ![]() |
海濱花園、荃灣東 | 怡康街、怡樂街、永順街、永德街、龍德街、橫龍街、荃業街、灰窰角街、馬角街、馬角里、馬頭壩道、德士古道、古坑道、橫窩仔街、荃榮街、荃華街、荃富街、荃貴街、關門口街、聯仁街、沙咀道、楊屋道 |
柴灣角、荃灣西 | 柴灣角街、大涌道、白田壩街、半山街、荃景圍、安賢街、安逸街、安育路、美環街、照潭徑、海德街、海角街、海盛路、海興路、海安路、麗順路、麗志路、寶豐路、寶豐台、發業里、![]() ![]() |
汀九、深井、青龍頭 | 深井村路、深康路、深慈街、海浪徑、龍如路、龍騰路、悠麗路、汀逸路、![]() ![]() |
馬灣 | ![]() |
陰澳、竹篙灣 | ![]() |
元朗區道路列表 | |
---|---|
元朗市中心 | 青山公路 - 元朗段、元朗炮仗坊、元朗體育路、元朗康樂路、元朗安樂路、元朗安寧路、元朗安興街、元朗新街、元朗泰祥街、元朗泰衡街、元朗東堤街、西堤街、谷亭街、水車館街、水車館里、泰豐街、泰利街、橫洲路、大橋路、壽富街、橋樂坊、同樂街、福康街、福德街、福日徑、橋德徑、橋壽徑、元發徑、喜利徑、擊壤路、安達坊、安信徑、安信街、屏信街、屏會街、屏輝徑、屏昌徑、民合徑、保輝徑、寶樹里、寶樂坊、媽廟路、教育路、豐年路、豐樂里、平樂徑、大陂頭徑、昌盛徑、安良里、安駿里、安康路、朗藝徑、裕榮徑、達輝徑、金輝徑、金祥坊、仁樂坊、裕景坊、康景街、鐘聲徑、西裕街、西裕徑、西菁街、西菁徑、菁裕徑、紅棉圍、牡丹街、大棠路、日新街、又新街、阜財街、合財街、合益路、建德街、建樂街、建翔街、建業街、建業徑、宏發徑 |
元朗舊墟、東頭工業區、 元朗工業邨 |
博愛交匯處、朗日路、朗樂路、朗和路、五和路、朗明街、鈞樂里、翠桐里、元朗舊墟路、酒街、利益街、長盛街、西溪路、山貝路、山貝河東路、涌業路、流業街、德業街、康業街、寶業街、強業街、良業街、喜業街、擴業街、科業街、富業街、朗業街、宏業東街、宏業南街、宏業西街、宏樂街、宏富街、宏利街、福喜街、福恒街、福宏街、福欣街、福順街 |
朗屏、水邊圍、水牛嶺 、山下村、欖口村 |
青山公路 - 屏山段、朗屏路、屏義路、屏會街、鳳池路、宏達路、俊賢坊、媽廟路、媽橫路、水邊圍路、元朗安寧路、元朗體育路、馬田路、公園南路、公園北路、山下路、朗漢路、欖裕路、豐裕路、欖喜路、欖口村路、欖堤東路、欖堤西路、十八鄉路 |
天水圍 | 朗天路、洪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河路、天湖路、天瑞路、天榮路、天城路、天柏路、天祥路、天慈路、天華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業路、天暉路、天壇街、天桃街、天竹街、天喜街、天美街、天靖街、天順里、蝦尾新村路、天恩路、嘉恩街、濕地公園路、天影路、天月路 |
白泥、流浮山、廈村、 洪水橋 |
![]() |
屏山、唐人新村 | 青山公路 - 屏山段、屏廈路、橋旺街、橋盛街、橋洪路、橋發街、橋昌路、聚星路、庸園路、屏葵路、屏柏里、屏竹里、屏楊里、屏福里、屏健里、屏康里、屏興里、屏山里、屏山南北路、新起村街、新灰街、屏唐東街、屏唐南街、屏唐西街、屏唐北街、灰沙圍里、灰沙圍南路、沙井路、孖峰嶺路、唐泰路、唐人新村路、唐人新村西路、唐人新村交匯處 |
鳳翔、大旗嶺、大棠 | ![]() |
凹頭、錦田、八鄉、 石崗 |
![]() |
牛潭尾、米埔、新田、 落馬洲 |
新田公路、青山公路(潭尾段、米埔段、新田段、洲頭段)、新深路、下灣村路、下灣村東路、落馬洲路、落馬洲徑、洲頭西路、洲頭南路、古洞路、新田村路、世歌路、惇裕路、東永安路、石湖圍路、米埔隴路、米埔路、米埔南路、新潭路、牛潭尾路、高行路、真善路、竹攸路、清攸路、清攸徑、橫平山南路、豐竹路、下竹園路、下新圍路、攸壆路、錦壆路、錦壆路東、錦壆路西、壆圍路、壆圍西路、壆圍南路、逢吉鄉路 |
錦綉花園 | 錦綉花園大道、錦綉大道南、錦綉大道東、錦綉大道西、錦綉大道北、紫荊東路、紫荊南路、紫荊西路、紫荊北路、松濤東路、松濤南路、松濤西路、金竹東路、金竹北路、荔枝東路、荔枝南路、荔枝西路、荔枝北路、荔枝里、河北里、紅荷路、銀杏路、紫壇路、楓香路、朝暉路 |
加州花園、加州豪園 | 加州花園大道、花園徑、翠柏路、翠松路、柏欣大道、洋葵徑、玫瑰徑、牡丹徑、丁香徑、白楊徑、柳樹徑、銀菊徑、海棠徑、竹桃徑、玉蘭徑、月桂徑、芙蓉徑、紫蘭徑、金桃徑、桂花徑、華梓徑、紅花徑、米蘭徑、金粟徑、榕翠徑、紅棉徑、荷花徑、櫻桃徑、金松徑、日葵徑、水仙徑、青榕徑、鳳凰徑、米路斯徑、瑪利亞徑、卡蓮拿徑、莎文杜徑、芭丹娜徑、安島徑、聖巴拿徑、聖梵哥徑、聖哥拉徑、聖地牙哥徑、嘉拿多徑、西蒙徑、卡米爾徑、維狄雅徑、蒙特萊徑、蒙尼卡徑、溫黛拿徑、麥蘭徑、納柏徑 |
碧豪苑、意花園、葡萄園 | 碧豪苑第一街、碧豪苑第二街、碧豪苑第三街、碧豪苑第四街、碧豪苑第五街、碧豪苑第六街、碧豪苑第七街、紅花磡路、洛蔓大道、佛洛斯大道、米萊諾大道、酒莊大道、貝翠大道、瑪歌大道、洛圖大道、巴恩大道、洛菲大道、比昂大道、美冬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