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發道(Sin Fat Road),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哂草灣,西始茶果嶺道近麗港街,經過城中薈、麗港東街、麗港南街、麗翠徑、高嶺道、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復康徑路口、滙景花園第17座、 藍田站D1出入口,東至道路盡頭的茜發道網球場與晒草灣遊樂場。
全長960米的茜發道,為來往麗港城、香港復康會總部、滙景花園,以及 藍田站之間的重要通道,在D1出口外設有專綫小巴總站及穿梭巴士站,介乎行人天橋至港鐵站一段行人路更設有上蓋。
貫通滙景花園第9至17座的匯景道,與茜發道平行而建,但互不相通;行人可使用 藍田站D1出口旁/啟思幼兒園旁的通道,或使用宣道會藍田老人中心的升降機往返兩條道路。
歷史[]
晒草灣在1978年是一個垃圾棄置區,將垃圾填進舊谷地內,至1981年築成堆填區,佔地5.7公頃間,堆填超過一百六十萬噸廢物,廢物厚度深達65公尺;在堆填區西面,有一個60米高,蓋上泥土的垃圾堆填斜坡。雖然排出的沼氣有濃烈臭味,但由於該區在1980年代初期發展很少,因此並沒有產生環境方面的問題。
隨著東區海底隧道落成,地下鐵路 藍田站上蓋物業「滙景花園」於1989年入伙,約有4萬人居住,與堆填區相距僅500米,不穩固的垃圾堆填斜坡和排出的堆填沼氣對屋苑發展構成危害。有見及此,土木工程署於6月施行堆填區重修工程計劃,在堆填區重新鋪整覆蓋土,使結構妥善穩固,令該處日後可用作康樂休憩場地。[1]
政府於1989年5月5日刊憲,公布「茜發道」街道命名[2][3]。來往麗港城、藍田站與滙景花園的最直接路徑是茜發道,連接麗港城及茜發道的行人天橋及升降機系統於1992年啟用,任何人士皆可使用,令市民省卻一些步程,中途要行經茜發道約140米路段。
經過環保署多年修復,首個在已修復堆填區上興建的晒草灣遊樂場於2004年3月9日正式開幕。環保署在場內設置污染控制設施,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確保場地安全供市民使用。
為配合「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第一期項目,當局分階段實施道路及路口改善工程,其中擴闊茜發道一段行人路及相關上蓋加闊工程項目已分別於2017年1月及2018年6月完成,而茶果嶺道與茜發道交界處的改善工程亦已於2020年3月開放予公眾使用。[4]
道路平面圖[]
茶果嶺道 | ||
麗港城第二期 | 麗港城第三期 | |
麗港東街 | ||
麗港城第三期 | ||
小巴站![]() |
![]() | |
麗港南街 | ||
過海的士站 | ||
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地盤 | ||
行人天橋 | ||
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 香港復康會總部 | ||
復康徑 | ||
車路士足球場 | 茜發道網休憩公園 | |
穿梭巴士總站![]() |
![]() | |
匯景花園入口![]() 啟思幼兒園 宣道會藍田老人中心 | ||
政府停車場 | ||
晒草灣遊樂場 (晒草灣堆填區) |
茜發道網球場 |
公共交通[]
港鐵[]
港鐵 藍田站D1出入口,設於茜發道中段。
小巴[]
現時,有3條小巴路線駛經茜發道,計有23B、23C、23M,均在茜發道近港鐵站出口為總站,並在下段設有分站。為麗港城居民往返 藍田站及匯景花園的重要交通工具。
啟思幼稚園以上的一段約350米路段的人流則較少,主要為步行來往山上運動設施的人士,以及散步的居民。
的士[]
茜發道下段近麗港南街設有過海的士站,而上段則較少的士行經。
穿梭巴士[]
2002年 港鐵
將軍澳綫通車前,多條來往將軍澳屋苑的穿梭巴士以茜發道近
地鐵站為總站,方便居民接駁地鐵
觀塘綫過海。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晒草灣堆填區改善工程完竣,政府新聞公報,1991年7月7日
- ↑ 公告第1523號〈市政局: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31卷第18期,1989年5月5日。
- ↑ 第3296號公告〈地政總署: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22卷第18期,2018年5月4日。
- ↑ 土木工程拓展署觀塘區2020/21年度工作計劃進度報告,觀塘區議會文件第16/2020號,2020年5月5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