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道(Garden Road),位於港島中西區,南始羅便臣道/馬己仙峽道交界,經過麥當勞道、動植物公園、紅棉路、上亞厘畢道、美國領事館、聖約翰大廈、下亞厘畢道/纜車里交界、香港美利酒店(前美利大廈)、聖約翰座堂、長江集團中心,北達皇后大道中近德輔道中,亦設有行車天橋接駁金鐘道東行與紅棉路北行,方便車輛前往金鐘或灣仔。
除了紅棉路與馬己仙峽道之間一段為南北雙向行車外,花園道其餘路段為北行下坡斜路,而紅棉路南行上坡路,兩條道路組成往返中區及半山區的主要道路。
歷史[]
早期名為「大草埔」的美利操場,其左端的登山道路亦名為「大草埔馬路」。1860年代,香港動植物公園落成,該路段隨即易名「花園道」,初期乃雙程行車路,是第一條連接半山區與中區的道路。
單程南行的紅棉路於1967年8月4日通車,自此花園道由堅尼地道遊樂場起只設北行綫下山,中環、金鐘前往半山區的車輛要行經紅棉路。
政府於1973年5月公布,在花園道北端迴旋處興建兩座天橋,疏導半山區繁忙交通。耗資400萬元的兩座天橋可供單線行車,其中一度天橋讓羅便臣道東行車輛直達馬己仙峽道,另一道天橋引導馬己仙峽道北行車輛直達花園道。[1]
道路安全設施[]
花園道往中環方向乃長命斜,已有的道路安全設施包括:
- 整段路面已鋪設防滑物料;
- 花園道近上亞厘畢道的巴士灣旁已髹上「慢駛」提示標記;
- 豎立「1:7 下山斜路」、「低波行車」、「選定行車線」等警告標誌,提示駕駛者慢駛及減速;及
- 已調整花園道近下亞厘畢道路口的方向指示牌,為駕駛人士提供更清晰指示。
為方便中區行人往來花園道各主要商業大廈,長江集團中心有蓋行人天橋於2001年8月22日正式啟用。全長約125米的人天橋,以不銹鋼及玻璃組合而成,於花園道近聖約翰座堂及花園道與皇后大道中交界設有天橋出入口,北端連接琳寶徑休憩花園、金鐘廊、和記大廈;南端可直達花園道三號、香港美利酒店及聖約翰座堂。
改善工程[]
經2008年檢討後,運輸署與路政署在花園道進行一系列進一步提高道路安全的改善工程,詳情如下:[2]
- 在路旁加設多個路「繼續低波行車」、「1:7下山斜路」的交通標誌,提醒駕駛者以低波行車,及注意相關路段斜度;
- 在路面加上「慢駛」與禁止轉線標記,提醒駕駛者繼續慢駛,以及提高駕駛者警覺和減少切線情況;
- 在花園道燈位前加設「交通燈在前」的交通標誌,提醒駕駛者注意前面有交通燈;
- 在路旁適合位置加設防撞欄;
- 安裝偵速攝影機和機箱。
由於區內已有不少道路因為容量問題而禁止重型車輛行駛,如果再將花園道也列為禁止重型車輛行駛路段,將沒有合適替代道路供包括巴士在內的重型車輛。
使用狀況[]
花園道行駛的車輛平均每天有45,000架次,其中96%是輕型車輛,4%是重型車輛(當中包括不少巴士路線),在非繁忙時間平均車速約53公里。
道路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花園道建天橋 疏導半山交通,政府新聞公報,1973年5月15日
- ↑ 運輸及房屋局和運輸署的綜合回覆: 加強中西區陡長下坡斜路的安,中西區區議會秘書處,2008年7月16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