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打老道(Waterloo Road),位於九龍半島,串連油麻地、旺角、何文田與九龍塘,南始麗翔道/渡船街交界,經過廣東道、油麻地果欄、油麻地戲院、彌敦道、油麻地消防局、城景國際、真義里、廣華醫院、衛理道、染布房街、太平道、何文田街、祐滿街、勝利道、梭椏道/培正道、九龍維景酒店、亞皆老街、公主道、聖佐治大廈、太子道西、界限街、林肯道、雅息士道、火石道、九龍塘會、雅息士道/蘭開夏道、律倫街/對衡道、禧福道、約道、羅福道、添福道、沙福道、森麻實道、多實街、聯合道、香港浸信會醫院、歌和老街、香港浸會大學善衡校園、義德道支路、映月臺,北達獅子山隧道/龍翔道交界。
全線採用雙程3線分隔道路設計的窩打老道,沿途遍植樹木,在香港市區道路中較為罕見。作為一條主幹道路,窩打老道介乎獅子山隧道至公主道之間一段納入1號幹線,部份路段更設有高架行車天橋。
歷史[]
窩打老道是源自英文Waterloo的譯音,Waterloo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一個小鎮,最初發展時位處水源充足的森林,因而得名。1815年滑鐵盧戰役,英國取得勝利,這條道路以Waterloo命名,卻沒有採用「滑鐵盧」這個中文譯名,反而音譯為「窩打老」。
這條道路分多個階段建成,介乎油麻地果欄、廣華醫院至何文田之間一段,早於19世紀末落成。20世紀初,道路向北延伸至界限街,1922年再伸延至歌和老街。
1961年,窩打老道北面盡頭延長至龍翔道現今位置。1964年前的窩打老道中央,建有一條大明渠,分隔馬路兩面行車線。渠深約8至10呎,闊10餘呎,另有3呎高欄河,主要收集九龍塘的雨水,其後改建為暗渠。
1974年,港英政府規劃香港主要幹線,介乎公主道至龍翔道一段窩打老道納入1號幹線範圍,成為連接獅子山隧道、何文田和香港島(海底隧道)的主幹道路。
路政署於1978年2月招標承投窩打老道擴闊工程,涵蓋窩打老道與聯合道和歌和老街交界處一段路面,以及介乎沙福道與律倫街之間一段窩打老道,窩打老道與沙福道交界處亦建造一座行人路天橋,以配合年底動工興建的一條長六百米高架道路。當上述道路工程完成後,由九龍經獅子山隧道前往沙田新市鎮的行車時間可大為縮短。[1]
橫跨歌和老街與聯合道之行車天橋於1985年2月19日開放通車,當局在前一天舉行天橋啟用典禮,由立法局議員張鑑泉主持。與此同時,車輛獲准由窩打老道南行右轉歌和老街西行。[2]
從地理環境分析,連接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出口的一段窩打老道可分為上段和下段,兩段路面各長約三百米。上段由龍翔道公園至映月臺外彎位一段窩打老道呈S型落斜,路面已作防滑處理;同時,運輸署亦在適當位置豎立「慢駛」、「減低車速」、「前面向下斜路」、「使用低波行駛」、「前面向左轉彎」等交通標誌及一列長約八十多米的急彎箭咀標誌。下段由映月臺外彎位至歌和老街一段窩打老道則呈輕微彎道落斜,該段路面全程視距良好。[3]
平面圖[]
窩打老道使用狀況 (由北至南) | ||||||
|
窩 打 老 道 |
|
||||
|
| |||||
途經公共交通[]
道路沿途共有19個巴士中途站。
窩打老道巴士站列表(由南至北) | ||
---|---|---|
分站 | 位置 | 備註 |
青年會 | 近青年會 | 巴士中途站 |
廣華醫院 | 近廣華醫院 | 巴士中途站 |
勝利道 | 近勝利道路口 | 巴士中途站 |
九龍維景酒店 | 九龍維景酒店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中華電力 | 怡安閣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聖佐治大廈 | 聖佐治大廈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九龍塘會 | 近九龍塘會 | 巴士中途站 |
基督中心堂 | 基督中心堂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九龍塘站 | 九龍塘官立小學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映月台 | 映月台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窩打老道巴士站列表(由北至南) | ||
---|---|---|
分站 | 位置 | 備註 |
聯合道 | 九龍東軍營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九龍塘站 | 九龍塘官立小學對面 | 巴士中途站 |
龍濤花園 | 龍濤花園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九龍塘會 | 九龍塘會對面 | 巴士中途站 |
九龍醫院 | 近九龍醫院 | 巴士中途站 |
萬基大廈 | 萬基大廈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何文田街 | 近勝利道路口 | 巴士中途站 |
廣華醫院 | 近廣華醫院 | 巴士中途站 |
油麻地消防局 | 油麻地消防局對出 | 巴士中途站 |
交通意外[]
由於窩打老道貫通九龍的兩條海底隧道和九龍塘,是連接新界東和港島中上環的主要道路,且不是快速公路,道路開通至今發生過不少交通意外,小至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引起意外,大至車輛連環相撞、巴士翻側或剷上行人路等嚴重事故。此路是交通意外較頻生的香港道路之一。
- 1980年12月1日:一輛行走九巴70線的雙層巴士由佐敦道碼頭前往上水方向,當巴士由彌敦道右轉入窩打老道時為了閃避一輛的士而翻側。
- 2006年10月17日:一輛九巴270A線前往上水的雙層巴士在窩打老道北行近染布房街剷上行人路,造成1人死亡,12人受傷,肇事車長事後被警方起訴。
- 2024年6月1日:晚上11時半左右,一輛私家車沿窩打老道西行,當駛至油麻地消防局對開時,失控撞上消防局的閘門,再撞上一條石柱後停下,消防局大閘被撞毀,私家車車頭嚴重損毀,消防局內的消防員及救護員聽到巨響後立即出門查看,發現私家車司機陷入昏迷後立即進行急救,69歲男司機腿部嚴重受傷,被送往廣華醫院治理,惟於次日淩晨零時證實死亡。[4]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九龍塘窩打老道擴闊及建行人橋〉,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78年2月4日。
- ↑ 〈九龍塘天橋周二通車〉,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85年2月16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五題:道路設施的設計確保道路安全〉[新聞公報],2009年3月18日。
- ↑ 〈私家車剷入油麻地消防局男司機昏迷 消防救護衝出施救惜終不治〉,《香港01》,2024年6月2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香港仔海傍道 - 黃竹坑道 - 黃竹坑道天橋 - 黃竹坑道 - 香港仔隧道 - 黃泥涌峽天橋 - 堅拿道天橋 - 海底隧道 - 康莊道 - 公主道 - 窩打老道 - 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 - 沙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