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Shek Kip Mei),位於九龍深水埗區,介乎深水埗、大窩坪與又一村之間的住宅區。
作為本港公共房屋發源地,多個屋邨匯聚石硤尾,計有石硤尾邨、白田邨、大坑東邨、大坑西新邨、南山邨。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發生內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舊稱「甲石尾」的石硤尾是其中一處難民聚居之地。
1953年聖誕夜在石硤尾寮屋區六村發生大火,波及石硤尾上村、石硤尾下村、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窩仔上村和窩仔下村,令五萬三千名居民頓失家園。[1][2]
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序章[]
石硤尾大火後兩個月,工務局在火災原址興建了兩層高的過渡性房屋作應急之用,並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包寧命名,稱為「包寧平房」(Bowring Bungalows)[3]。政府其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8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為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揭開序幕。隨後八年內,另有21座七層高大廈落成。
翌年,區內第二個公共屋邨大坑東邨落成。大坑西徙置區的臨時房屋於1961年拆卸,政府以私人協約方式把該用地批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用以興建廉租屋邨大坑西新邨,於1965年入伙,該公司須為低收入人士提供不少於1600個單位[4]。
石硤尾街市座落石硤尾邨第19及20座,建於七十年代,由香港最早的徙置大廈重建而成。政府把徙置區眾多小販安置到石硤尾街市,是全港唯一一個由小販演變而來的屋邨街市。
白田邨[]
區內另一個大型租住型屋邨——白田邨,於1969年開始入伙,卻沒有巴士總站,要待1973年初屋邨擴建完成,並於現時澤田樓與昌田樓之間的白雲街設置路邊巴士總站[5]。到1982年,白田邨第12座外的平行式月台巴士總站啟用,取代上述路邊總站。
政府在七十年代分階段重建大坑東邨部份樓宇,新型樓宇於1980年代起分階段入伙,不同年代設計的公屋樓宇都可在石硤尾公屋區找到。地下鐵路 修正早期系統於1979年啟航時,來往
觀塘站及
石硤尾站,當時九巴開辦首批「M」線接駁地鐵,起點設於偉智街石硤尾地鐵站巴士總站。
荃灣綫通車後,石硤尾地鐵站巴士總站亦隨之而停用。
白田邨最早的重建計劃源自1986年「26座問題公屋」,第14、15、16座被揭偷工減料,港英政府1989年決定悉數清拆。90年代,政府再分批清拆樓齡近30年的第4至8座及17座,巴士總站亦需要重建,經重建的總站於1994年8月7日重新開放。[6]
上述樓宇拆卸後,白田邨自此由新舊兩部分組成:[7]
- 較舊部分:即1975至1979年間落成的第1至3座和第9至13座共八幢住宅大廈,加上白田商場與社區會堂;
- 較新部分:潤田樓、翠田樓、裕田樓、澤田樓和富田樓共五幢住宅大廈約1170個單位,1993至1997年間落成;以及盛田樓、昌田樓、太田樓、麗田樓、運田樓、瑞田樓和安田樓共七幢住宅大廈約4070個單位,1999至2004年間落成。
重建石硤尾邨[]
房屋委員會於1990年決定重建部分石硤尾邨,把殘舊和不合時宜的大廈拆卸,只保留第41座美荷樓,即是首八幢於1954年興建的「第一型」徙置大廈之一。至於邨內其餘較舊的住宅大廈,房委會自2000年起分以下七期進行重建。
- 第一期:兩幢公屋大廈美映樓和美如樓,共2033個單位,是房委會首個全面採用「通用設計」的公共屋邨,於2007年12月16日揭幕。一期單位內及戶外公共地方廣泛應用「通用設計」概念,為居民締造無障礙居住環境。[8]
- 第二期:兩幢公屋大廈美薈樓和美亮樓2012年落成,共1558個單位。
- 第四期:由教育局興建了一間小學。
- 第五期:四幢公屋大廈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和美盛樓,共2496個單位
- 第六期:清拆工程於2008年完竣。翌年,房屋署向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發展公屋的建議,卻遭區議員反對。區議員促請房屋署與政府商議,把毗鄰現有石硤尾診所大樓納入公屋發展項目。其後,房屋署與當局就反建議進行磋商,使公屋發展項目配合診所重建。2013年,房屋署再向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第六期用地發展建議,大致獲得區議會同意,第六期兩幢樓宇建築工程於2016年8月展開[9]。美禧樓、美柏樓各樓高33層,合共提供1056個租住公屋單位,已於2019年12月6日起入伙。[10]
- 第三及第七期:第七和第三期清拆工程分別於2000年和2008年完竣,兩期項目為相鄰用地,面積細小且受到多項限制。在分區計劃大綱圖嚴格限制下,建築物高度只為主水平基準以上30米,可建樓層最多五至六層,而用地已預留作文化遺產發展用途。其後,房屋署與規劃署聯繫,檢討能否放寬高度限制,最終同意把高度限制放寬至主水平基準以上50至60米左右。2013年,房屋署向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第三和第七期用地公營房屋建議,大致獲得區議會同意。第三期美葵樓提供240個單位、第七期美菖樓提供247個單位,2019年初落成。
餘下九座俗稱「數字樓」的舊樓,即第19至24座及第42至44座,暫時未有重建計劃。美荷樓2004年停用及關閉,翌年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2008年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香港青年旅社協會獲選活化美荷樓,成為現代化旅舍[11],於2013年12月開幕,設有129間客房,附設「美荷樓生活館」,展出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及民生歷程。
白田邨重建計劃[]
房屋委員會2012年宣布分三階段重建白田邨餘下樓宇及設施,2014年首先清拆第1、2、3、12座及巴士總站,再於2017年拆掉白田商場;餘下第9、10、11和13座,最遲2021年拆卸,並選定蘇屋邨第二期為接收受影響居民的屋邨。[12][13]
- 第7及8期:第1、2、3座居民已於2014年5月遷出,拆卸後興建4幢住宅大廈,提供2030個公屋單位,安置第9、10、11座受影響約1460個住戶,[14],亦會重置白田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 第9期:南昌街/白雲街交界、富田樓以南的休憩用地,用作重置新白田社區會堂;
- 第10期:白田商場與社區會堂,擬建 1 座住宅大樓連平台;
- 第11期:第12座與白田巴士總站[15],用作興建2幢新公屋,共1088個單位,預計2020年中入伙,可作為第13座約820個受影響住戶的遷置資源;
- 第12期:第13座,預計2021年1月清拆,由教育局發展新新小學;
- 第13期:第9、10、11座,預計2020年4月清拆,擬建3座住宅大樓。
受白田邨重建工程影響,白田巴士總站於2015年9月22日起永久封閉,原有巴士及小巴路線分散到白雲街兩旁設置臨時站,為期約4年[16][17]。當局在2016年選址白田邨第1、2座及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舊址重建而成的4幢新公屋基座,耗資港幣1億820萬元興建全新室內鋸齒形公共運輸交匯處,出入口設於白雲街。[18]
道路網絡[]
石硤尾有四條主要街道,分別是連接深水埗東及大窩坪的南昌街、橫跨石硤尾邨的窩仔街及白田邨的白田街,以及連接南山邨及界限街的大坑東道。
石硤尾大部份街道沿途都有公共屋邨的樓宇,如石硤尾街、白雲街、南山邨道等。2D在石硤尾有不少獨市位,包括白田街近白田邨一段、巴域街、石硤尾街。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展覽細述香港公共房屋史,政府新聞稿,2004年6月1日
- ↑ 蘋果日報:最後一座徙廈,2013年10月28日。
- ↑ 文化博物館展覽細訴香港公共房屋的故事,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新聞公報英文版,2004年6月1日
- ↑ 蘋果日報:政府反對建私樓 富商如意算盤打不響 大坑西新邨豪宅夢成空,2010年11月8日。
- ↑ 白田上邨巴士總站,香港記憶網站
- ↑ 第2933號公告,香港政府憲報第139卷第31期,1994年8月5日。
- ↑ 重建白田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2012年5月
- ↑ 「通用設計」屋邨長幼傷健共用,香港房屋委員會《互信》,2007年12月21日
- ↑ 深水埗區公營房屋建屋進度報告–白田邨重建(截至2019年5月31日),深水埗區議會深水埗區舊型屋邨重建計劃工作小組文件1/19
- ↑ 房委會石硤尾邨第六期公營房屋發展落成(附圖),政府新聞公報,2019年12月7日
- ↑ 7QW- 活化計劃- 活化美荷樓為城市旅舍,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10年6月2日
- ↑ 房委會通過清拆美東邨及白田邨較舊樓宇遷置及相關安排,政府新聞公報,2017年8月30日
- ↑ 白田邨重建計劃:提前清拆第9、10、11和13座及重建的初步規劃,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2012年10月
- ↑ 白田邨重建分期清拆計劃:白田邨較舊部分的重建(第12及13期),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文件,2017年10月
- ↑ 白田邨重建 千戶原區安置,東方日報,2013年2月23日
- ↑ 運輸署交通通告:〈白田公共交通總站關閉〉,2015年9月16日
- ↑ 第7201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撤銷白田公共交通總站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9卷第38期,2015年9月18日。
- ↑ 白田邨重建(第7及8期及第11期)位置圖,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文件,2019年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深水埗區道路列表 | |
---|---|
荔枝角、美孚、 昂船洲、南昌站 |
蝴蝶谷道、荔枝角大橋、荔枝角道、荔灣道、美荔道、景荔徑、吉利徑、百老匯街、蘭秀道、恒柏道、萬事達廣場、月輪街、寶輪街、荔寶路、志昂路、昂船路、昂船洲大橋、連翔道、深旺道、深盛路、海麗街、海達街、荔盈街、批發市場街、英華街、興華街西、發祥街西、東京街西、欽州街西、西邨路 |
長沙灣、蘇屋 | 長沙灣道、長沙灣徑、青山道、九龍道、汝州西街、大南西街、醫局西街、通州西街、長裕街、長義街、長順街、長荔街、長茂街、長發街、文發街、發祥街、丹荔街、荔發街、荔康街、興華街、昌華街、福華街、福榮街、幸福街、幸祥街、通州街、欽州街、元州街、僑蔭街、營盤街、東沙島街、永隆街、永明街、永康街、永德路、永愛道、順寧道、懷惠道、保安道、廣利道、廣成街、丁香街、彩雀街、蘭花街、集輝街、光昌街、瓊林街、甘泉街、東京街 |
深水埗 | 深旺道、海輝道、連翔道、聚魚道、欽州街西、昌新里、通州街、界限街、海壇街、醫局街、大南街、九江街、石硤尾街、南昌街、基隆街、桂林街、汝州街、欽州街、元州街、鴨寮街、福華街、福榮街、大埔道、白楊街、楓樹街、黃竹街、北河街、東京街 |
石硤尾、大窩坪、金山 | 龍翔道、龍欣道、龍悅道、龍駒道、龍坪道、延坪道、大窩坪道、鳳坪里、澤安道、澤安道南、南山邨道、南昌街、白雲街、白田街、白楊街、偉倫街、偉智街、偉智里、培德街、窩仔街、巴域街、耀東街、北河街、西洋菜北街、西洋菜里、大埔道、大埔公路 - 琵琶山段、郝德傑道 |
又一村 | 又一居道、達之路、達康路、歌和老街、桃源街、花圃街、瑰麗路、玫瑰街、海棠路、地錦路、紫藤路、高槐路、雀橋街、石竹路、玉蘭路、丹桂路、壽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