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澳道(Shek O Road),顧名思義,位於港島南區石澳,北始大潭道迴旋處近西灣濾水廠,經過歌連臣角道、石澳道眺望處、越野單車徑、鶴咀道路口,環繞石澳郊野公園後到達大浪灣道迴旋處,再沿石澳鄉村俱樂部向南進發,至石澳村路/石澳泳灘公眾停車場交界迴旋處終結。
蜿蜒曲折的石澳道,乃鶴咀半島、大浪灣、石澳村與石澳泳灘對外必經之路。
歷史[]
往返石澳的道路,約於1924年通車。至1935年4月,政府刊憲公布新路正式命名為石澳道。當時近大風拗上有一急灣段,呈U形形狀。
座落鶴咀半島的石澳石礦場,早於1964年開始運作[1],面積約34.5公頃,包括22公頃陸地(大部分為人造斜坡)和12.5公頃人工湖。
經過數十年開採,石礦場留下大幅顯眼疤痕。政府於1993年5月7日刊憲,公布進行環境修復工程,以便將陡峭礦面修削為較平緩斜坡。為提供空間施工,需將一段石澳道重新定線[2],縮短舊有約660米長路段,同時消除大風拗上的急灣段,改建成為鶴咀道北面路段,接駁經改善的石澳道[3]。上述道路工程已於2010年竣工,而石礦場翌年正式停止運作。
沙中綫沉管隧道預製組件工場[]
港鐵2014年底地徵用石礦場8公頃土地,作 沙田至中環綫「沉管隧道預製組件工場」(Immersed Tube Tunnel Unit Casting Yard)[4][5]。橫越維多利亞港海底的沙中綫紅磡至金鐘段沉管隧道工程已經完成,待完成拆卸、清除和還原該幅用地後,有關土地預計2019年底前交回地政總署。[6][7]
目前該用地在《大潭及石澳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上劃為「未決定用途」地帶,政府會適時檢視該用地長遠用途。在訂定長遠用途之前,政府早前收到有關使用前石澳石礦場用地作水上活動用途的短期租約申請,地政總署正根據既定機制處理。[8]
石澳巴士總站[]
地處石澳道東面盡頭的石澳巴士總站,旁邊樓高兩層的站長室於1955年建成,由著名華人建築師徐敬直創立的「興業建築師」設計,是一幢以鋼筋混凝土構架興建的建築物,設計以實用為主,屬國際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這種建築風格一般認為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德國的包浩斯藝術學院。[9]
據石澳村村民口述,門牌190號站長室在1950-1970年代期間,有中華巴士站長及職員居住,而業權屬中巴所有。有鑑於站長室歷史價值,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於2011年6月建議將該建築物評為三級歷史建築[10][11],並於2013年9月10日升格為二級歷史建築[12]。
另一方面,石澳總站對開一段石澳道相當狹窄,窄得連行人路也沒有,巴士離開總站時,通常都要倒車;因此,新巴9號線需使用短車身巴士行走。
泊車位[]
基於石澳巴士總站面積狹小,每逢夏季週末及假日,巴士總站會遷到附近石澳泳灘公眾停車場,務求盡快疏導乘客。
現時,石澳道(包括石澳泳灘範圍)共有 223 個非咪錶路旁泊車位,包括由運輸署管理的28個泊車位(14個近東丫燒烤場及14個近石澳道19號),以及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位於石澳泳灘範圍的195個泊車位(190個公眾泊車位及5個作場地運作用途的車位)。[13]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友盟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網站:石澳石礦場復修成果
- ↑ 政府擬重建美化石澳石礦場面貌,《政府新聞公報》,1993年5月7日
- ↑ 香港的石礦場發展,《工務專刊》第四十一期,2007年7月16日
- ↑ 港鐵網站:沙田至中環綫 – 紅磡至金鐘段 環境影響評估-石澳沉管隧道預製件工場
- ↑ 於南區的規劃工作進展報告,南區區議會屬下地區發展及房屋事務委員會,2016年3月21日
- ↑ 礦場變水上中心幾近泡湯,《東方日報》,2009年12月4日
- ↑ 石澳石礦場 淪港鐵工場,《東方日報》,2010年7月27日
- ↑ 立法會十六題:現已或即將停止運作石礦場的用地的長遠發展,2019年1月16日
- ↑ 石澳巴士總站建築物的簡要,古物古跡辦事處網站
- ↑ 明報:聖公會獲准換地重建中區建築群,2011年6月16日。
- ↑ 三建築倡列三級古迹,星島日報,2011年6月14日
- ↑ 1444幢歷史建築物以外的新項目評估結果,古物古跡辦事處網站
- ↑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審議《審計署署長第72號報告書》– 第1章:公眾泊車位的規劃、提供和管理,運輸及房屋局運輸科,2019年7月25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