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澳山仔路(Shek O Headland Road),位於港島南區石澳,西始石澳村路林山閣,經過詠蘆、明苑、薇蘆,東迄道路盡頭的石澳海角郊遊區。
著名的「石澳藍橋」(Shek O Blue Bridge)[2]就在石澳海角郊遊區,連接對岸大頭洲。
歷史[]
地勢三面環海的石澳山仔路,早於四、五十年代已是自成一國的洋房別墅區,吸引本地富豪及外籍人士居住。當中,連接石澳山仔與大頭洲的藍橋,其標誌性粉藍色橋身,一向是遊人熱點。
超強颱風「山竹」於2018年襲港,市面滿目瘡痍,多個建築受破壞,石澳粉藍色「情人橋」亦被吹毀。政府2020年3月刊憲,於石澳海角郊遊區原址修復遭颱風破壞的石澳藍橋,在技術上可行的情況下盡量恢復其原貌,並重開通往石澳海角郊遊區的通道,預計2021年完成。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第6331號公告:〈街道命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8卷第39期,2004年9月24日。
- ↑ 石澳藍橋擬議修復工程刊憲,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3月13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擬議石澳海角郊遊區石澳藍橋修復工程,地政總署網站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