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澳(Shek O),位於港島南區,鶴咀以北,歌連臣角與大浪灣以南的臨海地域。
目前,石澳提供多元化康樂設施,適合不同年齡及體能人士的需要,例如石澳村休憩處、石澳道休憩處、石澳泳灘休憩處、石澳海角郊遊區、石澳道瞭望處、石澳泳灘、石澳泳灘小型高爾夫球場等。
歷史[]
石澳古稱「石凹」,原是個漁村,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成一角。港英政府於1841年首次官方人口統計時,石澳村已是香港島其中一個原居民村。1900年代,一批英國商人曾向政府申請土地作英、美人士休憩用地,及至1924年終獲政府批出石澳村以北一批鄉郊地段,建造私人會所與高爾夫球場。
開埠百多年間,英國人忙著經營維多利亞港兩岸,石澳避過了到處都是石屎森林,車水馬龍泛濫成災的鬧市,是港島靠近市區極難得的一大片自然景觀。面向南中國海的石澳,泳灘水清沙細,分為前灘和後灘。除滑浪及游泳,四周還有很多懸崖峭壁,也是攀山好去處。
大浪灣[]
石澳村北鄰有條大浪村,村外有個大浪灣,以大浪聞名,秋冬兩季尤甚,和淺水灣剛好相反;淺水灣是靜的沙灘,少風少浪;大浪灣是動的沙灘, 風急浪高。大浪灣的浪,最高可達數公尺,且一年四季都有浪,是香港衝浪勝地。
大浪灣附近有個遠古石刻遺址,刻紋呈幾何狀,隱約可見人物鳥獸圖案,是香港法定古蹟。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