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 01:36
We're Getting Mutants in the MCU - The Loop
您喜歡這個影片嗎?
開啟音效
登龍街(Tang Lung Street),位於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西起堅拿道東近堅拿道巴士專用綫入口,經過金朝陽中心二期、金龍大廈,東接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是一條東行單程路。
歷史[]
作為銅鑼灣其中一條街道,「登龍街」於1926年6月11日刊憲命名[1],街道名稱源自區內小島「燈籠洲」,亦即現時鴻興道香港遊艇會所在的「奇力島」。
登龍街長久以來屬於私家路,業權由街上各大廈業主共同擁有,多年來各業主沒有就道路通行權施加任何限制[2],街上亦從未豎立私家路標記。政府在九十年代一度有意將登龍街納入「私家街道收回計劃」,最終因外伸露台問題而擱置將之收歸公有。[3]
至於登龍街小巴總站於1995年啟用,專綫小巴5號及專綫小巴40號線銅鑼灣總站分別由白沙道及開平道,遷至登龍街近軒尼詩道交界。至2000年,5號線他遷至景隆街。
金朝陽集團近年積極收購登龍街多幢舊樓,並獲得部份路段半邊行車路面業權。位於登龍街1-29號的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在2014年落成,該公司隨即重鋪大廈對出約五十米長半邊路面,再以鐵欄圍封及豎立私家路路牌,禁止其他車輛駛入;此舉令原本可容納兩車並排通過的登龍街,只剩一綫行車。
由於金朝陽中心二期對面恰為正在施工的重建地盤,因此餘下另一半行車綫往往有泥頭車停泊,導致整條登龍街遭完全堵塞;40系小巴曾多次臨時停用登龍街總站,改於軒尼詩道上落[2][4]。居民與政府和金朝陽集團商討,地政總署表示地契條款並無對公眾通行權作出限制或要求,因此愛莫能助,而後者以「確保道路暢通、安全、環境衞生及提供緊急車輛通道」為由,拒絕收回成命。[5]
40系小巴之銅鑼灣總站於2016年1月24日由登龍街遷往渣甸街[6],令小巴運作不致受登龍街通行權問題影響。
道路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憲示第318號,《香港政府憲報》,1926年6月11日。
- ↑ 2.0 2.1 〈金朝陽二期封路釀塞車〉,《蘋果日報》,2014年7月30日。
- ↑ 民政事務總署,〈民政事務委員會有關管理和收回私家街道的補充資料〉,2007年1月24日,立法會CB(2)958/06-07(01)號文件。
- ↑ 〈登龍街被霸佔引致專線小巴改於軒尼詩道上客〉,hkitalk.net。
- ↑ 〈銅鑼灣私家路被封 地政總署無晒符〉,《東方日報》,2015年10月28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港島專線小巴第40號及40X號線更改總站位置〉[交通通告],2016年1月13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灣仔區道路列表 | |
---|---|
灣仔北 | ![]() |
大佛口 | 日街、月街、星街、船街、捷船街、電氣街、光明街、聖佛蘭士街、進教圍、秀華坊、山坡臺、厚豐里、適安街、永豐街、永豐西街、永樂里、天寶街、萬茂里、聚賢里、晏頓街、蘭杜街、李節街、機利臣街、聯發街、大王西街、大王東街、明仁里、皇后大道東、軍器廠街、分域街、莊士敦道、譚臣道、盧押道、謝斐道、駱克道、軒尼詩道 |
灣仔 | ![]() |
銅鑼灣 | ![]() ![]() |
天后、維園 | 天后廟道、英皇道、高士威道、興發街、維園道、歌頓道、威非路道、景明道、屈臣道、電氣道、帆船街、銀幕街、琉璃街、玻璃街、蜆殼街、水星街、木星街、麥連街、永興街、清風街、留仙街、皇龍道、金龍臺、新東方臺 |
大坑、掃桿埔 | 雲景道、怡景道、勵德邨道、大坑道、大坑徑、春暉道、春暉臺、宏豐臺、福群道、利群道、益群道、銅鑼灣徑、銅鑼灣道、蓮花宮東街、蓮花宮西街、蓮花街、書館街、禮賢街、禮賢里、重士街、第一巷、第二巷、華倫街、布朗街、安庶庇街、京街、施弼街、新村街、浣紗街、光明臺、摩頓臺、信德街、東院道、棉花路、嘉寧徑、大球場徑、加路連山道 |
跑馬地 | ![]() ![]() |
灣仔峽、渣甸山、 黃泥涌峽 |
司徒拔道、堅尼地道、寶雲道、寶雲徑、東山臺、肇輝臺、鳳凰臺、萬茂臺、灣仔峽道、中峽道、聶歌信山道、金馬麟山道、甘道、香港仔水塘道、布力徑、深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大潭水塘道、大坑道、白建時道、睦誠道、睦誠徑、布思道、軒德蓀道、祈禮士道、谷柏道、高士美道、包華士道、衛信道、裴樂士道、畢拉山徑、畢拉山道、金文泰道、ALTUS LINK、BLISS LINK、COLMO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