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香港道路大典

今天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適逢此特別日子,本人撰寫一篇網誌,講述模板:Not的濫用情況。

無論是香港道路大典(下稱「本大典」),還是香港巴士大典,都普遍存在對模板:Not的濫用,以本大典為甚,某名用戶在海量增設條目時經常用上該模板標示名字相似的道路頁面,甚至其他區分的同名街道(錯誤做法,會在下文講述正確做法)。本人認為模板:Not的用法應於以下情況使用:

  • 存在一字之差;而又
    其他區分的同名街道已不符合上述要求,不應使用模板:Not
  • 做成天壤之別不能溯源探本,或在溯源探本時發現各自來源不一,有以下例子

不應使用模板:Not的情況[]

同名街道[]

由於本港不同區份發展相對獨立,交集較少,就算一條街道與他區某一街道名字相同,對各自相關人士影響不大,例如「永隆街」,分別在深水埗區離島區坪洲各有一條,而在香港地理資訊地圖本大典街道名錄中,名稱一樣。此情況下,本大典分別將兩個頁面命名為永隆街 (深水埗區)及「永隆街 (離島區)」,惟後者頁面未設立,而兩者頁面應使用模板:Otheruses以作分辨用,或者使用模板:Otheruseslist,以列出他區同名的街道。

當然,部分街道雖在中文同名,但是因為音譯問題,英文名稱存在「一字之差」,例如:新安街東區柴灣的新安街英文為Sun On Street,而屯門區的新安街英文則為San On Street,在本大典英文版的兩個條目中則適合使用模板:Not以作分辨用。

原有整條街道分拆段[]

本港部分街道因應發展計劃有變,拆分為數個路段,其後不同路段各自命名。最著名的是青山公路大埔公路,分別原稱「青山道」及「大埔道」,然而為了方便郵政等原因,分拆成若干個路段,而兩者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路段,則保留「青山道」、「大埔道」的名字。這情況下不應使用{{Not|青山公路}}或{{Not|大埔公路}}以作分辨用。

另外由大環道拆分而成的大環道東,亦不應於後者內容加上{{Not|大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