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隧道(Lion Rock Tunnel),貫通九龍半島九龍城區九龍塘與新界沙田區顯田,南起獅子山隧道公路九龍段近窩打老道/龍翔道,北達獅子山隧道公路新界段。
1967年通車的獅隧乃本港首條行車隧道,亦是1號幹線重要組成部份。
歷史[]
60年代香港食水需求急劇增長,1963年更發生嚴重旱災,在5月2日開始實行每4天供水4小時制水措施。食水短缺危機迫在眉睫,政府工務局轄下水務局克服了獅子山地理屏障,建造第一條獅子山隧道連同三條食水管,由船灣淡水湖供水計劃中的沙田濾水廠供水至九龍市區。[1]
及後沙田新市鎮持續發展,該區交通需求急速增長,「第二獅子山隧道」亦於1978年啟用,形成今天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
潮水式行車[]
1980年代,來自新界東的車輛除了大埔公路外,只可取道獅隧來往市區,繁忙時間經常嚴重擠塞,引起政府和市民關注,運輸署亦實行了多項交通管理計劃[2],例如「潮水式行車計劃」(Tidal flow operation)。
1988年11月開始實行的潮水式行車計劃,將獅隧四條行車線的其中三條,開放給南行車輛使用,而另一條行車線供反方向車輛使用,逢星期一至五上午6時至7時30分生效,旨在減低早上繁忙時間南行車輛的擠塞情況。
自從大老山隧道於1991年6月26日通車後,獅子山隧道南行車輛數目已降至每小時2800架次,獅隧再也沒有出現擠塞情況,潮水式行車計劃於同年7月8日起取消。[3]
運輸署於1992年完成檢討大老山和獅子山隧道實施潮水式行車[4]之可行性,並在11月27日的沙田區議會上介紹該項目的結果,當時指出07:00-08:00會出現車龍,若南行行車線實施潮水式行車便只可以多出約一成流量,北行行車線之交通流量便減少影響和加劇九龍交通擠塞,故未有打算實施。此外,在07:00便不需實施潮水式行車,07:30-09:00則出現車龍;更稱除非能夠在北行行車線找尋到第二條路線,否則潮水式行車難以實施。[5]
隧道翻新工程[]
2009年4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通過更換獅子山隧道通風系統的進氣扇系統,估計費用為3000萬元。[6]
由於獅子山隧道的管道設施嚴重老化耗損及路面石屎破損,車輛駛過時較為顛簸,路政署於2012年起為獅子山隧道進行翻新,完工後預計可使用約80年。管道左右兩旁的防火板及天花板亦會翻新,但兩條管道出入口的「LION ROCK TUNNEL」及「獅子山隧道」字樣將予保留。
簡史[]
- 1960年代:獅子山隧道落成。
- 1967年:此隧道(現南行管道)通車。
- 1978年:第二獅子山隧道(現北行管道)通車。
- 1997年:由於獅子山隧道採用舊式設計,兩條管道相隔甚遠,在設計和技術所限下,無法設置貫通兩條管道的緊急逃生出口。因此,政府在隧道內裝設全港隧道中獨有的水簾系統。
- 2007年:獅子山隧道交通燈燈泡全數更換成發光二極管,而兩邊入口亦裝設了大型資訊顯示屏。
隧道結構[]
獅子山隧道全長1.42公里,每條管道各有11道水簾,每個相隔約100米,可阻止濃煙及火勢蔓延,並有降溫效果,以便人們在緊急情況下逃生。
隧道剖面圖[]
歷年收費[]
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的獅隧,收費廣場設於沙田著名景點望夫石對落位置,共有13個收費亭,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其餘4個為快易通專用自動繳費亭。
獅子山隧道歷年收費 | ||||||
---|---|---|---|---|---|---|
生效日期 | 劃一收費 | |||||
1999年4月1日 | HK$8 | |||||
1990年4月20日[7] | HK$6 | |||||
1967年以前 | HK$3 |
途經公共交通工具[]
途經公共交通 | ||
---|---|---|
交通種類 | 前往區份 | 路線號 |
巴士 | 北區 | 270A |
大埔區 | 72X、74A、271 | |
沙田區 | 80、80M、81C、85、85A、85B、86、86A、86C、87B、87D、 89、89B、170、182、281A、281M、889、N170、N182、N271、N281 | |
觀塘區 | 74A、80、80P、89、89B、889 | |
油尖旺區 | 72X、81C、81S、87B、87D、270A、271、271P、 281A、281B、281X、887、N271、N281 | |
九龍城區 | 80M、85、85A、85B、281M、891 | |
深水埗區 | 86、86A、86C、286C、886 | |
南區 | 170、N170 | |
中西區 | 182、811、N182 | |
東區 | 802 | |
專綫小巴 | 北區 | 58S、501S |
沙田區 | 61M、61S、63S、65S、805S | |
元朗區 | 616S | |
油尖旺區 | 58S、61S、63S、65S、616S、805S | |
九龍城區 | 61M | |
觀塘區 | 501S |
相關事件及意外[]
- 參見:獅子山隧道/臨時交通安排
2012年獅子山隧道三級火警[]
- 主條目: 獅子山隧道/2012年潮水式行車措施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香港知多啲:獅子山隧道為供水而建?你可能不知的 獅子山隧道小知識,明報,2018年12月15日
- ↑ Youtube:珍貴電視節目(30-4-1988)新聞透視-獅子山隧道塞車
- ↑ 獅隧潮水式行車計劃取消,政府新聞公報,1991年7月6日
- ↑ 即於部分時段由隧道原設計的2行車綫去程、2綫回程改為3綫去、1綫回,以彈性疏導其中一個方向較龐大的車流。
- ↑ 〈運輸署完成兩隧道可行性檢討 大老山隧道北行綫宜實施潮水式行車〉,《華僑日報》,1992年11月28日。
- ↑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為獅子山隧道通風系統更換進氣扇系統
- ↑ 獅隧周五起調整收費,政府新聞公報,1990年4月18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香港仔海傍道 - 黃竹坑道 - 黃竹坑道天橋 - 黃竹坑道 - 香港仔隧道 - 黃泥涌峽天橋 - 堅拿道天橋 - 海底隧道 - 康莊道 - 公主道 - 窩打老道 - 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 - 沙田路 |
沙田區道路列表 | |
---|---|
沙田市中心、禾輋 | 沙田車站圍、沙田鄉事會路、沙田正街、橫壆街、担杆莆街、白鶴汀街、排頭街、上禾輋路、禾輋街、瀝源街、德厚街、協欣街、豐順街、豐禾里、宜正里、源禾路、文林路、文禮路、獅子山隧道公路、![]() |
大圍、沙田嶺 | 大圍道、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 ![]() |
顯田、紅梅谷、 沙田頭 |
![]() ![]() |
沙田圍、圓洲角、 小瀝源、水泉澳 |
![]() ![]() |
石門、亞公角、 大水坑 |
![]() |
馬鞍山、烏溪沙、 白石半島 |
馬鞍山路、馬鞍山村路、馬鞍山繞道、烏溪沙路、落禾沙里、鞍山里、鞍駿街、鞍源街、鞍超街、鞍祿街、鞍誠街、馬錦街、沙安街、彩沙街、耀沙路、西沙路、富寶路、錦英路、恆康街、恆光街、恆錦街、恆輝街、恆智街、恆明街、恆健街、恆泰路、寧泰路、瑞泰路、喜泰街、沃泰街、保泰街 |
馬料水、科學園、 中文大學 |
大埔公路 - 馬料水段、![]() |
火炭、九肚山、 馬場 |
火炭路、穗禾路、桂地新村路、桂地街、麵房街、麵房里、達業里、穗豐里、麗禾里、美禾圍、文恒街、山尾街、長瀝尾街、河瀝背街、坳背灣街、牛湖托街、鉛礦凹街、黃竹洋街、石榴洞街、拔子窩街、禾上墩街、禾香街、禾盛街、禾穗街、禾寮坑路、松頭下路、樂林路、樂霞坊、樂楓徑、樂蓮徑、樂園徑、樂信徑、樂景街、駿景路、九肚山路、九肚徑、綠怡徑、馬鈴徑、馬樂徑、馬影徑、馬鞅徑、馬鞍徑、雍坪徑、麗坪路、紅橋里 |
黃大仙區道路列表 | |
---|---|
竹園、馬仔坑、黃大仙 | ![]() ![]() ![]() |
橫頭磡 | ![]()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彩虹道、景福街、景泰街、景康街、康強街、寧遠街、崇齡街、仁愛街、衍慶街、富源街、彝倫街、錦榮街、爵祿街、彩頤里、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啟新道 |
牛池灣 | ![]() |
鑽石山、斧山 | ![]() ![]() ![]() |
慈雲山 | 沙田坳道、慈雲山道、豐華街、正暉街、寧華街、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欣華街、樂華街、毓華街、毓華里、毓學里、蒲崗村道、鳳德道、盈鳳里、環鳳街、金鳳街、銀鳳街、雙鳳街、飛鳳街、鳴鳳街、翠鳳街、龍鳳街、蒲良里、蒲崗里、蒲慈里、蒲明里、蒲蕙里、蒲田里、蒲蘅里、蒲英里、蒲景里、蒲芳里、慈華里、芳華里、貫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