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區(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金馬倫山以北、中西區金鐘以東沿岸地帶,涵蓋大佛口、灣仔、灣仔北、銅鑼灣、大坑、掃桿埔、跑馬地、渣甸山、灣仔峽等地。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灣仔區居住人口有180,123人[1],在全港18區之中人口最少,卻有多達六十萬流動人口在區內進行各項活動。
歷史[]
灣仔舊稱「下環」,是「四環九約」其中一環,自1843年以來,一直是華人聚居之地,英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則住在中環。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以群帶路標誌為上環、中環、下環。1866年,《新安縣全圖》所標示「群帶路」的位置亦與灣仔現址相近。
灣仔區是一個新舊並存的社區。在皇后大道東一帶乃灣仔最先發展的地區,其後有三次大型填海工程,將海岸線分別推至莊士敦道、告士打道,以及現時會議道、灣仔碼頭。
受惠於中環商業區蓬勃發展,灣仔區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林立,如港灣道中環廣場、博覽道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以及銅鑼灣時代廣場等。沿著告士打道一帶建築物設計較新穎,香港演藝學院於1984年落成,會議展覽中心第一期於1988年落成。
商業、住宅、購物及娛樂設施共冶一爐的灣仔區,人口流動相當頻繁,交通需求龐大,港鐵、巴士、小巴、 電車及渡輪等在區內提供服務。
分區[]
灣仔區內有11個分區,分別為跑馬地、銅鑼灣、大佛口、修頓、鵝頸、樂活、司徒拔道、大坑、渣甸山、軒尼詩及愛群。
鵝頸橋以西地區稱為「鵝頸」,東面是銅鑼灣一部分;修頓指修頓球場,南面各條街道是傳統灣仔舊區;大佛口指晏頓街一帶,以二十世紀初的資公司「大佛洋行」及其舖外佛像命名。軒尼詩與樂活,代表軒尼詩道和樂活道周邊住宅區;而愛群指愛群道一帶,昔日該處是一座名為「摩理臣山」的山丘,但早已被剷平。司徒拔道指堅尼地道、寶雲道、灣仔峽道、肇輝臺和山頂道東段沿途,地處中半山的高尚住宅區。
過去數十年來,維多利亞公園和 港鐵天后站的銅鑼灣東部地帶,屬東區區議會管轄範圍。政府於2013年10月22日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區議會條例(修訂附表1及3)令》,建議由第五屆區議會開始調整東區與灣仔區分界,將天后及維園兩個選區撥入灣仔區[2]。有關修訂於2014年1月22日獲立法會通過,隨後於2016年1月1日生效。[3]
主要道路/公路/隧道[]
灣仔區主要道路/公路/隧道列表 | ||
---|---|---|
名稱 | 位置 | 類別 |
香港仔隧道 | ![]() |
行車隧道 |
海底隧道 | ![]() | |
堅拿道天橋 | ![]() | |
告士打道 | ![]() |
道路 |
皇后大道東 | 銅鑼灣至金鐘 | |
軒尼詩道 | 灣仔至銅鑼灣 | |
司徒拔道 | 跑馬地至灣仔峽 | |
大坑道 | 大坑 | |
黃泥涌峽道 | 黃泥涌峽 | |
怡和街 | 銅鑼灣 | |
禮頓道 | ||
灣仔道 | 灣仔 | |
摩理臣山道 |
公共設施[]
巴士及小巴總站[]
灣仔區巴士及小巴總站列表 | |||
---|---|---|---|
名稱 | 分區 | 位置 | 類別 |
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灣仔北 | 鴻興道海港中心及鷹君中心外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灣仔 (會展新翼) 總站 | 博覽道東會議展覽中心新翼東面出口 | 巴士總站 | |
灣仔 (會展新翼) 總站[4]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博覽道入口外 | ||
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銅鑼灣 | 英皇道1號栢景臺基座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銅鑼灣 (摩頓台) 總站 | 銅鑼灣道與摩頓台交界,香港中央圖書館後面 | 巴士總站 | |
銅鑼灣 (威非路道) 總站 | 威非路道18號萬國寶通中心外 | ||
銅鑼灣 (棉花路) 總站 | 掃桿埔 | 棉花路2號聖保祿醫院B座外 | |
東華東院總站 | 東院道近東華東院與香港大球場 | ||
香港大球場 | 東院道55號香港大球場正門入口廣場外 | ||
跑馬地 (上) 總站 | 跑馬地 | 蟠龍道近藍塘道交界 | |
跑馬地 (下) 總站 | 黃泥涌道與藍塘道交界 | ||
跑馬地馬場總站 | 黃泥涌道近跑馬地馬場看台入口 | ||
比華利山總站 | 樂活道6號私人屋苑,停車場通道近B座 | 居民巴士總站 | |
大坑道總站 | 大坑 | 黃泥涌峽大坑道近司徒拔道交界 | 巴士總站 |
灣仔(會展新翼)總站[5] | 湾仔北 | 博覽道東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外 | 小巴總站 |
銅鑼灣 (新會道) 總站 | 銅鑼灣 | 新會道 | |
銅鑼灣 (蘭芳道) 總站 | 蘭芳道 | ||
銅鑼灣 (利園山道) 總站 | 利園山道 | ||
銅鑼灣 (渣甸街) 總站 | 渣甸街近登龍洲街市 | ||
銅鑼灣 (糖街) 總站 | 糖街 | ||
銅鑼灣 (百德新街) 總站 | 百德新街珠城大廈外 | ||
銅鑼灣 (景隆街) 總站 | 景隆街 | ||
銅鑼灣 (駱克道) 總站 | 駱克道銅鑼閣外 | ||
灣仔區已拆卸巴士及小巴總站 | |||
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灣仔北 | 海港中心與會議道之間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 | 鴻興道近馬師道新填海區 | ||
灣仔 (史釗域道) 總站 | 灣仔 | 史釗域道南行介乎駱克道與軒尼詩道之間 | 小巴總站 |
港鐵車站[]
灣仔區港鐵車站列表 | ||||
---|---|---|---|---|
車站名稱 | 分區 | 位置 | 鐵路線 | |
![]() |
銅鑼灣 | 留仙街與皇仁書院之間英皇道與高士威道之間地底 | ![]() | |
![]() |
記利佐治街、東角道、軒尼詩道、波斯富街與羅素街地底 | |||
![]() |
灣仔 | 軒尼詩道介乎菲林明道與盧押道之間地底 | ||
![]() |
灣仔北 | 灣仔碼頭巴士總站地底 | ![]()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管制人員對財務委員會委員初步書面問題的答覆:管制人員的答覆—問題編號:2074,答覆編號:FHB(FE)176,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二一至二二年度開支預算
-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天后維園擬劃入灣仔區》,2013-10-22
- ↑ 立會通過東區及灣仔區再劃界,雅虎新聞,2014-01-22
- ↑ 此站為過海隧巴111R線、148R線及191R線的臨時巴士總站
- ↑ 此站為公共小巴會展至旺角線及公共小巴會展至觀塘線的臨時小巴總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行政分區 | |
---|---|
香港島 |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
九龍 | 九龍東:觀塘區、黃大仙區 |
新界 | 新界東: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