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甸山(Jardine's Lookout),位於港島灣仔區渣甸山山腳,跑馬地以東、大坑與掃桿埔以南。該區地勢普遍陡峭,由西面大坑道起,漸向東攀升,部分地區高達四百米以上。現有發展主要集中西北部,大約介乎大坑道與畢拉山道之間,高尚住宅大廈與花園洋房遍佈。
由於渣甸山道路負荷能力有限,加上有需要保存現有特色,區內住宅地帶內各地點均訂有不同地積比率或總樓面面積和建築物高度限制。整個豪宅區十三條街道之中,有十條都以殖民地工務司或工程師命名。
歷史[]
座落大坑虎豹別墅與附近大坑村對上山坡,原為荒蕪之地「渣甸望台」(Jardine's Lookout),又名「渣甸坳」,是政府在二十世紀初撥地予渣甸洋行,作瞭望旗下船隊出入港口之用;1950年初曾作寮屋區。
渣甸山發展於1950年代,從大坑道一直往上開發,第一批街道命名於1951年,包括白建時道、祈禮士道、軒德蓀道,三個都是工務司。谷柏道、高士美道、包華士道同於1954年命名,是渣甸山第二批以工務司命名的街道。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於2007年10月18日核准《渣甸山及黃泥涌峽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劃作中及低密度住宅發展的28公頃用地,包括兩個現位於白建時道及春暉道的購物中心,均會設有地積比率或總樓面面積及建築物高度限制。這些限制旨在避免負荷能力有限的道路負擔過度,並保存現有區內特色。[1]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渣甸山黃泥涌峽住宅區設高限,政府新聞網,200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