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灣道(Clear Water Bay Road),貫通黃大仙區牛池灣、觀塘區茶寮坳,以及西貢區清水灣半島,東始漁農自然護理署清水灣管理站,西達彩虹交匯處/龍翔道交界。
全長約15公里的清水灣道,沿途經過龍蝦灣路、大坳門路迴旋處、相思灣路、下洋新村路、兩塊田下路、兩塊田上路、下洋路、柏濤徑、檳榔灣路、坑口永隆路、孟公屋路、碧沙路、清水灣道停車場、銀線灣廣場、銀岬路、宗座外方傳教會、銀綫灣道/坑口道/影業路交界迴旋處、亞公灣路、加德士清水灣油站、銀影路、傲瀧、大埔仔村、大學道迴旋處、西貢公路近竹角路、壁屋村路、碧翠路、壁屋監獄、白石臺路、白石窩新村路、嘉澍路、甘澍路、炭山路、安秀道近安達臣道、新清水灣道、飛鵝山道、通往新清水灣道東行支路、德望學校、扎山道、豐盛街、彩鳳徑、新清水灣道近坪石遊樂場、坪石公共運輸交匯處等路口。
介乎彩雲邨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清水灣道斜度達1:8,為方便重型車輛上山,當局在七十年代建造新清水灣道。現時多條專營巴士路線取道新清水灣道東行上山,回程沿清水灣道西行往九龍方向目的地。
歷史[]
貫通清水灣半島與九龍的行車道路,在1930年代末通車,分為「清水灣道」(Clearwater Bay Road)及「稅關道」(Customs Pass Road),後者以飛鵝山附近稅關坳命名。
工務司1947年7月2日刊憲,原有稅關道及西貢道介乎英皇子道/馬頭涌道交界至牛池灣之間路段[1]納入「清水灣道」,成為一條由九龍城經啟德機場北面及稅關坳至清水灣的主要道路。[2]
環迴啟德機場舊停機坪(今新蒲崗工業區)以北的一段清水灣道,約於1960年獲命名為彩虹道。[3]
改善工程[]
作為西貢進出市區唯一孔道,清水灣道車流自1970年代起逐漸增加,但道路狹窄,兼且德望學校一段道路陡斜,並非所有車輛均能駕馭。再者,將軍澳垃圾堆填區1979年啓用後,大量重型垃圾車往來所造成之繁忙交通。
港府在七十年代進行清水灣道連串改善計劃,大幅擴闊介乎西貢公路及安達臣道之間路段。1979年展開的第二期工程,將嘉澍路與安達臣道之間一段清水灣道,擴闊為兩旁均有行人路的雙線雙程道路。[4]
新清水灣道[]
順利邨在1978年開始入伙,由該邨前往九龍西卻須繞經觀塘道或牛頭角道,路程較為迂迴。當局於彩雲邨以南興建道路連接順利邨,然後利用架空天橋接駁清水灣道原有路段。[5]
築建新路工程幾經延誤,「新清水灣道」於1981年初通車[6]。為免紅色小巴與綠色專綫小巴造成惡性競爭,運輸署於1980年代中後期規定小巴行駛飛鵝山至彩雲邨之間,須按指定路線,紅色小巴駛經新清水灣道;而綠色專綫小巴則取道清水灣道,往返四順路線除外。
1986年6月1日上午9時起,清水灣道逢假日劃為貨車禁區,包括:[7]
- 介乎安達臣道交界至西貢公路交界以西約200米之間一段清水灣道的東行行車線,於09:00-14:00生效。
- 介乎西貢公路交界以西約200米至安達臣道交界之間一段清水灣道的西行行車線,於16:00-19:00生效。
1986年6月12日上午10時起,清水灣道的車速限制由每小時70公里減至每小時50公里,包括:[8]
- 由清水灣道至西貢公路交界起至同一交界處以西北約250米的一段東行行車線。
- 由清水灣道至西貢公路交界至同一交界處以東南約150米。
牛池灣公共交通總站[]
九十年代中期,牛池灣
彩虹站附近並沒有公共運輸交匯處,只有面積狹小的坪石邨巴士總站。政府於1998年4月9日公布在清水灣道東行牛池灣高地抽水站以東興建一個公共交通總站[9],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附設的士站、公共小巴站和候車亭。
「牛池灣公共交通總站」(Ngau Chi Wan Public Transport Terminus)於1999年11月20日啟用[10],有效分流公共車輛在彩虹地鐵站附近上落乘客,改善交通情況。
改善工程[]
踏入九十年代,清水灣道/西貢公路/竹角路交界乃交通黑點,每年平均發生五宗交通意外,受道路設計所限,由西貢公路南行往清水灣道九龍方向車輛須繞經香港科技大學外的迴旋處,由清水灣道科大段往西貢車輛亦須繞經交界處以西山腰的掉頭處,令駕駛者倍感不便,亦不能應付未來交通需求。[11]
就此,當局在1997年1月起斥資港幣1億370萬元進行「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二期──西貢公路與清水灣道交界的天橋建築及路口改善工程」,修改交界處設計,建造由清水灣道科大段往西貢公路的行車隧道,以及西貢公路南行直達清水灣道西行的行車天橋。其中,行車天橋在2000年1月31日正午十二時啟用。[12]
另一方面,路政署在2000年12月29日邀請承建商,標投清水灣道改善工程。中標者負責擴闊清水灣道往大澳門方向的一段、重建現有清水灣道,以及進行相關輔助交通設備工程。同時,承建商亦須在白石臺路進行改善工程。[13]
政府在2015年延長了彩虹交匯處附近的清水灣道西行線公共小巴站,及移除了路旁欄杆,方便小巴上落客,以使該段清水灣道行車更為暢順。[14]
使用狀況[]
昔日,清水灣道是來往西貢及九龍的必經道路,因此車流量相對相對甚高,當時政府特意將西貢公路以西的清水灣道拓闊至分隔車道。介乎彩雲邨至飛鵝山道的既陡峭又無法拓闊的路段則在旁邊興建新清水灣道取代。
隨着馬鞍山、將軍澳兩個新市鎮發展,提供多條替代道路來往西貢區及九龍,清水灣道的重要性已大不如期。
平面圖[]
清水灣道使用狀況 (由西北至東南)
|
|
清 水 灣 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埔仔坳東行巴士站 新巴:2147B;九巴:CL01-E-1550-0 |
|
大埔仔坳西行巴士站 新巴:2095A:九巴;CL01-W-165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事件及意外[]
- 2018年8月17日:下午1時許,一輛私家車沿清水灣道往九龍方向行駛,當駛至近白石窩村時,撞到一名正在過馬路的女童,被撞女童頭部受重創當場證實死亡,56歲私家車男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被捕。[16]
- 2025年3月19日:下午1時許,一輛銀色私家車沿清水灣道往九龍方向行駛,當駛至近壁屋監獄時,與一輛正在右轉入碧翠路的黑色私家車發生碰撞,兩車車頭損毀,一塊車速指示牌被撞塌,5人受傷被送往聯合醫院治理。[17]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