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灣道(Repulse Bay Road),位於港島南區,連接黃泥涌峽,淺水灣和赤柱,從黃泥涌峽道交匯處開始,經過南山別墅、雙溪、曼克頓大廈、香島道迴旋處、麗景道、海灘道路口、影灣園商場、南灣道迴旋處、The Lily,到赤柱峽道/赫蘭道交界終結。
歷史[]
座落淺水灣郊區建屋地段 1132 號的 The Lily,原址為「萊敦閣軍人宿舍」(Royden Court Military Quarters)。根據中英兩國政府1994年就香港軍事用地未來用途的安排所互換照會,中國政府同意將25處、佔地約共139公頃的前英軍軍事用地無償交回當時的香港政府作公共用途,萊敦閣為其中之一。[1]
政府在1997年8月27日拍賣該丙類住宅地皮,華懋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以打破當年平均呎價紀錄的55.5億元投得地皮。龔氏極度重視這個項目,更親自飛往倫敦,誠邀英國殿堂級建築大師霍朗明爵士(Norman Foster)擔任項目總設計。樓宇外形猶如一朵盛放百合花,乃Norman Foster首個在香港設計的住宅項目。[2]
The Lily 由 4 座樓高 28 層的相連大廈組成,提供 100 個出租單位,早於2006年落成。發展商一直沒有售出任何單位,待至2010年將全數單位轉作出租用途。[3]
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立法會一題:軍事用地,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13年10月9日。
- ↑ 〈入住「小甜甜」淺水灣豪宅 月租8.6萬起〉,《成報》,2010年5月3日。
- ↑ 華懋集團,〈華懋集團淺水灣道129號地標級豪華住宅正式命名為“The Lily”〉[新聞稿],2010年4月25日。
相關頁面[]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沙灣道、沙灣徑、美景徑、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沙宣道、羅富國徑、數碼港道、鋼綫灣道、資訊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置富道、置富徑、利牧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大街、鴨脷洲徑、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利東邨道、利枝道、利民道、利南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悅海街、華庭街、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鶴咀道、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