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道(Beach Road),位於港島南區淺水灣泳灘沿岸,西始淺水灣道/麗景園通道交界,經過迴旋處,經過淺水灣電話機房、麗海堤岸路、海景大樓、海濱中心、淺水灣泳灘大樓、南灣徑路口、The Pulse、淺水灣公廁,東接南灣道近濱景園。
歷史[]
淺水灣是香港境內著名泳灘,普遍風平浪靜,而且位置非常接近市區,每逢泳季吸引不少弄潮兒前來暢泳,令淺水灣道巴士站不時出現龐大人流及候車長隊。
早於八十年代,市政拓展署計劃在淺水灣泳灘西端填海興建一個巴士總站,原有設計卻阻礙巴士轉彎,工程亦會對交通造成負面影響,加上阻延旁邊市政總署地盤發展,最終當局放棄有關計劃,轉而在1985年建議淺水灣道另建一條橫跨海灘道的新行車橋,取代淺水灣道舊淺水灣酒店對出一段西行綫,以便將該段西行綫劃為只限專利巴士駛入,以及設置巴士總站[1],有關計劃最後無疾而終。
在1980年代末期,淺水灣泳灘曾有一條礙眼的排水渠把污水引到泳灘範圍,引致泳灘水質欠佳,近乎需要關閉。政府後來進行改善工程,取締有關排水渠,並把受污染的雨水引離泳灘以改善水質。[2]
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舊淺水灣酒店前建專利巴士總站 淺水灣道築行車橋樑〉,《大公報》,1985年8月10日。
- ↑ 環保署泳灘水質網站:成功例子——淺水灣泳灘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海灘道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