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道(Ocean Park Road),顧名思義,位於港島南區黃竹坑香港海洋公園,北始黃竹坑道香港仔運動場與黃竹坑遊樂場之間,經過香葉道迴旋處、城巴海洋公園車廠/ 南港島綫
海洋公園站停車場/香港海洋公園正門交界迴旋處、海洋公園巴士總站,南至門牌18號香港警察學院東閘。
另外,連接海洋公園道與鄉郊建屋地段第853號文麗雙築的一段道路,為文麗雙築「非專用通道」。根據地契條款,該通道屬政府土地,並由上述地段業主負責維修及保養。
歷史[]
香港海洋公園是目前本港兩大主題樂園之一,公園前身為佔地約100畝的「巴黎農場」,由商人何鴻燊的五姐夫謝德安在五十年代開辦[2][3],其中一大特色為設有稻田,有水牛示範耕作。農場內種有花卉植物,並畜養動物如黑熊、飛鼠、孔雀、猴子及天鵝等,遊客更可於園內騎馬。[4]
海洋公園開幕[]
到1972年港英政府免費撥地,以及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斥資1.5億港元,用了四年半時間把農場改建成「海洋公園」。
港督麥理浩爵士於1977年1月10日主持海洋公園開幕典禮,園內景點只有12個,以水族館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為海洋館,其四層高螺旋形展覽廊,將逼真海底世界呈現遊人眼前。除了神祕的海洋生物之外,另一賣點便是耗資2000萬、號稱東南亞最先進的的園內纜車,連接黃竹坑花園及南朗山頂遊樂設施,遊人可在車廂內飽覽景色。當時成人入場費只是15元,小童7元。
海洋公園開幕的同時,位於正門西面的巴士總站亦正式啟用[5]。中巴率先於1月4日開辦48號來往華富邨,並於1月23日增設假日旅遊路線71A往返中環總站。1980年6月20日,來往鴨脷洲邨及金鐘站(西翼)的90M線投入服,逢星期六及假日繞經海洋公園。
早期,海洋公園日常營運資金主要依賴馬會撥款及門票收入,不過入場費定價偏低,導致營運首十年一度虧蝕。為保持海洋公園競爭力,馬會在1982至1984年間再度撥款2.4億港元進行第二期發展,增設大樹灣遊樂設施及山上機動遊戲。水上樂園1984年4月開幕,位於深灣道南面盡頭的大樹灣入口緊接於4月15日啟用。
由盛轉衰高低起伏[]
自1987年7月1日起,海洋公園脫離馬會獨立,由馬會撥款二億港元成立信託基金,根據《海洋公園公司條例》成為需要自負盈虧的非牟利機構,主要法定職能之一是把海洋公園管理成為一個公共康樂及教育公園。其後,海洋公園增設多元化遊樂設施以吸引更多遊客,1990年集古村及鯊魚館開幕,1992年全年入場人次衝破300萬。
可惜好景不常,1997年鎮園之寶殺人鯨「海威」病逝,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整體經濟環境持續疲弱,海洋公園全年入場人次由97年380萬跌到98年280萬,1997至98年度更虧蝕8,500萬元。考慮到水上樂園僅有九項戶外設施於每年5月至9月營運120天,再者本港一些游泳池設有滑水梯,削弱水上樂園對本地居民吸引力,每年入場人次平均只達可容人數七成,卻佔用海洋公園低地大部分地方[6],園方最後決定於1999年關閉水上樂園。兩年後,集古村因為設施過時而於2001年關閉。
面對遊客人數連年下跌,海洋公園花費巨資引入越礦飛車、跳樓機等全新機動遊戲的同時,更於2001年萬聖節推出嶄新活動——「海洋公園十月全城哈囉喂」[7],自此每年十月至十一月初引來全城注目。
2003年沙士期間最低只有數人入園,一切設施如常運作;園方為開源節流,更將整個星期最少遊客的星期一訂為休息日。當時年近30的海洋公園積弱已久,盛智文(Allan Zeman)在7月臨危受命接任主席,才得以扭轉不利局勢。
重新發展計劃[]
盛智文入主後,2005年3月18日公布耗資55億5千萬元的《重新發展計劃》[8][9],並於12月16日獲立法會通過撥款進行工程[10],政府翌年批准以象徵式地價批撥土地予海洋公園進行擴建。
在發展計劃下,兒童王國、百鳥居及鯊魚館等設施陸續關閉,擴建及整合成「海濱樂園」及「高峰樂園」兩大園區,景點數量由35個倍增至70多個。重新發展計劃包括另一項興建三間酒店(正門「海洋酒店」、大樹灣「漁人碼頭酒店」、山上「水療渡假酒店」)的獨立建議,海洋公園可選擇在未來發展有關酒店。[11]
改建海洋公園道[]
海洋公園重新發展計劃涉及擴展公園範圍,包括黃竹坑駕駛學院佔用的政府土地,以及正門外的舊巴士總站,用作興建一幢三層高建築物,內設經改善的入口廣場,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泊車處;廣場平台設有行人天橋貫通 港鐵海洋公園站,以應付增加的訪客人次。海洋公園道亦要西移,以興建全新公共運輸交匯處。
受影響駕駛學院1.14公頃校址,自1983年起以每季續訂的短期租約形式租予香港駕駛學院有限公司,當局會另覓校址以設立新的駕駛學校,然後才會關閉黃竹坑駕駛學院[12]。海洋公園2005年11月成功申請將黃竹坑駕駛學院校址,及舊巴士總站近30萬方呎土地,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海洋公園」用地,作為興建全新正門入口廣場[13]。2006年6月16日,政府透過公開招標方式,把鴨脷洲利南工業區利南道一幅短期租約用地批予香港駕駛學院有限公司,以供設立新的駕駛學校。
駕駛學院遷離黃竹坑後,海洋公園道舊巴士總站在2007年9月21日早上十時起永久停用以進行改建,各路線遷往黃竹坑駕駛學院舊址改建而成的臨時公共交通總站[14][15]。工程翌年完成,全新U形鋸齒式設計的「海洋公園道巴士總站」於2008年7月11日重新開放。[16][17]
重新發展計劃下首個景區─「亞洲動物天地」於2009年4月30日開幕[18]。貫穿山下海濱樂園與山上高峰樂園兩大園區的 海洋列車,緊接於9月7日投入服務,載客量多達400人,上下山各只需三分鐘,較纜車及行人電梯的15分鐘快,分流部分登山纜車客源。[19]。新入口廣場地下的停車場,於2010年10月1日啟用。
全新設施登場[]
1977年海洋公園開幕隨即對外開放的海洋館,營運至2011年1月2日正式關閉;館內逾2,000尾海洋生物陸續搬遷至1月27日開幕的「海洋奇觀」[20]。全新正門入口海洋廣場和海濱樂園矚目景點「夢幻水都」,雙雙在前一天揭幕[21]。半年後,以南美洲熱帶雨林為主題的新景區「熱帶雨林天地」在6月14日開幕。[22]
佔地36,000方呎的「香港老大街」在2012年3月14日登場,以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街景及經典建築為主題[23]。海洋公園特別邀請本地僅有三名師傅製作懷舊電車,車廂配備籐椅及當年電車獨有的樟木地板,成為現時全港唯一一部人手製造的老爺電車,配合大街上的
電車站,作為主題區標誌[24]。老大街重塑了香港地標式建築中環天星碼頭鐘樓,海洋公園邀請英國製造天星碼頭銅鐘的生產商,重新打造同款銅鐘,讓鐘聲重現,配搭九巴AEC Regent五型懷舊雙層巴士,勾起港人集體回憶。
全球最佳主題公園[]
歷時六年、共分八個階段的重新發展計劃,2012年7月順利完成,多個全新景點令海洋公園由一個本土主題公園,蛻變成一個世界級、以海洋為主題的重要旅遊景點,2012至13年度入場人次更衝破770萬。
一系列極具吸引力的遊樂設施令海洋公園再創高峰,2012年勇奪由瑞典里瑟本主題公園頒發,廣受全球主題公園及景點業界認同的頂尖榮譽大奬「Applause Award」(全球最佳主題公園)[25]。該獎項每兩年於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博覽會上頒發一次,表揚在管理、營運及創意成就上發展驕人的旅遊景點;自1980年以來,海洋公園是亞洲第一個獲得國際殊榮的主題公園。
海洋公園近年積極提升園內設施,當中包括推展大樹灣全天候水上樂園及兩間新酒店的計劃。首間酒店——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Hong Kong Ocean Park Marriott Hotel),於2019年2月19日隆重開幕。[26]
海洋公園停車場[]
目前,海洋公園正門停車場有391個私家車車位,旅遊巴士泊位首半小時免費,並優先預留予旅遊巴上落遊客。
為貫徹海洋公園對減少碳排放之承諾,同時舒緩周邊地區之交通情況,園方於2015年9月18日起於預計入場人次較高及交通較繁忙之日子,實施預訂車位服務及收取泊車附加費,額外收取之港幣100元附加費將全數撥捐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以鼓勵遊人盡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為免影響南區交通,未有預約泊位之車輛一律不能於公園停車場外等候車位。
因應本地市民泊車需求,海洋公園已撥出所有可用之車位供遊人使用,包括公園後勤地區的員工車位,並按實際需求靈活轉換園內旅遊巴和私家車車位。當園內車位屆滿時,職員會指示私家車前往擁有超過200個車位的香葉道 One Island South 或惠福道珍寶閣停泊[27]。若遇上繁忙日子,海洋公園更會通知香港仔隧道與海底隧道最新停車場狀況,透過隧道LED顯示屏發布停車場訊息。[28]
隨着 南港島綫通車,
海洋公園站停車場亦同步開業,若車主泊車後以八達通繳費並轉乘港鐵,即可享有泊車轉乘優惠。
城巴海洋公園車廠[]
現時,城巴海洋公園車廠有 40 至 50 個空置車位供前住海洋公園的旅遊巴停泊,以免車輛泊滿香葉道。鑑於近期旅遊巴數量減少,導致不少車位閒置,而該等車位只可供旅遊巴停泊之用,相關部門會積極考慮將私家車納入可停泊的車輛類別。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第7022號公告:地政總署〈街道命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6卷第43期,2012年10月26日。
- ↑ 〈1977年海洋公園開幕 當年票價僅15元〉,《星島日報》,2018年1月10日。
- ↑ 〈香港人的主題樂園 八十年代海洋公園四大回憶〉,Men's Uno,2017年9月29日。
- ↑ 〈海洋公園纜車失事傳說:一家四口魂斷深谷……?!〉,《香港01》,2016年12月28日。
- ↑ 你地有最歷史悠久既海洋公園地圖係咩年份既呢?,Uwants
- ↑ 〈新分目「海洋公園低地重建基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文件,1999年5月21日。
- ↑ 〈遊海洋公園小心「撞鬼」〉,《星島日報》,2001年9月21日。
- ↑ 〈香港仔港灣規劃大綱及香港仔旅遊項目〉,南區區議會,2005年6月。
- ↑ 〈海洋公園重新發展計劃〉,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2005年10月27日。
- ↑ 〈有關港鐵南港島線的背景資料簡介〉,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2008年1月7日。
- ↑ 〈海洋公園建議中之酒店發展計劃〉,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2008年3月17日。
- ↑ 〈以私人協約方式向海洋公園公司批出額外政府土地 並相應修訂鄉郊建屋地段第1020號及其增批部分契約的建議〉,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2006年12月22日。(附有新舊總站位置對比圖)
- ↑ 〈海洋公園奪門前土地〉,《蘋果日報》,2005年11月26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海洋公園公共運輸交匯處搬遷〉[交通通告],2007年8月14日。
- ↑ 海洋公園臨時巴士總站,hkitalk.net
- ↑ 第4680號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 (第374章)--海洋公園道巴士總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2卷第28期,2008年7月11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黃竹坑海洋公園道巴士總站啟用〉[交通通告],2008年4月18日。
- ↑ 香港海洋公園,〈海洋公園「亞洲動物天地」現已開幕〉[新聞稿],2009年4月30日。
- ↑ 〈55.5億擴建 增夢幻水都 冰極天地 海洋公園要變身世界級〉,《蘋果日報》,2009年8月15日。
- ↑ 〈海洋公園地標海洋館關 新景點「海洋奇觀」27日開幕〉,《蘋果日報》,2011年1月3日。
- ↑ 香港海洋公園,〈全新旗艦主題區夢幻水都隆重開幕 香港及全球慶賀全新海洋公園誕生全新海洋生物、世界級海洋奇觀及晚間雙龍奇緣大匯演首次亮相〉[新聞稿],2011年1月26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出席海洋公園「熱帶雨林天地」開幕禮致辭全文〉[新聞公報],2011年6月14日。
- ↑ 香港海洋公園,〈海洋公園【香港老大街】再掀集體回憶熱潮 互動娛樂帶你親歷昔日美好歲月全港唯一集文化歷史娛樂美食主題新景區 舊街唐樓復刻電車 中環天星碼頭鐘聲再現 奇華手信專門店復古登場〉[新聞稿],2012年3月14日。
- ↑ 〈香港老大街明開幕 重溫港人昔日情懷〉,《太陽報》,2012年3月14日。
- ↑ 香港海洋公園,〈香港海洋公園勇奪國際殊榮「Applause Award」(全球最佳主題公園) 及三項由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頒發之卓越大銅鈴獎 成為全球頂尖主題公園〉[新聞稿],2012年11月20日。
- ↑ 行政長官出席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開幕典禮致辭(附圖/短片),政府新聞公報,2019年2月19日
- ↑ 附件二:海洋公園的回覆,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 ↑ 海洋公園交通報告,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