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老道(Borrett Road),位處港島中西區半山區,是一條全長約一公里的不分隔雙線雙程行車路,北起堅尼地道 9A 號御花園,經過寶雲道路口、寶德臺、香港猶太教國際學校(小學部)、寶雲閣,南迄寶雲殿對開迴旋處。
歷史[]
正如山頂區其他道路,波老道建造年代久遠,而基於地理環境,要擴闊路面有相當局限。波老道部分路段為橋樑結構所組成,再加上該處地理環境嚴峻,路旁有陡峭山坡、古樹/樹牆或護土牆,並且貼近私人土地、歷史建築物及古蹟,例如波老道10號舊英軍醫院附屬建築物,對擴闊路面造成很大掣肘。
為了限制重型車輛使用波老道,自2012年起,運輸署已將波老道劃設為總重量超逾四公噸重型車輛的禁區,但巴士例外,並設置重量限制交通標誌。此類別的車輛如有需要駛經波老道,必須預先向運輸署提出申請,並獲得由運輸署署長發出的「禁區許可證」及按照許可證上訂明的條件,包括許可行車時間,方可進入波老道,否則警方會採取嚴格執法行動。
為改善波老道的道路及行車安全,運輸署除了將波老道劃設為總重量超逾四公噸重型車輛(巴士例外)的禁區外,亦已實施多項交通管理及改善措施,包括在波老道近寶德臺路口前的路面加設「請勿停車」的道路標記及「不准掉頭」的交通標誌,以禁止車輛在彎位停車或掉頭,並在波老道介乎寶雲道及堅尼地道的彎位髹上黑白道路標記,以提示駕駛人士前面有急彎而需減慢車速。
此外,運輸署計劃在波老路近寶德臺的彎位路段加設24小時不准停車的限制區,並在適當彎位加設「開始減速」的交通標誌,以提醒駕駛人士注意行車安全。另一方面,運輸署亦已聯同路政署展開前期研究,探討在波老道適當彎位加設和加高防撞欄的可行性,前期研究預計可在2021年年中完成。
整體而言,運輸署預計波老道的容車量可應付附近一帶因新建住宅項目落成及學校重建後可能增加的交通流量。就現時因迎頭大型車輛未能同時駛過波老道近寶德臺的狹窄路段而偶爾造成交通阻塞情況,運輸署正積極跟進。參考2018年在大潭道水壩路段加設「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的經驗後,運輸署在2019年藉着港島中學重建期間交通流量減少的情況下,提出在波老道上述路段加設同類交通燈號系統的建議,即透過在交通燈柱上安裝感應器,因應路口實時交通流量數據,例如車龍長度,從而計算適當綠燈時間分配。該系統會24小時運作,並因應不同時段需求或在遇上突發交通情況作出合適調節,以控制波老道上下行車輛有序及安全地交替通過。
裝置上述交通燈號系統工程期間,需要臨時封閉波老道部分路段以鋪設新的電線管道。為減輕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相關工程會分階段進行。經地區諮詢和協調各相關政府部門後,第一階段工程已於2020年6月展開,並在8月完成。其後的工程亦將於本年內陸續開展,整項工程預計可於2021年年中完成。屆時,波老道的道路安全及行車情況應可顯著改善。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立法會四題:半山波老道的交通問題,2020年10月28日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