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宣道(Sassoon Road),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沙灣,北起薄扶林道近碧荔道,經過橫跨薄扶林道及接駁瑪麗醫院通道的行車天橋、香港大學賽馬會跨學科研究大樓、白文信樓、陳蕉琴樓、羅富國徑、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域多利道迴旋處、海日樓、百分苑,南迄道路盡頭的愛琴苑。
以域多利道為界,沙宣道南段為高尚住宅區,而香港大學多幢建築物矗立在北段,當中以李嘉誠醫學院最為有名。地處沙宣道北面盡頭的瑪麗醫院,乃醫院管理局港島西聯網「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自瑪麗成立開始,便作為香港大學的教學醫院,可說是院系一家,不分彼此,故有「港大就是瑪麗,瑪麗就是港大」之說。
歷史[]
座落港島薄扶林的瑪麗醫院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以當時英王佐治六世母親瑪麗皇后命名,H型設計的7層高主座大樓分為6個附翼,號稱遠東地區最具規模醫院。瑪麗醫院投入運作兩個月後,中巴於6月14日把4號線延長至薄扶林道/沙宣道交界迴旋處,用以輔助7號線。1968年10月3日,4號路線延長至瀑布灣新落成的華富邨。
1955年起,瑪麗醫院經歷多次擴建,其中1980年落成的K座高達137米(28層),位居全亞洲最高醫院建築物多年,直至2008年養和醫院李樹培院竣工。
道路改善工程[]
隨着西區海底隧道1997年通車,薄扶林道的交通流量會有所增加。1998年12月,路政署公布在薄扶林道/沙宣道交界處興建交匯處,以增加容量,應付南區與日俱增的交通需求。
工程包括沿薄扶林道興建一條路塹式行車道、一條連接沙宣道及介乎瑪麗醫院行車通道與薄扶林道的路口,以及重建橫跨薄扶林道、附設升降機的行人天橋。為配合上述改善工程,碧荔道與沙宣道將會重新定線。[1]
有關道路工程完竣後,會在薄扶林道南北行提供暢通無阻的路線,從而增加薄扶林道與沙宣道交界處及瑪麗醫院對開一段薄扶林道的交通容量。
香港大學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前身為1939年成立的羅富國教育學院,提供正規師資教育。港大座落薄扶林沙宣道的醫學院大樓2002年落成,稱為「香港大學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歷史源遠流長,迄今三易其名。1887年以「香港華人醫科學院」之名成立,1907年更名「香港西醫書院」;1912年併入香港大學,自此命名為「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2005年獲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承諾捐款10億元,時任校長徐立之隨即提出冠名醫學院,以表謝意,引起軒然大波。
最終校方決定由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將逾百年歷史的港大醫學院定名為「李嘉誠醫學院」。
瑪麗醫院改善工程[]
受地形所限,瑪麗醫院在過去一段長時間欠缺直達醫院正門的公共交通服務。到1994年,專綫小巴55號線投入服務,經中環碼頭、中上環、西營盤直達醫院正門。2001年落成的瑪麗S座專科門診大樓,地面設有專綫小巴站與的士站組成的交通交匯處。
逾80年歷史的瑪麗醫院正進行重建,第一期工程2014年展開,高級職員宿舍改建工程已於2017年大致完成;現有臨床病理大樓、香港大學病理學樓及醫生宿舍等設施調遷至前高級職員宿舍,隨後將會拆卸,用作興建一座新醫院大樓。新大樓提供急症室、急症病房、放射診斷科、手術護理中心、深切治療部、頂樓直昇機坪等設施,並增設一條由薄扶林道駛入醫院的車路,大樓料2024年完成。
道路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路政署興建交匯處紓緩交通情況,政府新聞公報,1998年12月9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 |
---|---|
薄扶林、數碼港 |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
華富、華貴、田灣 |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
香港仔 | ![]() |
鴨脷洲 |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
![]() ![]() |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
舂磡角、赤柱 |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
大潭、石澳 |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