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石澳道Shek O Road),顧名思義,位於港島南區石澳,北始大潭道迴旋處西灣濾水廠,經過歌連臣角道、石澳道眺望處、越野單車徑、鶴咀道路口,環繞石澳郊野公園後到達大浪灣道迴旋處,再沿石澳鄉村俱樂部向南進發,至石澳村路/石澳泳灘公眾停車場交界迴旋處終結。

蜿蜒曲折的石澳道,乃鶴咀半島大浪灣石澳村與石澳泳灘對外必經之路。

歷史[]

往返石澳的道路,約於1924年通車。至1935年4月,政府刊憲公布新路正式命名為石澳道。當時近大風拗上有一急灣段,呈U形形狀。

座落鶴咀半島的石澳石礦場,早於1964年開始運作[1],面積約34.5公頃,包括22公頃陸地(大部分為人造斜坡)和12.5公頃人工湖。

經過數十年開採,石礦場留下大幅顯眼疤痕。政府於1993年5月7日刊憲,公布進行環境修復工程,以便將陡峭礦面修削為較平緩斜坡。為提供空間施工,需將一段石澳道重新定線[2],縮短舊有約660米長路段,同時消除大風拗上的急灣段,改建成為鶴咀道北面路段,接駁經改善的石澳道[3]。上述道路工程已於2010年竣工,而石礦場翌年正式停止運作。

沙中綫沉管隧道預製組件工場[]

港鐵2014年底地徵用石礦場8公頃土地,作 MTR logo 沙田至中環綫「沉管隧道預製組件工場」(Immersed Tube Tunnel Unit Casting Yard)[4][5]。橫越維多利亞港海底的沙中綫紅磡至金鐘段沉管隧道工程已經完成,待完成拆卸、清除和還原該幅用地後,有關土地預計2019年底前交回地政總署。[6][7]

目前該用地在《大潭及石澳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上劃為「未決定用途」地帶,政府會適時檢視該用地長遠用途。在訂定長遠用途之前,政府早前收到有關使用前石澳石礦場用地作水上活動用途的短期租約申請,地政總署正根據既定機制處理。[8]

石澳巴士總站[]

地處石澳道東面盡頭的石澳巴士總站,旁邊樓高兩層的站長室於1955年建成,由著名華人建築師徐敬直創立的「興業建築師」設計,是一幢以鋼筋混凝土構架興建的建築物,設計以實用為主,屬國際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這種建築風格一般認為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德國的包浩斯藝術學院。[9]

據石澳村村民口述,門牌190號站長室在1950-1970年代期間,有中華巴士站長及職員居住,而業權屬中巴所有。有鑑於站長室歷史價值,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於2011年6月建議將該建築物評為三級歷史建築[10][11],並於2013年9月10日升格為二級歷史建築[12]

另一方面,石澳總站對開一段石澳道相當狹窄,窄得連行人路也沒有,巴士離開總站時,通常都要倒車;因此,新巴9號線需使用短車身巴士行走

泊車位[]

基於石澳巴士總站面積狹小,每逢夏季週末及假日,巴士總站會遷到附近石澳泳灘公眾停車場,務求盡快疏導乘客。

現時,石澳道(包括石澳泳灘範圍)共有 223 個非咪錶路旁泊車位,包括由運輸署管理的28個泊車位(14個近東丫燒烤場及14個近石澳道19號),以及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位於石澳泳灘範圍的195個泊車位(190個公眾泊車位及5個作場地運作用途的車位)。[13]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石澳道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薄扶林數碼港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華富華貴田灣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香港仔 HK Route1香港仔海傍道香港仔大道香港仔舊大街香港仔水塘道貝璐道漁光道漁暉道崇文街洛陽街東勝道西安街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成都道觀海徑
鴨脷洲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HK Route1香港仔隧道HK Route1黃竹坑道香葉道香葉徑南朗山道海洋公園道警校道深灣道深灣碼頭徑海洋徑惠福道業發街業興街業勤街塘邊徑黃竹坑徑南風徑南風道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舂磡角赤柱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大潭石澳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