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Broadwood Road),位於港島灣仔區跑馬地,北起黃泥涌道近樂活道電車站,經過 Tagus Residences、雲地利道、連道/禮頓山車輛出入口、樂景臺路口、比華利山、樂翠台、樂天峯、樂陶苑、栢樂園,南接大坑道近嘉崙臺之迴旋處。
全長約1.2公里的樂活道,高尚住宅區雲集,由合和實業自八十年代起建造,並拓展部份路段,令樂活道成為藍塘道和大坑道以外,往返銅鑼灣與渣甸山的另一路徑。
歷史[]
1915年5月21日,港府將跑馬地東面山嶺通往內地段第1911(今樂景臺所在之地段)、1946(比華利山現址)及1947號的道路命名為「Broadwood Road」[1],得名自1906至1910年間任華南地區英軍總司令(Commander of British Troops in South China)的中將「布律活」(Robert Broadwood,1862-1917)。當局並無提供「Broadwood Road」中文街道名稱,初期譯為「布律活道」。道路沿途環境清幽、綠樹成蔭,乃附近居民晨運熱點[2],晚間亦是不少情侶的拍拖勝地[3]。不少戰前落成的兩三層高舊樓遍佈樂活道[4],當中不少為 香港電車公司物業,而門牌6號的朗園別墅(今比華利山)是著名左校培僑中學。
到七十年代,政府為雅化街名,使之更為簡明,隱去了「B」的標音,改為「樂活道」,有安居樂業之意。介乎連道(舊稱「連合道」)至大坑道之間一段,路面極為狹窄,闊度僅能容納一輛車通過[5]。不過,合和實業籌劃發展樂活道成高級住宅區,逐步收購沿路物業。1978年初,擁有電車公司的九龍倉以港幣2,600萬元向合和出售樂活道物業[6]。合和一度願意斥資港幣1,500至1,800萬元,將樂活道擴闊至雙綫行車[2],以換取政府批准發展計劃。
最後政府在1978年5月5日刊憲,宣布進行樂活道改善工程,拉直及擴闊路面至7.3米,附設1.8米闊行人路的雙綫道路[7]。有關由合和實業負責[4],道路建成後交由政府保養。翌年7月14日起,樂活道分階段封閉,以便展開重建工程[8],第一階段涉及連道至樂翠台路段,1979年12月動工,1981年9月完成;餘下樂翠台至大坑道路段為第二期工程,在1982年5月開始施工,至1984年9月竣工。[9]合和委託費爾文霍士(遠東)組合顧問工程師籌劃有關工程,並在1979年11月與禮頓建築簽訂工程合同,由後者承建第一期工程。[10]
1980年9月,合和在樂活道之收購行動幾近完成,隨即宣布耗資港幣八億元興建九座樓高三十層的豪華住宅,以跨國石油企業高級行政人員為主要對象[11];但部份居民反對有關計劃,認為樂活道原有園林景色勢必蕩然無存[12],樂活道12及20號業主堅拒售出其物業[13];當年更謠傳,合和實業向政府支付巨款,令樂活道發展計劃中得以推行,導致工務司麥德霖(David Wylie McDonald)需於報章發聲明闢謠。[14]
合和於八十年代順利收購的物業,重建為柏樂苑(1984年落成,下同)、樂陶苑(1987)及樂翠台(1988)。另一邊廂,培僑中學於1983年遷校至寶馬山,舊校地皮獲恒基兆業與恒隆地產收購,發展為比華利山(1989)。因業主堅拒收購而一直未成合和囊中物的樂活道20號地皮,於1995年重建為樂景園,而合和至2006年才完成收購樂活道12號之全部業權,將之改建為樂天峰(2010)。橫跨近四十載的樂活道發展計劃,至此正式完滿結束。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憲示第225號,《香港政府憲報》,1915年5月21日。
- ↑ 2.0 2.1 〈合和地產計劃 樂活道地區 發展大計劃〉,《工商日報》,1978年8月7日。
- ↑ 〈昨晚東區樂活道 探員檢查誤為刧匪〉,《工商日報》,1957年11月9日。
- ↑ 4.0 4.1 〈由合和實業有限公司負責 樂活道發展住宅區 馬路擴闊並保持現有優美環境〉,《大公報》,1979年3月23日。
- ↑ YouTube片段:〈Driving Down Broadwood Road〉,由「Philip Langley」於2011年8月8日上載。
- ↑ 〈(標題缺) 將興建龐大屋邨〉,《工商晚報》,1978年1月6日。
- ↑ 〈樂活道將予擴闊 闢成主要住宅區〉,《華僑日報》,1978年5月7日。
- ↑ 〈樂活道翻修 禁通車九周〉,《大公報》,1980年7月13日。
- ↑ Webb, J.F., K.L. SIu, and P.V. Grigg. "An Urban Road in Difficult Terrain."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Highways & Transportation and the Highway & Traffic Technicians Association, June 1985, 2-10.
- ↑ 〈擴建港島樂活道 第一期工程合約簽署〉,《華僑日報》,1979年11月13日。
- ↑ 〈合和接近完成收購行動 斥資發展樂活道 建九座豪華大廈〉,《華僑日報》,1980年9月9日。
- ↑ 〈跑馬地樂活道居民反對破壞園林景色〉,《工商晚報》,1978年10月8日。
- ↑ 〈合和樂活道建樓計劃 仍遭遇若干難題 包括改地契及業主拒出售〉,《工商晚報》,1980年9月9日。
- ↑ 〈重行發展樂活道已獲港督會同行政局批准 發展公司已呈交大綱草圖建議 地政測量處正加以考慮〉,《華僑日報》,1980年9月1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22 / 23 Broadwood Road – Gwulo: Old Hong Kong(含未擴闊前的樂活道之相片)
灣仔區道路列表 | |
---|---|
灣仔北 | ![]() |
大佛口 | 日街、月街、星街、船街、捷船街、電氣街、光明街、聖佛蘭士街、進教圍、秀華坊、山坡臺、厚豐里、適安街、永豐街、永豐西街、永樂里、天寶街、萬茂里、聚賢里、晏頓街、蘭杜街、李節街、機利臣街、聯發街、大王西街、大王東街、明仁里、皇后大道東、軍器廠街、分域街、莊士敦道、譚臣道、盧押道、謝斐道、駱克道、軒尼詩道 |
灣仔 | ![]() |
銅鑼灣 | ![]() ![]() |
天后、維園 | 天后廟道、英皇道、高士威道、興發街、維園道、歌頓道、威非路道、景明道、屈臣道、電氣道、帆船街、銀幕街、琉璃街、玻璃街、蜆殼街、水星街、木星街、麥連街、永興街、清風街、留仙街、皇龍道、金龍臺、新東方臺 |
大坑、掃桿埔 | 雲景道、怡景道、勵德邨道、大坑道、大坑徑、春暉道、春暉臺、宏豐臺、福群道、利群道、益群道、銅鑼灣徑、銅鑼灣道、蓮花宮東街、蓮花宮西街、蓮花街、書館街、禮賢街、禮賢里、重士街、第一巷、第二巷、華倫街、布朗街、安庶庇街、京街、施弼街、新村街、浣紗街、光明臺、摩頓臺、信德街、東院道、棉花路、嘉寧徑、大球場徑、加路連山道 |
跑馬地 | ![]() ![]() |
灣仔峽、渣甸山、 黃泥涌峽 |
司徒拔道、堅尼地道、寶雲道、寶雲徑、東山臺、肇輝臺、鳳凰臺、萬茂臺、灣仔峽道、中峽道、聶歌信山道、金馬麟山道、甘道、香港仔水塘道、布力徑、深水灣道、黃泥涌峽道、大潭水塘道、大坑道、白建時道、睦誠道、睦誠徑、布思道、軒德蓀道、祈禮士道、谷柏道、高士美道、包華士道、衛信道、裴樂士道、畢拉山徑、畢拉山道、金文泰道、ALTUS LINK、BLISS LINK、COLMO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