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街天橋(Rumsey Street Flyover),位於港島中西區,東起中環及灣仔繞道隧道中環碼頭出入口/干諾道中近機利文街,西接干諾道西天橋/干諾道西近修打蘭街,方便車輛快捷地往返城西道、西區海底隧道等主幹道路。
這段行車天橋建於干諾道中,又稱「干諾道中高架路」[1],全段均屬於4號幹線。
歷史[]
踏入八十年代,港島北岸兩條通衢大道——干諾道中與干諾道西,交通漸趨繁忙,形式樽頸。當局展開「干諾道改善與擴建雙程車道工程」三大項目——夏愨道行車天橋、畢打街行車隧道,以及由機利文街西面伸展至修打蘭街東面的「林士街行車天橋」。[2]
全長1.1公里的林士街天橋於1986年12月開始興建,沿機利文街與修打蘭街之間的干諾道建造雙程三線行車道。天橋每一端均有短支幹,以便將來連接擬建之海傍道及由灣仔通往香港仔的第七號公路。天橋設計則會與西面一條可能興建的西區海底隧道之引道互相配合。[3]
耗資1.87億元的行車天橋,於1990年1月21日上午十時正式通車[4],使干諾道的東西行交通,可以經林士街天橋及夏慤道天橋,暢通無阻地通過中區。同時,運輸署將天橋劃為每日24小時禁止上落客貨區。[5]
中環及灣仔繞道通車[]
中環及灣仔繞道2019年2月全線通車,根據獲授權的中環及灣仔繞道隧道工程計劃,林士街天橋東行方向下行斜路在繞道開通後會永久封閉及拆卸,而騰空位置及一段相連干諾道中東行綫將改建為美化市容地帶。
事實上,中西區區議會轄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早於2018年9月20日就保留林士街天橋東行下行路提出建議,運輸署經檢視交通情況後,決定取消拆卸林士街天橋東行下斜路的安排,改為將西行上斜路段遷移至東行方向,並改建民祥街行車隧道快綫駛入林士街天橋西行優先通行路口為合流車道。
政府2019年10月11日刊憲,建議再次修訂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的道路工程,以保留原有擬拆卸林士街天橋東行線往干諾道中的下行斜路[6]。經過法定公眾諮詢程序,相關工程在2020年5月展開,並於2021年復活節期間大致完成。[7]
道路平面圖[]
途經巴士路線[]
途經林士街天橋東行之巴士路線 | |
---|---|
前往區份 | 路線號 |
東區 | 18P、18X、A12、960X、968X |
灣仔區 | 5P、5X、46X、967X、969P、969X |
中西區 | 30X、NR338 |
途經林士街天橋西行之公共交通 | |
---|---|
前往區份 | 路線號 |
中西區 | 5X、18P、18X |
南區 | 4X、30X、43X、46X |
荃灣區 | NR338、930A |
屯門區 | 960A、960B、962C、X962 |
元朗區 | NR915、969B、969C |
離島區 | A12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中環及灣仔繞道)」工程項目工程進度及通車後交通安排簡報,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2018年9月20日
- ↑ 干諾道工程全速進行,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7月7日
- ↑ 價值一億八千七百萬元 林士街天橋合約今簽署,政府新聞公報,1986年11月25日
- ↑ 林士街行車天橋啓用,政府新聞公報,1990年1月20日
- ↑ 上環禁止上落客貨區,政府新聞公報,1990年1月18日
- ↑ 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修訂建議刊憲,政府新聞公報,2019年10月11日
- ↑ 第 5 項:常設事項 (i) -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 (中環及灣仔繞道)工程項目工程進度簡報,中西區區議會二零二零至二一年度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紀錄,2021年5月6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東區走廊 - 中環灣仔繞道* - 干諾道中(林士街天橋) - 干諾道西(干諾道西天橋) |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