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局街(Shu Kuk Street),位於港島東區北角,南起七姊妹道北角站通風大樓,經過樂嘉中心、英皇道、已結業的新光戲院、華匯中心、馬寶道、國賓大廈、渣華道路口、北角匯二期,北迄北角邨里近北角渡輪碼頭。
歷史[]
來自上海的商務印書館,1914年登陸香港。十年後,商務選址堅尼地城吉席街開辦印刷廠。1933年,香港商務在北角一幅佔地14萬平方呎地皮建造新廠房。商務印書館北角分館翌年啟用,主要印刷教科書,可說是香港當年最具規模的印刷廠,和曾福琴行鋼琴廠雙雙成為北角區地標,兩廠旁邊街道便順理成章地命名為「書局街」及「琴行街」,政府於1937年9月24日獲刊憲,正式公布街道名稱。[1]
1960年代,商務廠房拆卸,重建為僑冠大廈及僑輝大廈(新光戲院),現時商務印書館北角分館設於僑冠大廈地下。
大部分前往北角碼頭巴士總站的路線,皆由英皇道東行左轉入書局街。另外,書局街以東一段英皇道西行綫在每日早上7時至午夜劃為小巴禁區。
相關事件及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憲示第682號,《香港政府憲報》,1937年9月24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東區道路列表 | |
---|---|
小西灣、杏花邨 | 小西灣道、富怡道、富欣道、富康街、曉翠街、明趣街、新安街、新業街、安業街、豐業街、冠業街、嘉業街、常安街、常平街、常茂街、常達街、翠灣街、創富道、永泰道、順泰道、盛泰道、盛康里、盛民里、![]() |
柴灣 | 柴灣道、大潭道、歌連臣角道、連城道、翡翠道、環翠道、環翠里、翠景街、茵翠街、富翠街、貴翠街、華廈街、新廈街、永平街、康平街、怡豐街、怡盛街、怡順街、怡泰街、怡盛里、金源里、萃文里、萃文道、峰霞道、寧富街、利眾街、翠杏街、祥利街、吉勝街、康民街、泰民街、祥民道、樂民道、![]() |
筲箕灣、阿公岩 | 筲箕灣道、筲箕灣東大街、廟東街、金華街、宏華街、工廠街、教堂街、望隆街、大德街、寶文街、南康街、南安街、南安里、新成街、愛民街、愛秩序街、阿公岩道、阿公岩村道、譚公廟道、巴色道、東喜道、東旺道、東健道、耀興道、山邊臺、大王里、西元里、杜雲里、明遠里、瓊山里、教堂里(已消失並刪除) |
西灣河、愛秩序灣 | 愛秩序灣道、愛信道、愛勤道、愛義街、愛德街、愛禮街、愛賢街、西灣河街、海晏街、海澄街、海利街、海寧街、太寧街、太祥街、太富街、海富街、順富街、太安街、成安街、成安里、聖十字徑、興民街、惠亨街、大石街、康祥街、鯉景道、耀興道、筲箕灣道、![]() |
鰂魚涌、康山、 太古城 |
鰂魚涌街、船塢里、糖廠街、濱海街、海堤街、海灣街、海光街、海康街、海澤街、海裕街、太裕路、太榮路、太豐路、太茂路、太古城道、太古灣道、柏架山道、英皇道、康山道、康安街、康愉街、康盛街、康柏徑、西灣臺、基利坊、基利路、華蘭路、祐民街、民新街、芬尼街、![]() ![]() |
北角 | 北角道、北角臺、北角邨里、模範里、英皇道、渣華道、七姊妹道、馬寶道、糖水道、電照街、電廠街、電氣道、大強街、艇街、油街、蜆殼街、城市花園道、和富道、春秧街、琴行街、書局街、月園街、明園西街、繼園街、繼園臺、丹拿道、孔雀道、錦屏街、北景街、堡壘街、建華街、清華街、熙和街、福元街、福蔭道、京華道、宏安道、屈臣道、麥連街、長康街、民康街、健康東街、健康中街、健康西街 已刪除:海港道、禮信街、繼園下里、繼園上里 |
炮台山、寶馬山 | 炮台山道、英皇道、天后廟道、寶馬山道、雲景道、怡景道、慧翠道、校園徑、寶聯徑、百福道、康福臺、留仙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