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崗(San Po Kong),位於九龍黃大仙區彩虹道、彩虹邨及太子道東之間,與黃大仙相隔一條啟德河。橫過車水馬龍的太子道東,乃九龍城區正在大興土木的新發展區——啟德。
經歷滄桑變遷,新蒲崗由昔日工業重鎮,逐步轉型為住宅、酒店、商貿、物流共冶一爐的社區;自2017年10月起,更獲納入九龍東一部分,區內住宅與商貿區壁壘分明,其中商貿區佔地26公頃。[1]
歷史[]
戰前九龍鄉村處處,其中一條是「蒲崗村」,它背靠蒲崗山。1939年,政府在該處興建啟德機場首條跑道,史稱「07/25」跑道,全長457米。每當飛機降落時,有關方面在清水灣道落閘截停車輛和途人,以待飛機經過。這個落閘位置,就是今天彩虹道與爵祿街交界。
日佔時期,日軍擴建啟德機場,除了蒲崗村被拆外,還拆毀九龍寨城城牆,利用部分石材填築機場跑道,又將拆下的麻石條沿龍津河兩岸鋪砌,成為啟德明渠雛形。香港重光後不久,港府在1950年收回清水灣道西北地段,用以延伸跑道。
航空發展一日千里,香港政府於1953年6月發表《啟德機場發展計劃報告書》,將啟德機場構建成一個配備新式客運大樓的現代化機場,同時在九龍灣填海72.44公畝土地,建造一條伸出海面、長8,340呎的跑道,以配合新式廣體客機升降。新「13/31」跑道於1958年9月12日啟用,舊跑道永久封閉[2]。整項發展計劃包括興建一條新道路「太子道東」,並改變原有部份機場土地用途,作獨立發展。由於新區需要新名字,便沿用「蒲崗」之名,1959年7月1日命名為「新蒲崗」。[3]
政府打造新蒲崗為工業區與住宅區,以配合當時經濟轉型,亦方便廠商和員工上下班,而住宅只佔25%。昔日飛機着陸的舊13/31跑道,已闢為街道,取其諧音名為「爵祿街」,並以此為界,分隔開北面工業區和南面住宅區。新蒲崗主幹街道以大有街為主軸,兩旁街道以數字命名,分別是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另一邊廂,彩虹道/大成街交界近啟德邨的巴士站兼作巴士總站之用,名為「九龍城(啟德跑道)」總站,1960年改稱「竹園」,至1977年易名為「新蒲崗巴士總站」。
1962年一眾新界鄉紳投得雙喜街與彩虹道之間的山丘(昔日蒲崗山)興建「啟德遊樂場」,1965年1月31日開幕,有摩天輪、過山車、旋轉木馬和咖啡杯等,是荔枝角荔園以外市民消遺玩樂的好去處。區內名噪一時的麗宮戲院,1966年8月25日揭幕,可容納3,000餘觀眾,是全港座位最多的戲院。1967年4月,大有街香港人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92名工人被裁,左派工會高調介入;5月6日,工人阻止廠方出貨時,與在場戒備的警員爆發衝突,警方拘捕21名工人,點燃了「六七暴動」的導火線。[4]
受大老山隧道與觀塘繞道工程影響,彩虹巴士總站須於1989年暫時封閉,政府在彩虹道近四美街設置臨時總站。相關道路工程1992年完竣,臨時巴士總站獲原址保留,成為區內重要巴士中途站。另外,往返西貢墟的專綫小巴1A與1S線亦以此處為總站。毗鄰彩虹巴士總站的彩虹軍營(Blackdown Barracks)曾是駐港英軍在九龍半島的軍營之一,主要用作貯存軍火。由於軍營西面是新蒲崗工業區,在發展采頤花園時,將西面部分土地改劃為「休憩用地」,為住宅和工業區之間的緩衝地帶。
隨著香港工業逐漸式微,啟德遊樂場早於1982年結業。過去全院滿座的麗宮戲院,1992年亦難逃厄運,拆卸後重建為越秀廣場;而南面新蒲崗裁判法院已於2001年7月3日起關閉,地皮經重新發展後,現已建成大型私人屋苑譽.港灣。縱使物業地庫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卻只有小巴總站,是以新蒲崗發展多年來,區內並無正規巴士總站。
大磡村清拆了幾近廿載,位於龍翔道、蒲崗村道、彩虹道與斧山道交界的「鑽石山綜合發展區」於2014年7月敲定規劃方案[5],將會興建5幢公屋與兩幢居屋,預計2020至21年度入伙。另一方面,香港房屋委員會於2016年10月推出位於新蒲崗的「綠表置居計劃」先導項目景泰苑,屋苑全數857個單位已經悉數售出,自翌年6月起買家已陸續入伙[6]。
就此,當局計劃將四美街總站重置在綜合發展區東面,即彩虹巴士總站對面、觀塘繞道橋底的永久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騰出四美街用地興建一幢8層高聯用大樓,以作社會福利設施之用。位於彩虹道與龍翔道交界,近彩虹迴旋處的全新公共交通總站,將會設有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7]。新總站設計主要參考現時四美街總站,因此不設旅遊巴士泊位。[8]
啟德新發展區正在動工,部份規劃中的道路會途經新蒲崗,包括6號幹線連接路。展望將來,新蒲崗將成為九龍東其中一個交通樞紐。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起動九龍東」措施進度報告,發展局工務科起動九龍東辦事處,2018年7月18日
- ↑ 民航處官方網站:啟德機場1925-1998
- ↑ 《壹街一個故事——九龍篇》,余震宇編著
- ↑ 六七暴動40周年回顧:走過香港文革的歲月,蘋果日報,2007年5月6日
- ↑ 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暨鑽石山綜合發展區:鑽石山綜合發展區的修訂發展計劃,黃大仙區議會文件第 46/2014 號
- ↑ 立法會二題:景泰苑落成入伙及其樓宇質素,2017年10月18日
- ↑ 〈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內非公營房屋設施 – 「行人連接設施」和「交通設施」的修訂設計建議〉,黃大仙區議會文件第39/2018號,2018年5月8日。
- ↑ 就黃大仙區議會對鑽石山綜合發展區非公營房屋發展-「行人連接設施」和「交通設施」意見的回應,2018年6月29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啟德明渠歷史研究報告〉,馮錦榮、劉潤和、陳志明、高添強、周家健編著,2018年7月15日
黃大仙區道路列表 | |
---|---|
竹園、馬仔坑、黃大仙 | ![]() ![]() ![]() |
橫頭磡 | ![]()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彩虹道、景福街、景泰街、景康街、康強街、寧遠街、崇齡街、仁愛街、衍慶街、富源街、彝倫街、錦榮街、爵祿街、彩頤里、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啟新道 |
牛池灣 | ![]() |
鑽石山、斧山 | ![]() ![]() ![]() |
慈雲山 | 沙田坳道、慈雲山道、豐華街、正暉街、寧華街、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欣華街、樂華街、毓華街、毓華里、毓學里、蒲崗村道、鳳德道、盈鳳里、環鳳街、金鳳街、銀鳳街、雙鳳街、飛鳳街、鳴鳳街、翠鳳街、龍鳳街、蒲良里、蒲崗里、蒲慈里、蒲明里、蒲蕙里、蒲田里、蒲蘅里、蒲英里、蒲景里、蒲芳里、慈華里、芳華里、貫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