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水灣道(New Clear Water Bay Road),連接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觀塘區佐敦谷與茶寮坳,西始清水灣道近彩雲聖若瑟小學,經過彩雲一邨紫霄樓、坪石遊樂場、彩興苑、彩興里、聖言中學、豐盛街、順利邨道、新利街、順清街、新順街、佐敦谷公園,沿行車天橋駛至清水灣道支路路口,與主路並行至飛鵝山腳,不遠處可轉入安秀道,前往安達臣道、安茵街、安翠街、安健道等道路。
歷史[]
港府在七十年代進行清水灣道牛池灣段改善工程,包括建造由牛池灣至安達臣道之一段「新清水灣道」。新路沿途建有五座行車天橋,比現有道路更寬闊及斜度更少,附設一支路接駁秀茂坪道[1],作為路旁兩大屋邨——彩雲邨與順利邨對外主要道路,亦方便車輛經彩虹交匯處往返九龍各區。
當局在1975年委託司徒惠則師樓設計新路[2],並於3年後落成。不過,新清水灣道橋墩旁邊斜坡不符合規格,當局恐大橋未能承受車流而倒塌,最終延至1979年4月20日刊憲,公布新路命名為「新清水灣道」[3],1981年初通車。[4]
工程拓展署於1984年3月宣布,在彩雲邨興建一條橫跨銀河徑與新清水灣道的行人天橋。該座行人天橋長 26 米,兩端均有樓梯與斜道,並與毗鄰彩雲邨多層停車場之既有行人天橋連接。工程亦包括增設兩個巴士站,及稍為改直道路兩邊行人徑。[5]
新清水灣道落成後,為免造成惡性競爭,運輸署於1980年代中後期規定,紅色小巴與綠色專綫小巴須按指定路線行駛飛鵝山道至彩雲邨之間,紅色小巴駛經新清水灣道;而綠色專綫小巴則取道清水灣道,往返四順路線除外。
現時新清水灣道東行近佐敦谷公園有兩條行車線,右線往利安道方向已劃為巴士專綫,以便載客量較大的巴士轉入利安道前往順利邨一帶。其他車輛往西貢、彩虹及觀塘方向,須選用左線。[6]
因應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土木工程拓展署現正在新發展區外進行三項已規劃的道路改善工程, 當中新清水灣道近順利邨道一段往九龍方向車道,由單線擴闊至雙線行車,預計2023年完成。
平面圖[]
交通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清水灣道將興建天橋六座,政府新聞公報,1975年11月1日
- ↑ 〈清水灣道將建天橋六座 配合新屋邨落成〉,《華僑日報》,1975年11月12日。
- ↑ 憲示第1001號,香港政府憲報第121卷第16期,1979年4月20日。
- ↑ 〈兩邊斜坡結構不穩 新清水灣道天橋 延誤兩年才開放〉,《華僑日報》,1980年10月3日。
- ↑ 彩雲邨建行人橋橫跨新清水灣道,政府新聞公報,1984年3月22日
- ↑ 觀塘:禁用利安道 的士司機不滿,東方日報,2015年1月14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黃大仙區道路列表 | |
---|---|
竹園、馬仔坑、黃大仙 | ![]() ![]() ![]() |
橫頭磡 | ![]() |
新蒲崗 | 太子道東、彩虹道、景福街、景泰街、景康街、康強街、寧遠街、崇齡街、仁愛街、衍慶街、富源街、彝倫街、錦榮街、爵祿街、彩頤里、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啟新道 |
牛池灣 | ![]() |
鑽石山、斧山 | ![]() ![]() ![]() |
慈雲山 | 沙田坳道、慈雲山道、豐華街、正暉街、寧華街、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欣華街、樂華街、毓華街、毓華里、毓學里、蒲崗村道、鳳德道、盈鳳里、環鳳街、金鳳街、銀鳳街、雙鳳街、飛鳳街、鳴鳳街、翠鳳街、龍鳳街、蒲良里、蒲崗里、蒲慈里、蒲明里、蒲蕙里、蒲田里、蒲蘅里、蒲英里、蒲景里、蒲芳里、慈華里、芳華里、貫華里 |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