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景灣(Discovery Bay)位於離島區大嶼山大白灣、二白灣與稔樹灣沿岸,是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獨資發展的大型低密度私人住宅項目。自1973年項目開始至今,愉景灣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自給自足、華洋匯集的小社區。
愉景灣交通及運輸安排以「水路為主,陸路為輔」[1]。政府一向透過《愉景灣隧道及連接道路條例》第520章,而非發出准許證,以限制可供通過車輛的類別或種類。區內及對外陸上公共交通服務,均由香港興業旗下「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DBTSL)獨力承擔。
歷史[]
大白灣牛場[]
愉景灣地處「大白灣」(Tai Pak Wan/Discovery Bay),從前四野荒蕪,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與世無爭的小村莊,僅有數戶人家居住。1966年,港商王永祥從澳洲輸入牛隻,在該處開設牛場。1973年5月25日,經營航運事業致富的王氏註冊成立「香港興業有限公司」(Hong Kong Resort Company Ltd),計劃將大白灣發展成具備各式各樣康樂設施,而設備齊全的大型度假村。王氏以個人持有的新界土地,以及向原居民收購乙類換地權益書,向政府交換發展權。[2]
是項發展計劃獲港英政府與香港旅遊協會(今香港旅遊發展局)支持,在行政局及港督麥理浩批准下,新界政務司鍾逸傑於1976年9月10日以港幣6,150萬元補地價批出大白灣一幅面積達650公頃地皮予香港興業作度假區及商住用途。契約條款按照該公司最初構思,列明發展項目內應設多間餐廳、酒店、度假屋、泳池、自然教育徑、騎馬與帆船設施、通往山頂的電纜車(吊車)系統、兩個會籍制高爾夫球場和一個公眾高球場,並只可有限度提供商住設施[3]。香港興業對外宣稱將耗資港幣二十億元,在大白灣興建2,400個住宅單位及別墅;三個高球場、多個游泳池及網球場、大型購物與商業中心、六間酒店、七間食肆與夜總會等消閒娛樂配套應有盡有,而學校、診所、嬰兒看護中心、消防局及警署等民生設施亦一應俱全。項目定於1977年初動工,估計需時六至八年完成整個計劃。[4][5]
王永祥獲得大白灣土地約數月後,名下業務錄得虧蝕,資金周轉不靈,逼不得已抵押香港興業大部分股權予蘇聯莫斯科納羅尼銀行(Moscow Narodny Bank)。1977年4月,三千萬元貸款到期,王氏無力償還,銀行可隨時接管大白灣業權[6]。雖然接受抵押一方願意按照原定計劃繼續發展愉景灣,但當時正值中共與蘇聯冷戰時期,港英政府亦不欲這大片私人土地落入蘇聯有關組織手中[7]。經中國國務院港澳辦斡旋和鼓勵下,經營紡織及漂染業的查濟民家族聯同胡應湘家族旗下中央建業有限公司於1977年5月組成豐利有限公司,充當白武士斥資三千萬元向納莫斯科國立銀行贖回全數香港興業股份[8]。
查氏家族於1978年11月購入中央建業名下香港興業股權,及後滙豐銀行聯同田元灝家族旗下萬泰製衣有限公司於1979年初成為香港興業股東,該公司得以於同年清繳所有債務,令愉景灣發展大計順利展開。
牛場漸變世外桃源[]
愉景灣前期基建和私人水塘工程於1979年動工[9],而愉景灣總公契在1982年9月30日簽立[10],管理整個發展項目的經理人也是按總公契而委任。根據總公契規定,發展商擁有整個發展項目超過70%不可分割份數,這些份數主要屬於公用地方,例如渡輪碼頭、通路、水塘和其他共用設施。[11]
然而,查家入主愉景灣後,發展概念亦逐漸由度假勝地轉為着重住宅發展,輔以各式康樂設施的大型社區。香港興業先後多次向政府申請自規劃總綱圖剔除吊車、公眾高爾夫球場等設施,將酒店轉為非強制興建之項目,並提高區內住宅樓面面積,並在1985年獲得有關當局同意。[3]
愉景灣隧道帶動發展[]
受惠於政府建造新機場並順帶發展北大嶼山,使東涌市中心逐漸興旺起來。愉景灣發展商自資興建行車隧道連接北部二白灣與小蠔灣翔東路。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成為全港首條私營行車隧道,只准前往送貨的貨車、學校巴士與居民巴士使用,獲當局批准的兩條新居民巴士路線DB01R與DB02R亦同步投入服務。
自此香港興業大力發展愉景灣北,其中約14.1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已開發成第11期「海澄湖畔一段」、第12期「海澄湖畔二段」及2006年底入伙的第13期「尚堤」。愉景灣(北)商業中心亦於2009年末開業,該商業中心在落成前是海澄湖畔售樓處的所在地。
座落海澄湖畔路88號的「香港愉景灣酒店」於2013年春季正式開業,酒店內設有香港首間「海濱白教堂」,率先於2012年12月12日揭幕,為新人締造永誌難忘的臨海婚禮。
道路網絡[]
愉景灣道為愉景灣的主幹道路,貫穿區內大部分屋苑,每期建有輔助道路連接,各線巴士穿梭其中。接駁愉景灣高爾夫球會及璧如台的愉景山道,在康慧台附近連接愉景灣道。
遊艇徑貫通愉景灣遊艇會與稔樹灣,稔樹灣村位於遊艇徑與愉景灣道交界,即愉景灣污水泵房支站對開岸邊,市民可步行往聖母神樂院及梅窩等地。座落遊艇徑盡頭的愉景灣遊艇會地處「稔樹灣服務區」,即「愉景灣10B區」,面積50,950平方米(約54.8萬呎),是一塊長條形臨海地皮。區內現有設施包括巴士維修中心、船廠、垃圾站、停車場、員工宿舍、街渡碼頭等[12],碼頭設有持牌渡輪和街渡航線各一,分別前往梅窩和坪洲,部分班次經熙篤會聖母神樂院。
期數及輔助道路[]
此條目需要擴充,歡迎編輯以擴充此條目,謝謝。 |
過去30多年來,15個屋苑分多個階段落成,最新一期是2014年完工的第15期「悅堤」。
- 第一期:明翠台(Parkridge Village),1982年8月入伙,各樓宇出入口皆設於明翠徑。
- 第一/三期:蔚陽(Headland Village),1982年11月入伙,各樓宇出入口皆設於海蜂徑。
愉景灣最新發展項目為第16期「意堤」(Poggibonsi),位於堤畔徑3號,共設3座大廈,每座樓高16層,提供196個單位;項目採用玻璃幕牆設計,可拉闊單位賞景視野。[13]
高球車[]
為保持區內恬靜閒適的環境,愉景灣嚴格限制車輛出入。除愉景灣內部車輛及市區、大嶼山的士外,其餘車輛除非獲特准(如送貨用途),否則不能隨意駛入愉景灣。
不少居民選擇以高爾夫球車(Golf Cart)代步,高球車以電力推動,是愉景灣內唯一私人交通工具。根據《道路交通條例》,高爾夫球車屬於「鄉村車輛」類別,全長度不超過3.2米、全寬度不超過1.2米,經構造為用於或擬用於高爾夫球場上運載一名司機及其他乘客的汽車。高球車駕駛者須年滿18歲,持有有效駕駛執照(類別為私家車(車輛類別01)或輕型貨車(車輛類別02)),以及鄉村車輛許可證,許可證號碼須髹在車身顯眼位置。黑夜行駛時,車頭及車尾須亮燈,但法例沒要求乘客佩戴安全帶。[14]
在愉景灣道路上行走的高球車,數目由運輸署按《道路交通條例》及愉景灣管理公司按照大廈公契控制。愉景灣發展30年,政府自1994年起已不再就高球車發「鄉村車輛」牌,車輛數量一直維持500輛[15],令高球車連車牌升值不斷。一輛四座位高球車,成交價由最初開售8萬至9萬元,飆升至1997年的65萬元[16],2001年回落至十萬元,到近年躍升至逾200萬元,價格相等於一輛保時捷跑車,月租高球車亦要近8000元。但高球車「千金難求」,愉景灣高爾夫球車服務公司職員透露,現時市場並無可供買賣的車輛。
全港首條私營行車隧道[]
香港興業有限公司自1994年前開始籌備興建愉景灣隧道,總投資額超過港幣五億元。全長2.4公里的愉景灣隧道及接駁道路包括一條630米的隧道部份,其接駁道路則通往小蠔灣翔東路。
經多年工程,香港興業接獲運輸署正式通知,批准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正式通車。過去二十年來,愉景灣對外交通一直依賴渡輪服務。此後,居民可以乘搭居民巴士直達東涌及機場,往返香港各區亦更為便利,所以愉景灣隧道的啟用不但是香港興業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愉景灣居民來說亦別具意義。
為控制進入愉景灣的車輛數目,避免區內汽車流量過多,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執行一系列交通管制措施,只有獲得運輸署批准的指定車輛類別可以使用該隧道,主要類別包括居民巴士、送貨或提供其他服務之貨車、當值之政府車輛及緊急車輛等,這些車輛必須於擬定抵達愉景灣時間最少48小時前向該公司申請許可證。值得注意的是,私家車、公共小型巴士、的士、高球車、單車及行人一律禁止使用該隧道。[17]
政府在2014年10月26日放寬限制,批准市區的士、大嶼山的士及旅遊巴等經愉景灣隧道及連接道路駛入愉景灣,然而這些車輛亦只限於愉景北有蓋行車通道和愉景北商場對出的海澄湖畔路行走,不得駛入區內其他範圍。[18]
自此香港興業大力發展愉景灣北,海澄湖畔路是北部主要道路,主要連接海澄湖畔一及二段、香港愉景灣酒店與愉景北商場,當中香港愉景灣酒店以北一段更是愉景灣內僅有可供市區的士、大嶼山的士及旅遊巴士駛入的路段。
交通服務[]
愉景灣公共交通服務由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DBTSL)一力承擔,自第一期入伙開始,市民進出愉景灣只能在中環碼頭乘搭愉景灣航運服務有限公司(DBTPL)經營之渡輪服務,或使用街渡前往梅窩和坪洲等地。
貫通北大嶼山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愉景灣交通服務同步開辦了兩條對外居民巴士路線,從此居民外出不需單靠海路。現時5條對外巴士路線連接就近 港鐵
東涌綫
東涌站、
欣澳站及香港國際機場,當中機場線DB02R更提供全日24小時服務;另有一條通宵對外路線DB08R,作為臨時代替往返中環的通宵渡輪服務之用。
愉景灣碼頭是區內交通樞紐,位於愉景廣場和D'Deck臨海美食區旁邊,絕大部份區內巴士路線從該巴士總站開出;五條對外巴士路線之中,3條從該站出發。香港興業近年將發展重心轉移至二白灣,興建了愉景北商場,附設巴士總站,現時模板:DBTSL及模板:DBTSL線從該處始發。
2016年初,愉景灣發展商香港興業推出「愉景灣提升計劃」,其中一項工程把原有愉景灣碼頭巴士總站擴建為愉景廣場,選址頂層部份興建新總站[19]。在總站重建期間,承建於康慧台與愉景灣消防局之間空地、及遊艇徑街渡碼頭外各興建一個臨時巴士總站,用作安置所有對外線與部份區內線;其餘路線則合併成數條編號以T字開首的臨時路線,作為總站重建期間的臨時安排[20][21]。
上述兩個臨時總站於2017年2月初落成,愉景灣交通服務宣佈由2月25日凌晨3時起關閉愉景灣碼頭巴士總站,進行愉景廣場擴建工程[22]。經歷兩年多工程,全新愉景灣碼頭巴士總站於2019年4月13日正式啟用。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立法會七題:准許出入愉景灣車輛的安排,2007年5月30日
- ↑ 愛國查濟民為中共拒蘇聯 發展愉景灣查懋聲中槍,蘋果日報,2017年5月10日
- ↑ 3.0 3.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審計署,《審計署署長第四十三號報告書》(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審計署,2004年10月)。
- ↑ 〈大白灣二白灣闢度假勝地計劃甚龐大 擬建橋通青衣馬灣〉,《華僑日報》,1975年10月4日。
- ↑ 〈大白灣度假區計劃 仍有實現希望〉,《華僑日報》,1977年4月11日。
- ↑ 集團四十周年紀念特刊,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 ↑ Michael Share,《Where Empires Collided: Russian and Soviet Relations with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o》(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62-163頁。
- ↑ 鍾逸傑爵士(Sir David Akers-Jones)致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主席黃宜弘信函:〈對政府帳目委員會就審計署署長第四十三號報告書第六章查詢的回應〉,2005年1月5日。
- ↑ 〈大嶼山龐大住宅度假區愉景灣 首期一千單位預料今年底推出發售〉,《大公報》,1979年9月18日。
- ↑ 有關愉景灣規劃及不可分割業權的提問,離島區議會會議,2016年2月1日
- ↑ 《2005年建築物管理 (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2005年6月2日會議上提出的事項,立法會CB(2)2017/04-05(02)號文件,2005年6月20日
- ↑ 【蘋果踢爆】香港興業愉景灣計劃料涉147億區議員反對,蘋果日報,2015年7月20日
- ↑ 愉景灣最新海景豪華住宅項目 正式命名為「Poggibonsi 意堤」,香港興業國際,2018年12月20日
- ↑ 高球車疑違例險釀車禍,蘋果日報,2013年10月10日。
- ↑ 牌價衝破二百萬 高球車牌廿年升25倍,東周刊,2011年9月23日
- ↑ 愉景灣高球車炒至200萬,東方日報,2011年2月23日
- ↑ 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宣布愉景灣隧道及接駁道路本周六正式通車,香港興業新聞稿,2000年05月24日
- ↑ 的士明日起可直達愉景灣,東方日報,2014年10月25日
- ↑ 愉景灣廣場翻新(涉及巴總新設計),HKiTalk.net,2016年3月7日
- ↑ Temp Arrangement for Bus Services in DB, DiscoveryBayForum.com,2016年8月27日
- ↑ 愉景灣碼頭總站重建期間 路線重組及站位安排,HKiTalk.net,2017年1月24日
- ↑ 愉景灣優化工程最新進展 (#7), 香港興業有限公司,2017年2月15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香港興業網站:愉景灣
- 愉景灣官方網站
- 愉景灣社區官方網站
- 愉景灣康樂會和海澄湖畔會所官方網站
- 愉景灣高爾夫球會官方網站
- 愉景灣D' Deck官方網站
- 香港愉景灣酒店官方網站
- 愉景灣發展計劃官方網站
- 離島區議會愉景灣選區民選議員容詠嫦網站
- 香港興業(Internet Archive:The Wayback Machine)
- 《審計署署長第四十三號報告書》第6章:愉景灣和二浪灣的批地事宜,香港審計署,2004年10月23日
離島區道路列表 | |
---|---|
機場 | ![]() |
東涌、石門甲、沙螺灣 | ![]() |
竹篙灣、小蠔灣、愉景灣 | 海鳴路、神奇道、迎樂路、翔東路、愉景灣隧道、愉景灣道、愉景山道、愉峰道、海澄湖畔路、海澄徑一段、海澄徑二段、朝暉徑、明翠徑、明蔚徑、海蜂徑、海燕徑、海馬徑、海寧徑、海藍徑、海堤徑、蘅欣徑、蘅安徑、蘅暉徑、璧如徑、寶峰徑、畔山徑、遊艇徑、廣場徑 |
梅窩、貝澳、芝麻灣 | 嶼南道、梅窩碼頭路、梅窩鄉事會路、梅窩涌口街、涌盛街、銀石街、銀樹街、銀運路、銀礦灣路、東灣頭路、富崗山路、芝麻灣道 |
長沙、塘福、石壁、 昂坪、大澳 |
嶼南道、東涌道、海沙徑、麗濱徑、長富街、麻埔坪道、石壁水塘路、宏貝道、羌山道、深屈道、昂平路、蓮坪路、寶昂路、大澳道、大澳永安街、大澳街市街、吉慶街、吉慶後街、石仔埗街、新基街、龍田街、龍盛街 |
坪洲、喜靈洲 | 坪利路、坪愉徑、富坪街、樂坪街、寶坪街、露坪街、永安街、永安橫街、坪洲好景街、坪洲永興街、聖家路、永東街、志仁街、永俊街、友光街、友榮街、喜靈洲路 |
長洲 | 海傍街、新興海傍街、中興海傍街、北社海傍路、北社街、北社後街、新北社街、國民路、新興街、新興後街、興隆正街、興隆後街、中興街、中興後街、中興新街、中學路、中心里、建新里、新街市里、小食里、大興堤路、大石口路、大菜園路、東灣路、長洲東堤路 、長洲教堂路、長洲體育路、長洲醫院路 、警署徑、黑排路、觀音灣路、明暉路、聖保祿路、芝麻坑路、花屏路、思高路、長洲山頂道、南氹灣路、學校路、大菜園路、山邊路、龍仔村路、山頂道西、贊端路、張保仔路、長洲西堤道、西灣路、風帆徑、長洲電廠徑、長碩路、長智巷、長仁巷、長俊路、長北路、長貴路、北角咀路、排廠路、北社一里、北社二里、北社三里、和順里、文順巷 |
南丫島 | 榕樹灣大街、榕樹灣後街、榕樹灣廣場路、索罟灣第一街、索罟灣第二街、索罟灣第三街、水塘道、油庫路、排煤機道、煤場道、東碼頭道、電廠大道、除塵器道、除鹽系統道、行政道、碼頭道、西碼頭道、海傍道、東橋路、主橋路、廠房路、出水口路、南海傍路、入水口路、除鹽設備路、煙囱路、北海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