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海街(Tak Hoi Street),位於新界荃灣市中心,北始荃灣街市街67-95號荃灣城市廣場A座(荃灣千色匯 II)對開、近眾安街,經過荃灣千色匯I、富利達中心、四陂坊路口,南至德華街/鹹田街交界。
街道呈L型設計,沿著賽馬會德華公園而建。車輛必須由荃灣街市街駛入德海街,然後經德華街和關門口街離去。
歷史[]
拓展署於1994年10月21日刊憲,公布進行德華街重建及更改定線工程,以改善荃灣市中心交通擠塞情況。
有關道路工程包括於街道北面和南面分別興建一個小巴站和一個上落客區[1]。德華街重建工程完成後,其中一段道路命名為「德海街」。
座落德海街荃灣千色匯I及II之間的寶馬會德華公園,原址是建於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海壩村」,如今保留下來的海壩村古屋已融入成為德華公園一部份。公園由香港賽馬會資助興建,工程分兩期進行;第1期工程於1989年完成,第2期於1995年竣工。古屋自1997年起交由環境保護署使用,「荃灣環境資源中心」於12月1日開幕。[2]
2011年10月29日,313線荃灣總站由德海街遷至曹公街[3];10月31日起,原設於荃灣街市街的跨境巴士上落客點遷至德海街。[4]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當局擬重建德華街 改善交通擠塞情況,政府新聞公報,1994年10月21日
- ↑ 荃灣環境資源中心開幕,環境保護署新聞稿,1997年12月1日
- ↑ 運輸署交通通告:〈新界專線小巴313號線總站由荃灣德海街遷至曹公街〉,2011-10-21
- ↑ 運輸署交通通告:將荃灣街市街的過境巴士服務上落客點遷至荃灣德海街,2011年10月24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荃灣區道路列表 | |
---|---|
大帽山、曹公潭、老圍 、石圍角、梨木樹 |
![]() |
荃灣市中心、荃灣碼頭 | ![]() |
海濱花園、荃灣東 | 怡康街、怡樂街、永順街、永德街、龍德街、橫龍街、荃業街、灰窰角街、馬角街、馬角里、馬頭壩道、德士古道、古坑道、橫窩仔街、荃榮街、荃華街、荃富街、荃貴街、關門口街、聯仁街、沙咀道、楊屋道 |
柴灣角、荃灣西 | 柴灣角街、大涌道、白田壩街、半山街、荃景圍、安賢街、安逸街、安育路、美環街、照潭徑、海德街、海角街、海盛路、海興路、海安路、麗順路、麗志路、寶豐路、寶豐台、發業里、![]() ![]() |
汀九、深井、青龍頭 | 深井村路、深康路、深慈街、海浪徑、龍如路、龍騰路、悠麗路、汀逸路、![]() ![]() |
馬灣 | ![]() |
陰澳、竹篙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