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街(Temple Street),位於九龍半島油尖旺區油麻地,被天后古廟分為南北兩段;
- 北段:始於文明里近砵蘭街,經過熙龍里、永星里路口、王子酒店,至眾坊街油麻地天后古廟終結;
- 南段:北起街市街九龍政府合署,經過加士居道天橋底、甘肅街、北海街、吳松街臨時熟食小販市場、零距府邸 • 佐敦、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佐敦道、六福珠寶中心、寶靈街路口,南迄尖沙咀柯士甸道龍堡國際。
歷史[]
位於油麻地的「天后古廟」及其鄰接建築物兼具祭祀、仲裁及教學等多種功能,是九龍半島現存規模最大天后廟建築群,不但是當地社區重要宗教場所,亦見證油麻地地貌及文化的變遷。
天后古廟由當地水陸居民興建,是在該址首座建成的建築物,取代原先大概於1865年興建的天后古廟。廟宇於1876年遷往現址,並於1878年建成。其他四座毗鄰廟宇的建築物,即公所、福德祠及兩所書院,其後於1894年至1920年間分階段落成。[1]
在五座建築物中,以天后古廟規模最大,裝潢最巧究。古廟正面飾有前簷廊,而簷廊兩邊各有一個鼓台。廟宇屬兩進三開間清代民間建築,兩進之間設有天井。鼓台花崗石柱底座雕工精細。前進正脊飾有造工精巧、歷史悠久的石灣陶塑。
當局自1975起,將介乎南京街與甘肅街之間的四段廟街劃為「小販認可營業地點」,售賣衣物、手工藝品、玉石、古董、茶具、電子產品等,而認可營業時間為每日下午2時至晚上11時。廟街夜市有34個小販設有定點/固定構築物的小販檔位獲發固定攤位(其他類別)小販牌照;另有259名小販獲發固定攤位(其他類別)(小販認可營業地點)小販牌照,這些小販會「朝行晚拆」相關獲編配攤位內的攤檔構築物。[2]
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三個歷史項目列為法定古蹟(附圖),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5月22日
- ↑ 小組委員會列名的墟市的資料,立法會墟市事宜小組委員會,2017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