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位於新界西北,東抵大欖涌,西臨龍鼓洲,南至大小磨刀,北達藍地,陸地總面積逾8400公頃,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1],經歷滄桑變遷。
繼荃灣和沙田之後,屯門於1973年正式成為新市鎮,過去多年來卻受制於交通基建發展滯後,在港九居民眼中,儼如一處郊野荒地;經數十年發展至今,已是香港新界西北人口稠密的地區。
歷史[]
具有悠久歷史的屯門,早於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聚居[2],歷來更是中外商旅往還及海防樞紐。據古籍記載,遠在唐代中葉,屯門已佔有中國南方交通貿易和軍事基地一個重要位置,在此駐兵「屯」田防衛。西倚青山山脈,東靠大欖山麓,其間水道穿過,從地勢來看,兩座山脈相峙如「門」,由此得名「屯門」,意即「屯兵之門」。明朝年間在青山山腳的屯門灣西岸興建天后廟,廟宇所在之地為對外交通要衝,有墟市在此形成,供漁民和商販交易,其後到來定居的人增多。
青山新市鎮[]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不久,開始興建交通幹路連接大埔、元朗和屯門等重要鄉鎮,令屯門新墟市繁盛起來,逐漸取代「舊墟」。「新墟」於1900年形成,位於屯門灣北端,與舊墟相隔不遠。1919年全線通車的青山公路經過新墟,交通方便,吸引各方村民到來買賣。
英國管治新界初期,當時稱為「青山」的屯門歸屬北約理民府管理。戰後的1947年,元朗獨立成行政區,管轄元朗和青山兩地。1957年10月青山被當局選定發展為新巿鎮,1964年9月建議的青山第一期發展涉及僅100公頃面積,供135,000人口居住[3]。1966年,新墟以南的青山灣第一期填海工程展開,造地89公頃,「青山新市鎮」發展終於踏出第一步。1968年在新填地上興建首個公共屋邨,1971年落成時名為青山邨,後來易名「新發邨」。
屯門新市鎮[]
1961年青山醫院正式啟用,由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開幕儀式;自此,「青山」一名漸變成精神病代名詞,青山新市鎮改名換姓的呼聲進一步高漲。經「青山新市鎮工程委員會」1972年4月提案與工務局批准,新界民政署署長黎敦義於1973年1月19日刊憲宣布,以「屯門」取代青山作為新市鎮名稱[4]。1974年起新界民政署下設離島、西貢、大埔、沙田、荃灣、元朗、屯門七個理民府,屯門從此脫離元朗獨立成區。
在港督麥理浩1972年10月公布的「十年建屋計劃」下,大興邨建築工程率先展開。當局於1974年11月公布,在青山灣填海 305 英畝,以興建住屋供 50 萬人居住。填海區位於青山公路以西,介乎青山灣泳灘與黃家圍之間一帶海面,其中 75 英畝土地用以建造公營房屋,另有 40 英畝作工業用途。黃家圍對開新填地闢設一個面積 40 英畝之市中心,設有各類社區設施及商業發展。[5]
1976年4月,當局宣布在青山灣中部及東面進行龐大填海工程,填取 60 公頃土地,可增加私人住宅及政府用地 23.5 公頃,工業用地約 13.7 公頃,公共房屋用地 36.7 公頃。為確保建屋計劃盡早完成,首先完成的東面新填地,用作興建三聖邨;隨後完工的中部新填地,用於築建兩座較大型公共屋邨——友愛邨與安定邨。[6]
連貫屯門與荃灣的屯門公路,第一期於1978年通車,第二期亦於1983年完成,令區內居民往返市區更為方便。
輕便鐵路[]
基於區內人口持續遞增, 九廣鐵路公司1984年7月宣佈興建
輕便鐵路連接屯門和元朗,以應付兩地居民交通需求。事實上,輕便鐵路系統乃一項長遠投資,政府把輕鐵服務範圍劃作「輕鐵專區」,使輕鐵能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經營,同時將九巴營運中的區內線逐步取消。另一方面,港督會同行政局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賦予的權力限制專營巴士營辦商在服務範圍內上落乘客,禁止往市區方向的路線在專區範圍內落客,以及往屯門與元朗方向的路線在專區內上客。
由於工程出現延誤,輕便鐵路未能趕及在1988年8月8日啟用。九巴與九廣鐵路同意在這段過渡期內,合力在屯門及元朗區提供足夠巴士服務[7],九巴繼續派車行走59、61A及63號路線,其餘的由九鐵接手經營[8]。兩區區議會早於6月30日進行討論,九鐵同意實行「統一收費結構計劃」,使輕鐵月票持有人和單程票乘客可享用免費接駁巴士服務。[9]
幾經風雨,輕鐵於1988年9月18日正式通車,61A、63號和餘下區內線全數取消,九鐵則接手經營59號,並縮短為來往大興與友愛(南)。九巴區外線方面,一條全新路線59X在輕鐵通車當天投入服務,與其餘區外線繼續獲准在輕鐵專區內上落乘客;直至9月25日,這些區外線駛離專區前只准上客,而駛進專區後只准落客。[10]
輕鐵網絡其後不斷擴展,屯門東北支綫於1992年2月通車。翌年4月,
九廣鐵路公司與政府皆同意盡快撤銷在屯門和元朗輕便鐵路服務專區內對巴士的限制,代表市民可以在輕鐵專區內任何巴士路線上落九巴車輛,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宜車費。九鐵公司會繼續經營輕鐵接駁巴士服務,乘客可沿用綜合車費系統,在輕鐵和接駁巴士之間免費轉車。[11]
自給自足[]
新市鎮規劃概念是讓居民「自給自足」(Self-contain development),偌大工業區座落屯門中央,吸引不少知名企業進駐,如維他奶、彩星玩具、拉鏈生產商YKK,亦是九巴屯門車廠、組裝巴士的車身裝嵌廠,以及為九巴整支車隊提供全面維修的總修中心之所在地;但就業機會無法滿足區內需求,加上後來工廠北移,許多居民要長途跋涉到區外上班。
可是,屯門公路自九十年代開始的嚴重擠塞問題,令居民苦不堪言;除了九龍方向部分路段擴闊至四線行車外,政府更破天荒地自1995年3月開始,逢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在屯門公路荃灣方向慢線實施巴士專綫,惠及一眾往返市區的巴士乘客至今。
根據政府統計處2006年進行的中期人口統計,結果指出居住在屯門區及在香港有固定工作地點的工作人口有212,978人,當中154,186人(即72%)在屯門區以外工作。新市鎮自給自足的規劃理念,顯然無法在屯門實現。[12]
九廣西鐵[]
經過多年探討,當局於1994年12月15日宣布《 鐵路發展策略》詳情,繪述香港鐵路系統未來發展計劃。策略擬議最優先考慮三條鐵路線,以期在2001年完成,當中包括「
西部走廊」,涵蓋以下三種鐵路服務:[13]
近郊客運線:連接新界西北部與西九龍,途經錦田、元朗、天水圍,並以屯門北為總站;日後可考慮延伸至屯門市中心。
過境客運線:由邊境至西九龍的終點站,該站毗鄰
機場鐵路
九龍站。
港口鐵路線:由邊境經錦田及荃灣至葵涌的港口貨運鐵路站。
1995年1月,政府邀請 九廣鐵路公司提交有關建議,作為雙方展開詳細磋商的基礎,以及九鐵進行更深入規劃和設計工作。九鐵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後,於11月17日提交有關建造與經營西部走廊鐵路計劃的正式建議。西部走廊鐵路全長約為
機場鐵路的一倍半,建議計劃包括下列主要特點:[14]
- 一條連接新界西北區與市區的
本地客運線:來往屯門市中心與西九龍,中途站計有屯門北、天水圍、朗屏、元朗、錦田、荃灣西,以及美孚,並與地下鐵路
荃灣綫交匯。在西九龍,鐵路首先以欽州街為終點站,將來會延伸至佐敦道的「西九龍客運終站」,這兩個
車站與機鐵
大嶼山綫交匯。
過境客運線:由九龍市區經羅湖至落馬洲的新終站。邊境至西九龍的終點站,該站毗鄰
機場鐵路
九龍站。
港口鐵路線:由葵涌的港口貨運鐵路站經羅湖至中國的
過境
貨運鐵路線。
幾經籌劃與建造, 九廣西鐵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運輸署隨後推行
多項巴士服務重組。西鐵將會加快新界西北部發展,並紓緩每年造成經濟損失達20億元的屯門公路交通擠塞情況。[15]
屯門第54區[]
座落青山醫院以北的屯門第54區,地處寶田邨、青山醫院與兆康苑之間,該區發展計劃共平整約14.6公頃土地,當中包括約12.2公頃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約2.4公頃土地作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發展,以及建造相關基建與道路工程。整項發展計劃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分為兩期進行,建造工程由2011年9月開始逐步展開;該署在2013年把第2期第1階段工程下首幅已平整的土地交予房屋署興建房屋,首條落成的公共屋邨欣田邨已在2018年初開始入伙。
區內主要利用欣寶路(L54A路)串連寶田邨以北的第5、第1及1A號地盤,東面第3/4(東)、第4A(西)、第4A(東)號地盤,以及欣田邨對開一段紫田路,再接駁青麟路通往藍地交匯處,當局已於第4A(西)號地盤外建造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16]
地政總署於2020年8月20日公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等相關法例,收回在屯門第54區鄰近麒麟圍及寶田邨北面的礦山村共54幅私人農地,以興建公營房屋及教育設施。上述發展項目的土地平整及相關基建工程預計於同年年底展開,2025年完成;公營房屋工程則預計於2027/28年完成。[17]
屯赤新里程[]
跨境交通方面,深圳灣口岸於2007年7月1日啟用。貫通望后石與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於2020年年底通車,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甚至取道港珠澳大橋穿梭澳門與珠海瞬間即達,屯門區對外交通網絡更臻完善。
配合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啟用,運輸署已安排調整現時往返屯門與北大嶼山之間的巴士路線,由途經屯門公路、汀九橋及青嶼幹線,改經屯門至赤鱲角隧道。有關安排可以縮短來往兩區巴士路線的行車路程及時間,亦可減輕屯門公路快速公路段的車流量。署方會繼續密切監察各公共交通服務運作,因應乘客需求而適時調整服務,以進一步完善地區公共交通服務。[18]
根據屯赤隧道開通後的交通流量調查,屯門區內相關主要路段,包括屯門公路(市中心段)及皇珠路連接路的車流有所增長。就此,運輸署已安排於鳴琴路及龍門路進行路口擴闊工程,讓車輛可以更順暢地途經上述道路前往屯赤隧道,紓緩屯門公路及皇珠路一帶的交通。工程已於2021年展開,預計於2022至2025年期間分階段完成。
為應付長遠交通需求,政府將會於龍富路、皇珠路及海榮路進行改善工程,以改善屯門公路(市中心段)及皇珠路的交通。改善工程包括:
- 於龍富路高架路段南北方向,各加建一條額外行車道連接青雲路;
- 於屯門公路(市中心段)南行線至皇珠路西行線的連接路進行擴闊;
- 於屯門公路(三聖段)北行線興建新的行車道連接海榮路西行線。有關交通改善工程的勘查研究及初步設計將會在2021年內展開。[19]
分區[]
屯門區大致分為中部新市鎮、西部重工業區,以及郊區三部分。北面藍地廣闊平原,加上青山灣東南、掃管笏至大欖一帶,是為郊區;望后石、龍鼓灘與稔灣,乃重工業區所在。至於新市鎮範圍,北至虎地兆康苑與富泰邨,南臨蝴蝶灣和三聖墟,東西兩面被群山包圍。
新市鎮[]
區內居民一般會以大型屋邨名稱,來直接形容周遭地域,包括:
- 兆康(苑):位於屯門北,附近有屯門醫院、兆康苑等,主要道路為青麟路與兆康路。
- 富泰(邨):本名虎地,位於屯門東北,附近有嶺南大學、叠茵庭、聚康山莊等,主要道路為屯貴路。
- 建生(邨):本名新圍仔,位於屯門西北,附近有兆軒苑、寶怡花園、海麗花園、盈豐園等,主要道路為震寰路及良運街。
- 良景(邨)、田景(邨)、新圍(苑):位於屯門西北,本名良田,附近有兆畦苑、兆邦苑、兆隆苑及寶田邨,主要道路為田景路。
- 大興(邨):屯門第二個公共屋邨,周邊有青松觀、澤豐花園、翠林花園、康德花園、大興花園、卓爾居、大興政府合署、屯門學童牙科診所等,主要道路為石排頭路及青松觀路。
- 山景(邨):位於屯門西菠蘿山山腳,主要道路為鳴琴路。
- 楊小坑:位於山景邨以南,毗鄰舊墟、后角天后廟、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屯門分校、楊小坑錦簇花園等,主要道路為青雲路、興才街及楊青路;沿路登山,步行約三十分鐘便可抵達「香港三大古剎」之一的青山寺(又名青山禪院)。
- 工廠(區):位處區內中心,設計原意是令大部分居民原區就業,自給自足,是九巴屯門總修中心及車廠所在,主要道路為杯渡路、震寰路、天后路。
- 新墟:位於工業區東面,市中心以北,包括瓏門、V City、仁愛堂、新墟街市、雅都花園、康麗花園等,主要道路為屯門鄉事會路;當中屯門河東岸、井財街一帶住宅區,俗稱「紅橋」。
- 景峰(花園):景峰花園、怡樂花園、偉景花園、景峰豪庭、景新臺、御半山等資助房屋與私人屋苑所在地,主要道路為景峰徑。
- 市中心:涵蓋杯渡路以南、屯門河以東、屯興路以北及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以西,包括屯門公園、屯門文娛廣場、屯門大會堂、屯門政府合署、屯門法院、屯門市廣場、屯門時代廣場、華都花園、新都大廈等,主要道路為屯發路、屯喜路及屯門鄉事會路。
- 安定(邨)、友愛(邨):包括安定邨、友愛邨及兆安苑,主要道路為友愛路及屯門鄉事會路。
- 置樂(花園):覆蓋屯門官立中學以南、青海圍以東及青善遊樂場以北、附近有恒順園、冠峰園、凱德花園、錦暉花園等,主要道路為青海圍及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
- 三聖墟:位於青山灣避風塘,毗鄰恆福花園和三聖邨,主要道路為三聖街。
- 老鼠洲:昔日青山灣避風塘對開一個小島,經填海後,現已建成兆麟苑,主要道路為兆麟街。
- 散石灣:地處皇珠路與湖山路之間,包括龍逸邨、龍門居、富健花園、新屯門中心、屯門高爾夫球中心。
- 蝴蝶灣:指湖山路以南沿岸區域,大部分土地從填海而來,今日匯聚各類型住宅,計有蝴蝶邨湖景邨、悅湖山莊、兆禧苑、兆山苑、美樂花園、啟豐園、海翠花園、邁亞美海灣、慧豐園,亦有多種消閒好去處如屯門公眾騎術學校、蝴蝶灣泳灘及蝴蝶灣海濱公園等。昔日名為「白角」,現時蝴蝶灣公園內的「白角污水泵房」,以及悅湖山莊以北的「白角變電站」,皆以此地為名。
重工業區[]
- 望后石:地處龍富路以西一段龍門路的重工業區,小冷水以東,主要建築物有內河碼頭、珠江貨倉;昔日「望后石越南難民中心」所在地,現已建成屯門赤鱲角隧道,無論前往香港國際機場,抑或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往返珠海或澳門,皆快捷無比。
- 小冷水:望后石以西,踏石角以東,環保園、紹榮鋼鐵與青洲英坭廠房重地。
- 踏石角:小冷水以西,龍鼓灘以南,中華電力青山發電廠所在地。
- 龍鼓灘:踏石角以北,爛角咀以南,龍鼓灘村和沙埔崗一帶,主要道路為龍鼓灘路。
- 爛角咀:龍鼓灘以北,稔灣以西,中華電力龍鼓灘發電廠所在地。
- 曾咀/稔灣:爛角咀以東,下白泥以西,建有新界西堆填區、香港首個污泥綜合處理設施「T•Park源區」和曾咀靈灰安置所,稔灣路是唯一對外道路。由於設施位置較偏遠,當局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服往返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郊區[]
- 藍地:虎地以北、洪水橋以南的廣闆平原,鄰近妙法寺、綠怡居、豫豐花園。
- 青山灣:座落三聖邨東南,掃管笏以西,新舊咖啡灣一帶。
- 掃管笏:青山灣以東與小欖以西之間一片廣闊平原,香港黃金海岸與黃金泳灘座落南岸,北面建有愛琴海岸、星堤、NAPA等私人屋苑,掃管笏路貫穿其中。
- 小欖:掃管笏與小欖交匯處之間地域,既有帝濤灣與龍珠島等私人屋苑,亦有樂安排小欖跳蚤市場等康樂設施,更是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所在地。
- 大欖:地處大欖涌沿岸,鄰近屯門公路轉車站、海事訓練學院、大欖涌車輛扣留中心、大欖懲教所,與荃灣區嘉龍村接壤。
主要道路/公路/隧道[]
屯門區的主要道路/公路/隧道列表 | |||
---|---|---|---|
命名 | 位置 | 屬性 | |
![]() |
藍地至深圳灣口岸 | ![]() | |
![]() |
藍地至凹頭 | ||
![]() |
藍地至柴灣角 | ||
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 | 望后石至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 | 行車隧道 | |
龍富路 | 望后石至散石灣 | 道路 | |
龍門路 | 踏石角至蝴蝶灣與散石灣 | ||
皇珠路 | |||
青雲路 | |||
鳴琴路 | |||
震寰路 | 散石灣 | ||
杯渡路 | 楊小坑至新墟 | ||
屯門鄉事會路 | 新墟至老鼠洲 | ||
青麟路 | 建生邨至兆康苑 | ||
青山公路 - 藍地段 | 藍地至洪水橋 | ||
青山公路 - 嶺南段 | 桃園圍至虎地 | ||
青山公路 - 新墟段 | 虎地至市中心 | ||
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 | 市中心、三聖至黃金海岸 | ||
青山公路 - 掃管笏段 | 黃金海岸至掃管笏 | ||
青山公路 - 大欖段 | 掃管笏至大欖涌 | ||
青山公路 - 新大欖段 | 小欖至大欖角 |
公共運輸設施[]
屯門區主要公共運輸設施列表 | |||
---|---|---|---|
名稱 | 分區 | 位置 | 類別 |
屯門公路轉車站 | 大小欖 | 屯門公路/青山公路 - 大欖段交界 | 巴士轉乘站 |
大欖總站 | 青山公路 - 大欖段近大欖涌道 | 巴士總站 | |
青山灣總站 | 青山灣 | 青霞里近容龍別墅 | |
友愛 (南) 總站 | 海珠路豐景園對面 | ||
置樂花園總站 | 青海圍置樂花園對開 | ||
三聖公共運輸交匯處 | 三聖街恒福花園地下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
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新墟 | 杯渡路/河傍街交界 | |
屯門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蝴蝶灣 | 湖翠路168-236號海翠花園基座、近屯門渡輪碼頭 | |
悅湖山莊總站 | 湖秀街近悅湖山莊第1座及第2座 | 巴士總站 | |
龍門居總站 | 散石灣 | 龍門路/龍澤路交界 | |
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 | 市中心 | 屯門鄉事會路/屯匯街交界 | |
屯門市中心小巴總站 | 屯順街屯門市廣場第一期、近屯合街 | 小巴總站 | |
大興花園總站 | 大興 | 河旺街近河興街 | |
大興總站 | 大方街![]() |
巴士總站 | |
山景總站 | 旺賢街/石排頭路交界 | ||
良景邨總站 | 良田 | 田景路良景商場地面 | |
建生總站 | 良運街建生社區會堂外 | ||
寶田總站 | 鳴琴路/震寰路交界 | ||
欣寶路公共運輸交匯處 | 欣寶路近塘亨路 | 公共運輸交匯處 | |
兆康站 (南) 公共運輸交匯處 | 虎地 | ![]() ![]() | |
兆康站 (北) 公共運輸交匯處 | ![]() ![]() | ||
兆康苑總站 | 兆康路渠務署兆康污水泵房對面 | 巴士總站 | |
富泰邨總站 | 屯貴路9號富泰邨服務設施大樓暨 富泰商場地下 | ||
已拆卸巴士及小巴總站 | |||
屯門新市總站 | 新墟 | 屯門鄉事會路近仁政街 | 巴士總站 |
友愛邨總站 | 市中心 | ||
安定邨總站 | |||
蝴蝶邨總站 | 蝴蝶灣 | 湖翠路湖景邨湖碧樓對面 |
港鐵車站[]
屯門區港鐵車站列表 | |||
---|---|---|---|
名稱 | 位置 | 鐵路綫 | |
![]() |
兆康路盡頭以東 | ![]() | |
![]() |
杯渡路/河傍街交界 | ||
![]() |
屯門鄉事會路屯門公園以東 | ![]() | |
![]() |
湖翠路屯門渡輪碼頭對開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屯門》,劉智鵬、劉蜀永,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 屯門近年考古發現印證香港六千年的文化發展,政府新聞公報,2002年1月18日
- ↑ 屯門概覽,屯門民政事務處,2012年1月15日
- ↑ G.N. 138:〈Tuen Mun Mew Town〉,《香港政府憲報》第一一五卷第三期,1973年1月19日。
- ↑ 青山灣將填海三百多畝 建房屋供五十萬人居住,政府新聞公報,1974年11月22日
- ↑ 拓展屯門新市鎮 青山灣進行填海,政府新聞公報,1976年4月4日
- ↑ 輕鐵正式通車前巴士服務會繼續,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7月28日
- ↑ 臨時交通安排八月八日起實施 確保輕鐵通車前巴士服務足夠,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7月30日
- ↑ 港督參觀發電廠及輕鐵系統,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7月7日
- ↑ 輕鐵區巴士服務行將更改,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9月15日
- ↑ 輕鐵專區巴士限制將會撤銷,政府新聞公報,1993年4月6日
- ↑ 立法會九題︰往返屯門及機場公共運輸服務,2011年11月2日
- ↑ 運輸司宣布鐵路發展策略,政府新聞公報,1994年12月15日
- ↑ 九廣鐵路公司提交西部走廊鐵路建議,政府新聞公報,1995年11月17日
- ↑ 議員在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四日會議上表示關注的事項,立法局交通事務委員會西部走廊鐵路小組委員會會議紀要,1997年2月3日
- ↑ 666CL/681CL–屯門第54區的土地平整、道路及渠務工程-第1期/第2期,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2015年2月24日
- ↑ 政府張貼收回土地公告以在屯門區興建公營房屋及教育設施,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20日
- ↑ 立法會二十一題:屯門的對外交通,2020年7月8日
- ↑ 立法會十八題:往返元朗及北大嶼山的巴士服務,2021年8月18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屯門區道路列表 | |
---|---|
大欖、小欖、 掃管笏、三聖 |
屯門公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掃管笏段、大欖段、新大欖段)、大欖涌道、小欖村路、小欖路、聯泰街、聯康里、康輝路、澄麗路、青欖路、冠發街、冠峰街、樂濤街、樂怡街、樂翠街、青泰路、青發街、青發里、青龍路、瑜翠街、嘉福里、嘉和里山路、掃管笏路、掃管笏村路、管青路、管翠路、黃金泳灘徑、滿發里、青盈路、青榕街、青茵街、青碧街、青霞里、三聖街 |
屯門市中心、置樂、 友愛、安定、老鼠洲 |
屯門公路、皇珠路、海皇路、海珠路、海華路、海榮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喜路、屯發路、屯利街、屯仁街、屯隆街、屯順街、屯合街、屯匯街、屯盛街、屯義街、豐安街、興安里、兆興里、兆麟街、恆富街、恆貴街、華發街、榮發里、富發里、顯發里、符禮修路、友愛路、愛明里、愛德里、愛禮里、愛勇街、青善街、青匯街、青海圍、青湖坊、青河坊、青山坊、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 |
新墟 | 青山公路 - 新墟段、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蔡意橋路、河傍街、仁政街、仁愛堂街、達仁坊、德政圍、和平徑、啓民徑、啓發徑、利發徑、明藝街、鹿苑街、育康街、青賢街、新青街、新德街、新秀街、新和里、新華里、景秀里、景峰徑、景新徑、新墟徑、麒麟徑、青棉徑、青翠徑、青葵徑、青菱徑、青杏徑、青柏徑、青桃徑、井財街 |
虎地、藍地、鍾屋村、 亦園、青磚圍 |
![]() |
兆康、良田、大興、山景 | 青麟路、青松觀路、青松徑、松齡徑、青新徑、青福里、新福路、震寰路、興富街、興貴街、塘亨路、欣寶路、康寶路、兆康路、紫田路、麒青街、澤豐街、大方街、大興街、良才里、良泰里、良康里、良信街、良運街、良德街、田景路、青田路、鳴琴路、石排頭路、石排頭徑、建盛里、河興街、河旺街、旺賢街 |
楊小坑、屯門舊墟、 屯門工業區 |
青楊街、楊青路、楊景路、興才街、青雲路、鳴琴路、震寰路、杯渡路、天后路、洪祥路、業旺路、興旺街、建旺街、建旺里、建發街、建發里、建基街、建隆街、建群街、建安街、建泰街、建榮街、建榮里、建國街、建豐街、河田街、新安街、新平街、新力街、新合里、育青里、環山路、散石灣北路 |
散石灣、蝴蝶灣 | 龍門路、龍富路、龍澤路、散石灣路、屯青里、湖景路、湖翠路、湖山路、湖暉街、湖月街、湖昌街、湖畔街、湖安街、湖康街、湖秀街、蝶景路、美樂里 |
望后石、小冷水、 踏石角、龍鼓灘、稔灣 |
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小冷水路、望達街、望榮街、望發街、浩海街、浩洋街、浩船街、浩運街、浩福街、龍發街、龍耀街、龍輝街、龍鼓灘路、湧浪路、曾嘴路、稔灣路 |
青山發電廠 | 東路 (青山發電廠)、脫硫路、鍋爐路東段、鍋爐路西段、CENTRAL ROAD EAST、CENTRAL ROAD WEST、COAL PLANT ROAD、JETTY ROAD、NORTHERN ROAD EAST、NORTHERN ROAD WEST |
龍鼓灘發電廠 | 東路 (龍鼓灘發電廠)、西路、中間道 (龍鼓灘發電廠)、工場路、煙囱路、油缸路、變壓器路、海旁路 |
行政分區 | |
---|---|
香港島 |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
九龍 | 九龍東:觀塘區、黃大仙區 |
新界 | 新界東: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