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尖沙咀Tsim Sha Tsui),舊稱「尖沙嘴」,地處九龍半島最南端,屬於油尖旺區一部份。

天星小輪於1888年啟航以後,尖沙咀開始蓬勃發展,曾為軍事用地及洋人住宅區,屬油尖旺區最早開發的地區。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尖沙咀現已成為著名商業、購物和旅遊中心。

歷史[]

尖沙嘴位處珠江三角洲東岸陸地盡頭,自古以來是華南海路要衝,明代以前已經有村民聚居,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印製的《粵大記》已清楚記載了「尖沙嘴」這個地名。九龍半島未填海前,舊水警總部(即今1881 Heritage)外圍有沙灘,形狀像尖嘴一樣伸向海面,故稱為「尖沙嘴」。[1]

清初的遷海令,逼使漁民和內陸居民遷離家園,整個九龍半島一度荒廢;禁令取消後,九龍半島旋即重新發展起來,尖沙咀更逐漸成為重要的轉運港口,不少外國船舶也在現今海港城對開海面停留,故又被稱為「香埗頭」。1839年,英國水手於尖沙嘴打死村民林維喜一案,更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中英雙方發生兩次鴉片戰爭,滿清政府兩次皆敗北,分別簽訂1842年《南京條約》及1860年《北京條約》,尖沙嘴也於1860年《北京條約》中被割讓出來。

現時清真寺旁邊的九龍公園,早於1830年代已是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直至英軍於1861年佔領九龍半島,正式將該處命名為「威菲路軍營」,高峰時期共有80多幢兵房,駐紮了大量英兵,包括不少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及印度籍士兵。1896年,為方便他們禱告禮拜,遂於軍營一處興建九龍清真寺,據說當時位置鄰近尖沙咀警署,建築面積較小。

港英政府統治九龍半島後,在區內廣設軍營,並劃定為洋人住宅區,嚴禁華人居住。整個地域被規劃為花園城洋房區,發展成有如歐洲般的清幽恬靜環境。華人禁住令一直持續至二十世紀初,隨着香港人口急增和商業進一步發展,尖沙咀地貌開始產生了變化。

直至一、二十年代 MTR logo 火車總站啟用,以及半島酒店1928年12月11日開幕,尖沙咀搖身一變成為了重要遊客區與交通樞紐。多年來,區內發展與 MTR logo 九廣鐵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天星小輪在1888年開始運作,碼頭外為九廣鐵路(英段) MTR logo 尖沙咀總站,遺址在現今香港文化中心一帶,後來落成的鐘樓更成為香港重要地標之一。1920年代,香港巴士服務開始形成,尖沙咀天星碼頭外的巴士總站更是九龍半島早期巴士總站,歷年來有不少照片均以碼頭、鐘樓與總站為背景。

二戰後1950年代,來往各區的交通網絡漸趨發達,促使尖沙咀朝著商業方向發展,各級酒店和商店也相繼湧現。1954年,霍英東以113萬元從何東家族手上購買區內一幅地皮,三年後建成香檳大廈,分層單位價錢為3萬多至5萬多元不等,迅即售罄,成為一時佳話。當時尖沙嘴以三層高豪宅為主,香檳大廈成為區內第一幢高樓大廈[2]

自1960年代開始,尖沙咀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1963年,九龍倉獲得港府資助,幾第一號碼頭重建為樓高4層的海運大廈,集郵輪碼頭與商場於一身的建築物於1966年開幕。隨後,九龍倉再將部分地段改建為海運戲院與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從此,尖沙咀奠定了重點遊客區地位,並為七、八十年代高速發展打下了穩固基礎。

到了1970年代,政府將原有九龍車站遷往紅磡暢運道現址,並發展尖沙咀東部海岸,打造成全新「尖沙咀東」商業區,使之與舊有彌敦道兩旁傳統商業區有所區別。隨後,原有尖沙咀鐵路軌道拆卸,陸續改建為新世界中心、香港太空館、香港文化中心等。另一方面, MTR logo 地鐵 MTR logo 修正早期系統沿彌敦道興建,並於1979年通車,設有 MTR logo 尖沙咀站

時至今日,尖沙咀已發展成香港主要商業區、旅遊景點及購物中心,彌敦道廣東道一帶名店林立,多間著名酒店也設於尖沙咀,包括半島酒店馬哥孛羅香港酒店等,也是九龍半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

道路網絡[]

尖沙咀是九龍半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骨幹道路有彌敦道梳士巴利道廣東道,而尖沙咀碼頭總站是區內主要巴士總站之一,往返尖沙咀東紅磡也多途經前述道路,每段時間都相當繁忙。[3]

由於彌敦道與佐敦道路面設計問題,佐敦道東行方向不可右轉往彌敦道,彌敦道北行方向也不可左轉往佐敦道,因此西九龍公路進入尖沙咀的車輛多途經廣東道及梳士巴利道,而往新界方向則途經彌敦道北行、眾坊街上海街前往佐敦道。

柯士甸道非專營巴士專綫小巴的熱門通道之一,也是尖沙咀主要道路之一。然而,車輛不能從彌敦道轉入柯士甸道,彌敦道以東的一段柯士甸道平日沒有專營巴士行駛;每逢香港體育館大型活動結束後,九巴多條散場特別路線便取道柯士甸道及柯士甸道西,快速前往新界目的地。

中港城以南的一段廣東道是單向行車,由梳士巴利道北行前往廣東道的車輛必須途經九龍公園徑九巴271線西九龍站方向亦是如此。

公共小型巴士政策影響,雖然尖沙咀於1973年發展已十分成熟,公共小巴不准駛進佐敦道以南範圍,成為唯一禁止紅色小巴經營的舊區。直至1979年4月23日,九龍首批專綫小巴路線投入服務,尖沙咀小巴服務終於誕生,其總站集中在漢口道亞士厘道海防道一帶。[4]

每逢節日,維多利亞港兩岸大型活動舉行期間,尖沙咀區內多條道路都會臨時封閉,包括彌敦道尖沙咀段、梳士巴利道、廣東道和九龍公園徑,所有以尖沙咀為總站的巴士路線須臨時縮短至[[|佐敦]]或尖沙咀東加連威老道,途經尖沙咀的巴士路線也須臨時改經佐敦道或柯士甸道。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正字正音:「尖沙嘴」作「尖沙咀」 原來大不同,文匯報,2012年11月6日
  2. 尖沙咀首幢高樓,蘋果日報,2011年6月25日
  3. 漆咸道南被列入尖沙咀東的一部份。
  4. 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屬於尖沙咀東範圍。

外部連結[]

油尖旺區道路列表
尖沙咀 彌敦道漆咸道南漆咸圍嘉蘭圍加拿分道加連威老道天文臺道天文臺圍諾士佛臺金馬倫里金馬倫道金巴利道金巴利街信義街厚福街寶勒巷緬甸臺棉登徑白蘭軒道赫德道河內道堪富利士道碧仙桃路柯士甸路柯士甸道松山道山林道童軍徑九龍公園徑港威大道廣東道海防道北京道漢口道中間道樂道亞士厘道宜昌街
尖沙咀‎東紅磡 HK Route1海底隧道HK Route1公主道HK Route1康莊道康泰徑康榮徑康達徑康運徑育才道科學館道科學館徑科學館廣場加連威老廣場加連威老道麼地道麼地里麼地廣場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順風道安運道暢運道都會道暢通道南紅荔道紅樂道靖山街建灣街紅鸞道紅磡繞道
佐敦‎、官涌
九龍站商住區
HK Route3西區海底隧道HK Route3西九龍公路博物館道柯士甸道西柯士甸道連翔道雅翔道匯翔道匯民道海泓道海寶路渡華路佐敦道佐敦里覺士道覺士徑德成街德興街上海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甘肅街志和街茂林街長樂街寶靈街庇利金街白加士街吳松街炮台街偉晴街廟街閩街官涌街渡船街文匯街文英街文苑街文蔚街文成街文昌街新填地街廣東道
油麻地京士柏 HK Route3西九龍公路HK Route1公主道HK Route5加士居道彌敦道窩打老道海泓道海寶路連翔道翺翔道麗翔道欣翔道友翔道巧翔街渡船街上海街甘肅街新填地街廟街街市街廣東道石壁道石龍街眾坊街澄平街鴉打街永星里熙龍里文明里雲南里碧街砵蘭街咸美頓街東莞街東方街東安街利業街德昌里真義里衛理道衛理徑京士柏道京士柏山道伊利沙伯醫院路伊利沙伯醫院徑南丁格爾路
旺角 HK Route3西九龍公路HK Route5西九龍走廊旺角道長旺道彌敦道水渠道廣東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登打士街通菜街西洋菜南街豉油街奶路臣街廣華街煙廠街染布房街黑布街白布街洗衣街弼街聯運街花園街園藝街園圃街花墟道運動場道砵蘭街鴉蘭街雅蘭里快富街康樂街深圳街南頭街山東街長沙街上海街新填地街地士道街甘芳街甘霖街德昌街渡船街海泓道海庭道櫻桃街塘尾道荔枝角道太子道西汝州街基隆街大南街柏樹街白楊街楓樹街界限街
大角咀 HK Route5西九龍走廊大角咀道太子道西界限街詩歌舞街柳樹街通州街塘尾道櫻桃街棕樹街橡樹街鐵樹街博學里櫸樹街大角咀道晏架街槐樹街杉樹街榆樹街埃華街福全街洋松街必發道松樹街菩提街合桃街楓樹街聚魚道深旺道海輝道福利街萬安街樂群街惠安街合群街角祥街旺堤街中匯街大全街大政街利得街福澤街嘉善街博文街富貴街海景街振榮街連翔道海輝道海帆道欽明路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