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道(Tseung Kwan O Road),位於九龍觀塘區,東始將軍澳隧道公路轉車站/連德道交界,經過馬游塘西休憩處、啓田道、觀塘繞道路口、觀塘紀律部隊宿舍、觀塘警署,西達鯉魚門道近偉發道,並於西行線近觀塘繞道設有天橋接駁茶果嶺道近鯉魚門道。
全長 1.43 公里的將軍澳道,貫通九龍東安達臣、秀茂坪、觀塘、藍田、油塘,亦是將軍澳新市鎮交通大動脈,屬7號幹線其中一段。
歷史[]
將軍澳道於1970年1月23日刊憲命名[1],政府公布開發將軍澳新市鎮之前,只是一條往返鯉魚門道及秀茂坪道/連德道的地區道路。
觀塘政務專員其後發現將軍澳英文正式名稱「Junk Bay」已改為「Tseung Kwan O」,而隧道名稱亦命名為將軍澳隧道,故將軍澳道出現中英文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逐於1991年10月建議路政署更改其英文名稱為「Tseung Kwan O Road」。[2]市政局其後在11月22日根據公眾衛生及文康市政條例第111C(2)條刊憲有關英文名更改[3];並在1992年4月10日生效[4]。
隔音屏障[]
當局於2000年選出了29條噪音過量的現有道路,擬加建隔音屏障,而將軍澳道毗鄰興田邨及康華苑的路段是其中之一。
不過,當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在2005年1月討論此課題時,政府表示基於技術理由,當局不擬展開將軍澳道加建隔音屏障工程。居民懷疑政府此舉旨在節省資源,他們遂於2月向立法會議員求助。議員與政府當局代表舉行了3次個案會議,以跟進此項申訴。
政府解釋,要在該路段豎設隔音屏障,須收回興田邨附近私人土地的山坡,卻與現行政策不符。另一方面,將軍澳道行人路空間不足,令地基工程難以進行,同時在隔音屏障施工期間,埋在行人路地底的公共設施須移至行車道地底。由於將軍澳道交通非常繁忙,每天車流量超過9萬架次,無論在施工期間或將來進行維修,對整個觀塘區和西貢區交通均會做成嚴重擠塞。再者,在該處興建隔音屏障,不符合成本效益之餘,亦會影響景觀。
最後,政府於2006年年底落實在將軍澳道近翠屏南邨及興田邨加建隔音屏障[5],其中翠屏南邨的一段率先引入高約1米、長約200-300米的綠化隔音牆[6]。路政署在翌年9月起進行隔音屏障建造工程,耗資1.37億港元,由新福港〈土木〉有限公司承建,工程於2009年底完成。[7]
巴士站[]
將軍澳道巴士站列表 | ||
---|---|---|
分站 | 位置 | 備註 |
觀塘警署 | 觀塘警署對面 | 巴士站 |
道路平面圖[]
相關事件及意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憲示第號〈市政局佈告〉,《香港政府憲報》第112卷第4期,1970年1月23日;同日刊憲的道路尚有誠信路、雅麗道、馬蹄徑、福塘道、福寧道及秀雅道。
- ↑ 〈觀塘政務專員建議將軍澳道更改英文名稱〉,《華僑日報》,1991年10月27日。
- ↑ 公告第4196號〈市政局:公眾衛生及文康市政條例(香港法例第132章) - 擬更改街名公告〉,《香港政府憲報》第133卷第47期,1991年11月22日
- ↑ 公告第1269號〈市政局:公眾衛生及文康市政條例(香港法例第132章)- 公布更改街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34卷第15期,1992年4月10日
- ↑ 觀塘繞道添隔音屏 千戶受惠,政府新聞網,2006年12月24日
- ↑ 兩路段引入綠化隔音牆,政府新聞網,2006年12月24日
- ↑ 將軍澳道加建隔音屏障工程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呈祥道 - 龍翔道 - 觀塘道 - 鯉魚門道 - 將軍澳道 - 將軍澳隧道 - 將軍澳隧道公路 - 環保大道 |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