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臣道(Anderson Road,前稱晏打臣道),位於九龍觀塘區及新界西貢區之間的大上托安達臣道石礦場西南面山腰,連接安秀道及門牌301號基督教靈實協會靈實恩光學校對開一段寶琳路,將軍澳翠琳路與馬游塘路交界就在不遠處。
現時安達臣道正進行兩項大型發展計劃,包括「安達臣道發展計劃」與「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當局已建成一條全新平行道路,貫穿整個安達臣道發展區,稱為安秀道,取代了安達臣道連接清水灣道與寶琳路。
歷史[]
1956年,位於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投入營運,而石礦場開採經營權由嘉華集團於1964年成功投得,成為本港首間擁有採礦牌照的公司[1]。貫穿石礦場的安達臣道遠比現時長,從清水灣道入口起,經過藍田對上的五桂山,通往未填海前的三家村。70年代開始,藍田四周興建大量木屋,將五桂山段湮沒,現時只剩下衛奕信徑第三段近藍田公園的一小段路面。後來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建成,連接高超道及墳場之間的道路曾稱為安達臣道,至1991年除名。
以往寶琳路尚未通往秀茂坪時,調景嶺出發自車輛必須取道安達臣道與清水灣道往返牛池灣。然而安達臣道沿途路窄彎多,對唯一駛經的九巴90線用車構成很大限制;從1962年1月1日至1996年10月20日整段營運期內,九巴一直只能派出短車身單層巴士行走90線;加上路況欠佳,巴士難以在天氣欠佳時安全地行經安達臣道,若遇上惡劣天氣,90線必須暫停服務。
除此以外,1982年至1990年間,專綫小巴10號亦取道安達臣道往返寶琳南路盡頭的舊調景嶺總站;而1988年6月1日至約1990年間,另有專綫小巴12號來往寶林邨。巴士與小巴公司同樣不在安達臣道沿途設置站牌,乘客可在沿途任何地方上落車。自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後,再也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駛經安達臣道。
隨着建造成本上升,加上工序轉變,沙石逐漸改由內地進口,1997年嘉華集團與香港政府簽訂為期17年的「安達臣道石礦場重整與美化計畫合約」[2],石礦場後方的山坡修葺成台階形,種植超過20萬棵樹,將石礦場重整為一幅多用途發展土地,工程完成後土地交還政府作房屋用途。
配合安達臣道兩項大型發展計劃,貫穿整個安達臣道發展區的安秀道已於2016年1月通車,連接清水灣道與寶琳路。近清水灣道一小段安達臣道已被安秀道天橋切斷,變為盡頭路,只能通往安達臣道9號住宅,自此來往清水灣道及安達臣道需途經一小段安秀道。政府其後另興建一條行車道路連接安秀道與安達臣道9號,取代盡頭路,惹來輿論批評[3],最終該盡頭路於2014年封閉。
安達臣道發展計劃[]
安達臣道發展計劃(Development at Anderson Road),在安達臣道與秀茂坪道之間開闢約20公頃土地,用作發展公共租住房屋。地盤平整及相關基礎設施工程基本工程於2008年1月31日展開。項目分為南、北兩區,提供5幅土地作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及公眾休憩之用,其餘5幅土地全部納入「安達臣道公共房屋發展計劃」(Anderson Road Public Housing Development),興建安達邨及安泰邨,提供17,920個出租公屋單位,規劃人口約48,300人。
未來發展區人口將會持續上升,區內交通需求勢將加劇,加上發展區遠離觀塘市中心與現有港鐵網絡,當局在安達臣道與秀茂坪之間闢建一條全新道路及多條天橋,連接清水灣道及寶琳路,成為發展區內主要道路,鼓勵更多居民乘搭巴士與 港鐵等公共運輸工具,減少鄰近道路的交通負荷。新道路於2014年3月28日刊憲命名為「安秀道」[4][5],並於2016年1月開放給公眾使用。規劃署亦建議於秀茂坪道、連德道及將軍澳道交界興建行車天橋,並且擴闊連德道康華苑及新清水灣道近順利邨道一段,以增加容車量。
與此同時,政府特別加強區內的行人接駁系統,連接安達邨至秀茂坪道及寶琳路的行人天橋於2016年6月中啟用,以配合安達邨首批居民入伙。餘下連接安泰邨至利安道及順安道的行人天橋亦於2017年第二季開放,以配合安泰邨首批居民入伙。
公共交通服務方面,政府計劃開辦6條全新巴士路線服務安達臣道發展區。除了九巴從現有13D及13X線增派巴士,開辦213D及213X線外,其餘四條全新巴士路線,運輸署採用招標方式甄選營辦公司[6],並於2015年6月就安達臣道發展區路線組合發出招標公告;經過甄選程序後,署方於同年11月宣布4條全新巴士路線悉數由九巴投得[7][8]。因應發展區人口增長速度,有關路線於2016年第二季起分階段投入運作。
除此以外,當局為安達臣道發展區引入專綫小巴服務,設有兩條新路線分別往返牛頭角佐敦谷北道及九龍灣商貿區。運輸署於2015年7月3日刊憲,公開招標兩條安達臣道發展區專綫小巴服務,兩線並列同一組別承投。其中往返牛頭角的89A線在招標時修改定線,不會前往聯合醫院,只在附近設站。[9]
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
安達臣道石礦場座落大上托西南面山脊,自1956年起投產,多年來一直為香港提供優質石礦產品,推動香港建造業發展,支援東九龍以至全香港建設。根據舊形式合約,採石商在採石期間或完成採石後均無須修復有關石礦場。因此,合約完成後,石礦場表面便會變得一片光禿。[10]
在1989年,政府根據都會計劃近郊及沿岸地區景觀發展策略,把石礦場劃定為影響景觀的地點,需要進行修復工程。政府因而決定關閉石礦場,並訂定新的修復石礦場合約,以修復礦場光禿的外觀。根據合約,承辦商/採石商必須按照核准地形和各項細節,為石礦場進行平整和修復工程,並種植樹木,而承辦商/採石商可把挖掘出來的石礦料加工和出售,作建築用途,務求開採和美化修復並重,減低對附近居民影響。土木工程拓展署與嘉安石礦在1997年簽訂「安達臣道石礦場重整及美化工程」合約,採用了上述策略,在石礦場內廣植樹木,美化陡峭斜坡,重塑大上托綠色景致。[11]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08年11月14日宣布,位於觀塘安達臣道與寶琳路之間的安達臣道石礦場86公頃土地,獲選定為具房屋發展潛力地點[12];待石礦場停止營運及土地平整工程完成後,將提供一個面積約40公頃平台作各項發展。在2014年完成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未來土地用途規劃研究—可行性研究》建議把石礦場用地作房屋發展,並設有商業、政府、機構及社區和休憩用地的配套用途。
嘉華集團於2017年7月26日舉行移交儀式,將營運超過半世紀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交還政府。「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計劃」相關土地平整與基礎建設工程隨即展開,為了令秀茂坪區房屋比例較為平衡,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為20:80,新發展區將提供約9630個私人及資助房屋單位,規劃人口約為2.5萬[13]。區內首幅私人住宅用地,由華懋集團於2018年1月24日以31.128億元高價奪得,每呎樓面地價達1.2萬元[14],最快2023至2024年可供入住。
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下,土木工程拓展署正進行一系列交通運輸設施建造工程,包括一條位於發展區南端的行車隧道,以及北端的巴士總站,預計2022年年初大致完成。另一方面,土拓署斥資1,300萬元在將軍澳隧道收費廣場興建一個新的巴士轉乘站,以紓緩發展石礦場用地可能對交通帶來累積影響[15],同時在東行站興建共2座升降機塔連4部升降機,以及一組有蓋高架行人道連接至秀茂坪道;西行站興建1座升降機塔連2部升降機,以及一組有蓋高架行人道連接至連德道。
毗鄰將軍澳道北段盡頭的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往將軍澳方向,已於2020年10月2日啟用[16],而其餘轉車站相關工程預計於2020年年底前逐步完成。 除 此以外,為應付由安達臣道發展新增人口所產生的交通需求,土拓署正進行所需的道路/路口改善工程,預計於2023年年底前分階段完成,包括:
- 連德道與秀茂坪道路口改善工程,包括興建一條長約390米,由連德道通往秀茂坪道的新行車天橋;以及加長位於連德道近藍田康華苑及興田邨的上落客處;
- 清水灣道與安秀道路口改善工程,包括於清水灣道近飛鵝山道處增設掉頭設施;
- 新清水灣道近順利邨道一段往九龍方向行車道的道路擴闊工程,由單線行車道擴闊至雙線行車道。
在公共交通服務安排方面,運輸署會因應新發展項目的進度及落實日期,適時計劃及作出相應公共交通安排,提供所需的公共交通接駁服務,以應付新發展區的乘客需求,鼓勵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從而減低私家車流量。為免增加觀塘市中心交通負荷,當局建議開辦全新巴士/小巴路線來往就近 港鐵站及往返九龍各區,分散車流和人流至不同上落客點及鐵路站。在制訂有關安排時,運輸署會參考多項相關因素,如交通評估報告、公共交通營辦商的服務建議、附近道路交通情況、地區人士意見等,並就各項建議方案諮詢相關區議會的交通及運輸委員會。[17]
為紓緩路面交通及減輕居民對短程交通的需求,土拓署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項目下建造一系列行人連繫設施,配置有蓋自動扶梯及行人天橋(連升降機塔),組成連貫行人網絡,以提供安全、方便、全天候開放及無障礙步行環境。這些設施將加強石礦場用地與毗鄰安達邨、安泰邨、秀茂坪、寶達邨、興田邨、觀塘市中心、 觀塘港鐵站等地區的連繫,為居民在乘搭公共交通出行外提供一個短途出行選項,並加強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與毗鄰
港鐵觀塘站和巴士轉乘站之間的行人連繫。
部分行人連繫設施工程已於2016年及2018年先後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並已於2017年3月陸續展開[18],以期在2021年年初起逐步完成。其中一組連接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區與安達邨仁達樓、寶達邨、曉光街和巴士轉乘站,另一組貫通秀暉樓現有行人天橋、秀茂坪南邨、秀明樓、梁式芝書院、曉明街、翠屏邨。四組設施總共7組行人天橋、11座升降機塔、2組自動電梯及2條行人隧道,接駁現有行人設施直達 觀塘站,便利發展區及附近秀茂坪和寶達邨居民使用駛經將軍澳隧道的巴士服務,鼓勵更多居民以步行方式往返巴士轉乘站與區內不同目的地,並吸引居於山腰的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居民使用,從而以減低他們對觀塘區內短程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釋放路面空間。[19]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安達臣道石礦場半世紀的告別 呂志和:將來這個社區會好靚,成報,2017年7月26日
- ↑ 嘉華建材有限公司網站:發展歷程
- ↑ 【離譜】公路變私家路 公帑幫林青霞起路,壹週Plus,2014年3月10日
- ↑ 地政總署,〈街道命名〉,2014年3月28日。
- ↑ 地政總署,〈街道命名-九龍〉,2014年2月18日。
- ↑ 安達臣道公共房屋發展計劃公共運輸服務的建議安排,觀塘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08/2015號。
- ↑ 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年報
- ↑ 運輸處信件:九巴投得安達臣區的路線詳情及新線開辦日期#1,載hkitalk.net,2016年1月16日。
- ↑ 第4834號公告:〈道路交通 (公共服務車輛) 規例 (第374D章)--九龍及新界的公共小巴 (專線) 路線組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9卷第27期,2015年7月3日。
- ↑ 立法會四題:安達臣道石礦場,1998年11月4日
- ↑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出席安達臣道石礦場移交儀式致辭,政府新聞公報,2017年7月26日
- ↑ 安達臣石礦場發展房屋,政府新聞網,2008年11月14日
- ↑ 工務計劃項目765CL號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道路改善及基礎建設工程補充資料,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17年11月29日
- ↑ 呎價1.2萬 華懋奪安達臣道地 高價沽出 勢影響鄰近首置上車盤定價,蘋果日報,2018年1月25日
- ↑ 〈765CL-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地盤平整及相關基礎建設工程〉,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16年5月11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往將軍澳方向)十月二日啟用(附圖)〉[新聞公報],2020年9月23日。
- ↑ 立法會十八題:安達臣道發展區,2020年6月24日
- ↑ 〈立法會十五題:東九龍交通情況〉,2017年6月7日。
- ↑ 〈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地盤平整及相關基礎建設工程補充資料〉,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第十頁有巴士轉乘站平面圖)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安達臣道發展計劃官網
- 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官網
- 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未來土地用途規劃研究-可行性研究:行政摘要,規劃署,2014年2月
- 安達臣道石礦場 R2-2 至 R2-8 用地公營房屋發展計劃,觀塘區議會文件第 9/2019 號,2019年2月28日
觀塘區道路列表 | |
---|---|
四順、秀茂坪、 安達臣 |
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利安里、順安道、順利邨道、順緻街、順清街、順景街、新利街、新順街、秀茂坪道、秀雅道、曉光街、曉育徑、秀明道、秀豐街、寶琳路、安達臣道、安秀道、安翠街、安茵街、![]() |
坪石、佐敦谷、 牛頭角 |
![]() |
九龍灣 | ![]() ![]() ![]() ![]() |
觀塘商貿區 | ![]() ![]() |
觀塘市中心、 翠屏、茶果嶺 |
![]() ![]() |
藍田、油塘、 鯉魚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