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大老山隧道Tate's Cairn Tunnel),簡稱「大隧」或「老隧」,是連接新界沙田九龍市區四條行車隧道之一[1],北起沙田區小瀝源大老山公路沙瀝公路,南達黃大仙區鑽石山龍翔道斧山道大磡道

除此以外,大隧九龍出入口設有高架引道向南伸延,掠過彩虹巴士總站上方,接駁太子道東觀塘繞道九龍灣麗晶花園隔音屏。該段引道亦獲命名作「大老山隧道」,與管道組成「隧道區域」;然而,坊間不少地圖把該引道錯誤標示為觀塘繞道。

新創建集團等財團持有的「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獲政府批出為期三十年的「建造、營運、轉移」專營權,負責隧道建造和管理;有關專營權已於2018年7月11日屆滿,政府隨即接管隧道,成為政府行車隧道一員。[2]

全長3.95公里的大老山隧道,乃本港第二長行車隧道。現時多條往返新界東與東九龍港島的巴士路線均取道大隧,並在沙田出口收費廣場巴士站提供轉乘優惠,但大隧禁止紅色公共小巴進入

歷史[]

新界東北的發展令獅子山隧道的車流量大幅增加,擠塞情況自八十年代起愈趨嚴重,已達飽和狀態。於1982年完成的研究,確定有需要在沙田東部與九龍之間增加一條策略性連接道路。因此港督府在1987年落實修築大老山隧道[3],貫穿鑽石山小瀝源,是第二條連接九龍新界行車隧道。全長3.95公里的大隧設有兩條管道,每條管道設有兩條行車綫,收費廣場設於隧道沙田出入口與大老山公路之間,附設巴士轉車站

運輸司梁文建於1987年出席昂平路通車儀式後向傳媒表示,稱建築工程及經營是否由政府或私人機構進行,在數星期内交予行政局決定。[4]

行政局其後決定交由私人機構及興建經營大老山隧道,政府於4月1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有關消息。

消息内容

副運輸司莊士信稱政府於5月刊憲公告,邀請有興趣的財團在9月前將建議提交予運輸司;並已有3、4個本地與海外財團與其接觸,表示有興建及經營大老山隧道,而接獲建議書後需以4個月時間整理和評估建議書,以及制訂相關隧道法例,使其涵蓋尚規劃中的大老山隧道。[5][6][7]至於評審名財團建議書的準則方面,首席助理運輸司李國雄表示需要考慮財政狀况、技術上的可行性、經驗、管理、專營權及收費等,然後於1988年中動工,約需4年完成。[8][9]

當傳媒問及政府決定將大老山隧道交予私人公司興建時,莊氏指主要原因是東區海底隧道的成功,此舉的好處是可以縮短興建時間,且其表現良好,同時由於希望隧道提早落成启用,故有更大的動力以加快工程進度,更承接以往參與大型基建發展的經驗,政府會密切監察工程標準;此外又使政府節省開支達15億元的總建築費用儲備,將款項撥作其他工務工程建設。[6][7][9]設計需根據運輸署給予的指示。[5][10]

他續指當局會與財團就興建時間、專營權年期及收費準則作詳細商討,才有最後定案,批出的期限尚未定案,但相信一般會是25至30年;至於釐訂收費準則,最終條件是收費使公眾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由於隧道旨在減輕獅子山隧道交通流量的均衡作用,因此預計收費與其和香港仔隧道相若,惟當時金額。仍未決定[6][9]

同時希望於1988年初動工,估計在1992年通車後汽車流量每日達6萬架次,有助減輕獅子山隧道交通流量。他又指據當局估計大老山隧道於1992年通車時已接近飽和點的三分二,在1996年的行車量會完全飽和,而獅子山隧道亦會出現同樣情况;惟強調屆時新界東北部的人口增長已接近結束階段,並且逐趨穩定,車輛的數目和流量增長亦放缓,再加上道路網建設亦大致完成(例如X幹線),可以引導其由新界前往九龍,足以應付交通需求,從而分擔負荷,相信屆時不會出現擠塞的情况。[6][7][9]

傳媒再問及整項工程所涉及的費用時,他指費用接近20億,其中九億是興建隧道之用,而另外6億是用作修建沙田及鑽石山兩出口的引道,前兩者也是私人發展商的承投項目,餘下約5億則是清拆及收地賠償;更謂因應工程而受影響的人數,在鑽石山出口有1萬6千名受影響,而沙田出口則僅有50至60人受影響,至於遷拆計劃約分4、5期進行,第一期會在1988年中動工前完成。[6][7]

時任路政署署長費盾表示建議中的大老山隧道全長約3.9公里,闊9米,鑽石山及沙田小瀝源連接起來,將會是香港最長的隧道;至於以鑽石山作為出口是該處是一個礦石場,並無其他用途,且可與東區海底隧道和建議的觀塘繞道連接。[6]至於興建會面對甚麽困難,他指由於此隧道較一般長,在建造和通風均構成問題,而鑽破隧道時所途經的路線均是花崗岩,並且有斷層的造成裂缝,使工程設計複雜,故需要爆石和加建支撑隧道的天花;至於通風方面,政府則建議採用一套特别設計的通風槽系統,在隧道兩個出口各三分一處向設兩條3、400公尺的通天管道,引入底部的氣槽,分別引入及抽出空氣,但會遠離居民,估計影響不大。[6][9]

運輸司梁文建在5月29日刊憲投標競逐建造及管理大隧的「建造、營運、轉移」(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專營權[11],截標後共有六個財團入標,包括:

  • 由華潤集團、新世界發展、禮頓(亞洲)建築公司及青木建設株式會社合組的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於8月11日宣布參與競投,整個建築工程發展計劃,會着重運輸效益和利潤,以及市民的利益,並構思如何改善兩個入口及隧道的設施[12]
  • 熊谷組:發言人表示會獨自競投,未有與其他財團合組,並未確定金額[13]
  • 金門和西松建設:;
  •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夥伴太古洋行有限公司、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瑞典斯堪士卡公司(Skanska)、法國濱海/布依格公司及瑞安集團:在3月成立,表示為紓緩獅子山隧道的擠塞情况,會計劃提早完成工程[14]
  • 新鴻基地產及寶源:;
  • Kier:。

結果政府於1988年2月27日以最低價錢將專營權批予金門–西松聯營公司(Gammon-Nishimatsu Joint Venture),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隨即成立,負責隧道建造工程及通車後的營運,為期30年;隧道費可在港督會同行政局與隧道公司達成協議後,予以更改。運輸司梁文建随即舉行記者會宣布有關消息,指出三個最後參與競投的財團均具高水準的建議,而挑選此公司是在於提交有關建築及經營隧道的方案,在財政及管理上均有足夠條件,同時能提供一套較好的工程計劃以縮短修築時間至一年内,並會採用先進技術以符合水準,從而趕及在該年6月動工、1991年7月竣工;同時建議亦使市民在最低的初期收費及一個穩定的收費制度獲得最大的受惠,他續指財團已保證5年内不會改變收費,往後亦只會平穩增加。[15][16][17][18][19]

1988年5月13日,政府邀請承建商遞交申請書,招標承投建造大老山隧道九龍引道,並在這些引道與太子道東觀塘道之間闢建太子道交匯處,以便接駁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20]。耗資19.6億港元的大老山隧道,於6月24日獲政府批准興建[21],建造工程緊接在7月11日展開,運輸司梁文建在沙田小瀝源地盤主持動土儀式[22];翌年9月27日,港督衛奕信爵士主持隧道貫通典禮。

大老山隧道與周邊道路工程於1991年5月22日完成,隧道在6月26日晚上8時正式通車,6條巴士路線同時改行大隧。隧道開通後數日,港督衞奕信於7月1日到場主持啓用儀式[23],象徵大老山隧道連同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構成一條貫通新界東北及香港島交通要道——2號幹線

1996年,大老山隧道管道空氣污染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當車長駕駛非空調巴士駛過隧道時均會戴上口罩,而乘客更要立即關上車窗或以手帕掩著口鼻,避免吸入混濁廢氣,不過大老山隧道公司指儀器顯示隧道的空氣並不污濁,總經理顏友松稱如果市民關上車窗,車內沒有空氣流動,可想像出有惡劣感受。[24]。大老山隧道空氣質素問題,促使九巴率先為駛經大隧的巴士路線提供全空調服務過海隧巴680線是最後一條有熱狗行走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線,己於2000年3月至4月全冷;非過海路線方面,最後一條全冷路線乃83X線,亦於1998年9月28日直接由全熱變為全冷。

潮水式行車[]

運輸署於1992年完成檢討大老山和獅子山隧道實施潮水式行車[25]之可行性,並在11月27日的沙田區議會上介紹該項目的結果,指出大老山隧道的北行行車線宜實施潮水式行車適合,並且打算在傍晚實行,當時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亦考慮當中。根據運輸署檢討結果,車龍只於08:00出現,北行行車線之交通流量為平均每小時2,400至2,500輛,約佔一條管道行車線的8%,然而由於交通流量過高導致潮水式行車不允許實施,並使約有1,000輛汽車須改經其他公路才可避免造成車龍。署方更稱四分一的車輛駛離隧道後多數取道斧山道。而北行行車線則節節上升,並超出設計容量;同時,潮水式行車只可於一小時實施,北行行車線於07:40已經飽和,以致超出一條行車線的需求並且需重新開放其中一條。[26]

1999年9月5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建議大老山隧道公司仿效黃昏繁忙潮水式行車方法,於早上將4條行車線以3.1比例分配,即一條往沙田方向的行車線改為往九龍,使較擠塞的行車線獲額外分配多一條,理由是當時大老山隧道早上繁忙時段往沙田方向的車輛有1400多架次,往九龍方向則有2500多架次;使後者非常擠塞,更經常出現長兩公里的車龍,駕駛人士需要30分鐘才由石門迴旋處到隧道。

然而有關建議在8月初被隧道公司否決,原因是往九龍方向的隧道較狹窄,只能應付兩條線前往九龍的車輛,增加多一條使出口成為樽頸位,從而影響汽車流量。此外,一線入沙田亦會造成往沙田方向入口的附近地區交通擠塞;更會因為駛至九龍出口需要向左邊切線而塞車。

劉氏指出十年前獅子山隧道採用有關方法紓緩塞車問題結果十分滿意,且隧道公司在往九龍方向的入口擺放指示牌,讓司機選定行車線,能避免車輛滙合時可能出現的塞車情況,他認為大老山隧道公司只是杞人憂天,只要他們在該處採取上述措施便釋除疑慮;又謂若其採用潮水式行車不僅擠塞情況可迎刃而解,更吸引新界往港島的車輛,取道該隧道經東隧往香港,既可紓緩紅隧壓力亦能增加其收入。民建議再遊説其,並約見運輸署反映意見,又將建議交予兩者考慮。[27][28]

設施[]

隧道管道內設有24個緊急逃生出口,160個火警鐘,156個緊急直線電話,320個滅火筒,82條消防喉轆,78個消防龍頭及16把通風系統風扇。

巴士站[]

隧道收費廣場座落小瀝源香港恒生大學對開,來回方向設有巴士轉車站,採用開放式設計,乘客可沿行善里來往廣源邨小瀝源村等地。現時約有五十條專營巴士路線在此設站,兩個巴士停車灣皆可容納四輛巴士同時停站上落乘客。[29]

大老山隧道巴士站列表(由西至東)
分站 位置 備註
大老山隧道 近大老山隧道行政大樓 來回巴士中途站

巴士專綫[]

在早上繁忙時段,大老山隧道交通非常繁忙,政府早於1994年12月23日在通往隧道收費廣場的大老山公路一段長約200米南行慢線增設巴士專綫[30]。1997年11月12日,當局在大老山隧道建造兩條巴士專綫,分別位於往收費廣場的一條南行引路,以及連接小瀝源路與隧道的一段通道。工程耗資1,400萬元,並於13個月內完工。[31]

現時巴士專綫逢星期一至六早上七時至十時生效,令巴士可迅速前往轉車站,讓乘客盡快前往不同的目的地。為紓緩大老山隧道的交通擠塞,運輸署已於繁忙時間在隧道範圍實施交通管理措施,當中包括於往九龍方向近收費亭的左一及左二線之間放置臨時交通筒,防止其他車輛阻礙巴士駛入巴士轉乘站,以及由隧道管理公司安排職員在轉乘站出口指揮交通等。

在傍晚最繁忙時段,運輸署注意到不時有巴士需要輪候進入停車灣上落乘客;署方會研究改善方案,包括延長現有巴士停車灣及新設巴士停車灣的可行性,以盡快疏導車流。為讓巴士轉乘站的使用更為暢順,運輸署安排路政署擴闊轉乘站入口,減少因巴士等候入站而導致隧道擠塞的情況,有關工程預計在2020年年底完成。[32]

隧道費[]

收費廣場設於沙田小瀝源香港恒生大學對開,共有14個收費亭,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5個是快易通專用自動繳費亭。

大老山隧道現時收費
日期/車輛類別 2010/12/25至2013/8/1 2013/8/1起[33]
電單車/機動三輪車 HKD$12 HKD$13
私家車/的士 HKD$15 HKD$17
公共小型巴士 HKD$21 HKD$23
私家小型巴士 HKD$22 HKD$24
總重5.5公噸或以下的輕型貨車 HKD$22 HKD$24
總重5.5至24公噸的中型貨車 HKD$26 HKD$28
總重超逾24公噸的重型貨車 HKD$26 HKD$28
公共及私家單層巴士 HKD$29 HKD$31
公共及私家雙層巴士 HKD$32 HKD$34
超過兩條車軸的車輛
每條車軸額外收費
HKD$19 HKD$21

歷年收費[]

大老山隧道歷年收費
日期/車輛類別 1991/6/26至1995/4/30 1995/5/1至1996/10/31 1996/11/1至2000/1/1 2000/1/2至2005/7/31 2005/8/1至2008/11/29 2008/11/30至2010/12/24 2010/12/25至2013/8/1
電單車/機動三輪車 HKD$4 HKD$6 HKD$8 HKD$10 HKD$10 HKD$11 HKD$12
私家車/的士 HKD$4 HKD$6 HKD$8 HKD$10 HKD$12 HKD$14 HKD$15
公共小型巴士 HKD$7 HKD$10 HKD$13 HKD$17 HKD$18 HKD$21 HKD$21
私家小型巴士 HKD$22
總重5.5公噸或以下的輕型貨車 HKD$7 HKD$10 HKD$13 HKD$17 HKD$18 HKD$21 HKD$22
總重5.5至24公噸的中型貨車 HKD$8 HKD$15 HKD$20 HKD$20 HKD$23 HKD$25 HKD$26
總重超逾24公噸的重型貨車 HKD$8 HKD$15 HKD$20 HKD$20 HKD$23 HKD$25 HKD$26
公共及私家單層巴士 HKD$8 HKD$15 HKD$20 HKD$20 HKD$24 HKD$28 HKD$29
公共及私家雙層巴士 HKD$8 HKD$15 HKD$20 HKD$20 HKD$26 HKD$31 HKD$32
超過兩條車軸的車輛
每條車軸額外收費
HKD$5 HKD$5 HKD$7 HKD$13 HKD$15 HKD$18 HKD$19

交通意外[]

  • 2012年10月24日:上午近4時,大老山隧道管道內發生的士與寶馬房車頭尾相撞意外,由於當時管道內實施單管雙程行車,兩車在意外中衝過對面行車線,幸當時未有車輛駛至,意外中的士司機受傷送院。隧道管道在意外發生後全線封閉,等候將車拖離現場。[34][35]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另外3條為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青沙公路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
  2. 大老山隧道專營權屆滿 政府凌晨零時接收營運及管理,香港電台網站即時新聞,2018年7月11日。
  3. 長遠解決獅隧塞車問題 政府盡速建大老山隧道,政府新聞公報,1987年12月18日
  4. 大老山隧道公營抑私營 數週內有結論〉,《華僑日報》,1987年4月6日。
  5. 5.0 5.1 在大老山隧道定明年中動工 議決交私人興建 憲報五月將公告邀請財團提建議書〉,《華僑日報》,1987年4月17日。
  6. 6.0 6.1 6.2 6.3 6.4 6.5 6.6 〈大老山隧明夏動工 决交私人財團興建 九月底前呈交建議書 耗資廿億九二年可通車〉,《星島日報》,1987年4月17日。
  7. 7.0 7.1 7.2 7.3 全港最長 連接東九龍沙田大老山隧道興建經營 港府邀私人財團參與 擬九二年通車每日流量六萬架次〉,《大公報》,1987年4月17日。
  8. 〈大老山隧道決私營 估計耗資二十億元 數財團有興趣九月提計劃書〉,《成報》,1987年4月17日。
  9. 9.0 9.1 9.2 9.3 9.4 〈耗資廿億元 港最長隧道 明年中動工 港府邀請財團提建議書 參與興建大老山隧道〉,《明報》,1987年4月17日。
  10. 〈大老山隧道交財團興建〉,《信報財經新聞》,1987年4月17日。
  11. 公告第1713號〈就興建及經營大老山道之專利權徵求建議〉,《香港政府憲報》第129卷第22期,1987年5月29日。
  12. 華潤與三財團組公司 投標承建大老山隧道 擬籌廿億資金工程藍圖初稿完成 熊谷組新鴻基金門等亦有意競投〉,《大公報》,1987年8月12日。
  13. 新世界與熊谷組有意參與 競投大老山隧道承建工程〉,《華僑日報》,1987年8月13日。
  14. 中國國際信託籌組財團 競投建大老山隧道工程 包括太古友邦濬海斯堪士卡及瑞安等〉,《大公報》。
  15. 金門西松財團負責建築經營 興建大老山隧道九一年七月啟用〉,《華僑日報》,1988年2月28日。
  16. 〈金門西松獲三十年專利權 大老山隧道費四至八元 六月動工九一年建成〉,《星島日報》,1988年2月28日。
  17. 港府接納金門西松建築經營建議 大老山隧道九一年建成 專利經營管理權達卅年〉,《大公報》,1988年2月28日。
  18. 〈投資廿億預計九一年七月完成 大老山隧道投資落定 五年內維持低廉收費 金門西松財團獲三十年專利權〉,《成報》,1988年2月28日。
  19. 〈大老山隧道六月動工 九一年可建成通車 金門西松財團投得〉,《文匯報》,1988年2月28日。
  20. 進行投標資格預先檢定 投大老山隧道引道工程,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5月13日
  21. 大老山隧道工程下月初動工 九一年完工後紓緩獅隧交通,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6月24日
  22. 隧道工程顯示對香港前途信心,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6月2日
  23. 港督主持大老山隧道啓用禮,政府新聞公報,1991年7月1日
  24. 大老山隧道空氣污染,無綫新聞,2018年7月27日。
  25. 即於部分時段由隧道原設計的2行車綫去程、2綫回程改為3綫去、1綫回,以彈性疏導其中一個方向較龐大的車流。
  26. 〈運輸署完成兩隧道可行性檢討 大老山隧道北行綫宜實施潮水式行車〉,《華僑日報》,1992年11月28日。
  27. 〈民建議籲大老山隧道公司 潮水式行車解早晨擠塞〉,《成報》,1999年9月6日。
  28. 〈倡大隧沙田線改往九龍 民建議冀紓緩早上塞車〉,《香港商報》,1999年9月6日。
  29. 立法會十九題:行車隧道交通流量分布,2017年11月15日
  30. 巴士專線協助改善效率》,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94年12月23日。
  31. 大老山隧道巴士專線建造合約批出,政府新聞公報,1997年11月12日。
  32. 立法會二十二題:新界東的交通事宜,2020年6月23日
  33. 大老山隧道八月起加價11%,星島日報(2013年5月15日)
  34. 大老山隧道寶馬房車與的士相撞,on.cc東方互動-即時新聞(2012年10月24日)
  35. 大隧寶馬撞的士 司機猛灌水無事?,《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2年10月24日)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大老山隧道

外部連結[]


      
2號幹線 2號幹線
東區海底隧道 - 鯉魚門道 - 觀塘繞道 - 大老山隧道 - 大老山公路
沙田區道路列表
沙田市中心、禾輋 沙田車站圍沙田鄉事會路沙田正街橫壆街担杆莆街白鶴汀街排頭街上禾輋路禾輋街瀝源街德厚街協欣街豐順街豐禾里宜正里源禾路文林路文禮路獅子山隧道公路大埔公路 - 沙田段
大圍沙田嶺 大圍道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青沙公路城門隧道公路大埔公路大圍段沙田嶺段琵琶山段)、長源路金山路琵琶山路沙田嶺路下城門道悠安街悠定街迎運里大圍新村路村南道城河道成全路成運路成興街松嶺路銅鑼灣山路美田路碧田街香粉寮街美輝街積輝街積信街積運街積存街積福街積富街積德里積壽里積祿里積泰里百樂徑恆樂里松嶺里道風山路
顯田紅梅谷
沙田頭
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紅梅谷路車公廟路大涌橋路徑口路徑口里顯田街顯徑街顯康街顯泰街顯貴里富健街富田里田心街龍柏街松柏路沙田頭路豐石街盛田街翠田街隔田街隔田村南軒路隔田村松林徑
沙田圍圓洲角
小瀝源水泉澳
沙田路沙瀝公路沙田圍路大涌橋路小瀝源路圓洲角路源安街源康街源順圍源昌里王屋里怡成坊崗背街沙角街乙明邨街逸泰街窰圍街作壆坑路水泉坳街博泉街博泉徑多石街多石徑牛皮沙街插桅杆街銀城街寶城街長城街樂城街恒城街百利街百得街得利街得榮街得基街得寶街得怡街翠欣街廣善街廣榮里行善里、小瀝源(各巷)、大老山隧道
石門亞公角
大水坑
大老山公路石門交匯處大涌橋路安景街安平街安心街安耀街安麗街安群街安明街安睦街安睦里安興里亞公角山路亞公角街梅子林路大水坑南街大水坑北街恆信街恆德街
馬鞍山烏溪沙
白石半島
馬鞍山路馬鞍山村路馬鞍山繞道烏溪沙路落禾沙里鞍山里鞍駿街鞍源街鞍超街鞍祿街鞍誠街馬錦街沙安街彩沙街耀沙路西沙路富寶路錦英路恆康街恆光街恆錦街恆輝街恆智街恆明街恆健街恆泰路寧泰路瑞泰路喜泰街沃泰街保泰街
馬料水科學園
中文大學
大埔公路 - 馬料水段吐露港公路科學園路科技大道西科技大道東創新路橋下路水廠街瑞祥街逸祥街澤祥街大學道崇基路聯合院道聯合路新亞路新亞坊圖書館道中央道車站路池旁路教堂路保健路進德路士林路士林一巷山村徑誠明徑環迴東路環迴西路環迴北路二號橋生物科技路
火炭九肚山
馬場
火炭路穗禾路桂地新村路桂地街麵房街麵房里達業里穗豐里麗禾里美禾圍文恒街山尾街長瀝尾街河瀝背街坳背灣街牛湖托街鉛礦凹街黃竹洋街石榴洞街拔子窩街禾上墩街禾香街禾盛街禾穗街禾寮坑路松頭下路樂林路樂霞坊樂楓徑樂蓮徑樂園徑樂信徑樂景街駿景路九肚山路九肚徑綠怡徑馬鈴徑馬樂徑馬影徑馬鞅徑馬鞍徑雍坪徑麗坪路紅橋里
黃大仙區道路列表
竹園馬仔坑黃大仙 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龍翔道馬仔坑道黃大仙道沙田㘭道竹園道彩竹街雅竹街穎竹街翠竹街金竹里銀竹里盈鳳里鳳德道蒲崗村道東頭村道彩虹道親仁街睦鄰街正德街大成街大同街
橫頭磡 龍翔道龍涎道竹園道橫頭磡北道橫頭磡東道橫頭磡中道橫頭磡南道鳳舞街富美街富美東街富裕街富強街富運街富安街靜安街杏林街聯合道培民街東頭村道東發道東光道東隆道東利道東正道東泰里樂善道賈炳達道沙浦道彩虹道太子道東育群街
新蒲崗 太子道東彩虹道景福街景泰街景康街康強街寧遠街崇齡街仁愛街衍慶街富源街彝倫街錦榮街爵祿街彩頤里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啟新道
牛池灣 龍翔道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豐盛街牛池灣街扎山道平定道東彩鳳徑游龍徑銀河徑銀池徑金池徑龍池徑富池徑貴池徑榮池徑華池徑紅梅路橙花路黃菊路綠柳路青楊路藍鐘路紫葳路
鑽石山斧山 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龍翔道彩虹道蒲崗村道大磡道龍蟠街上元街鳳德道志蓮道斧山道平定道安定道永定道瓊東街豐盛街鳳禮道鳳美徑LUEN YEE ROAD
慈雲山 沙田坳道慈雲山道豐華街正暉街寧華街惠華街雲華街崇華街欣華街樂華街毓華街毓華里毓學里蒲崗村道鳳德道盈鳳里環鳳街金鳳街銀鳳街雙鳳街飛鳳街鳴鳳街翠鳳街龍鳳街蒲良里蒲崗里蒲慈里蒲明里蒲蕙里蒲田里蒲蘅里蒲英里蒲景里蒲芳里慈華里芳華里貫華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