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道(Caine Road),位於港島中西區半山區,西起般咸道/醫院道/西摩道交界,經過珒然、城皇街、殷然、鴨巴甸街、衛城道、卑利街、香港浸信教會、些利街、瑧環、伊利近街、奧卑利街路口、環貿中心、明愛社區書院、明愛中心,東接上亞厘畢道/亞畢諾道/己連拿利交界。
歷史[]
為了減低私家車流量,舒緩堅道交通擠塞情況,鼓勵半山區居民乘搭巴士,令巴士快速地駛經堅道接載乘客往中半山及南區各地[1],港英政府於1974年4月16日起,逢星期一至六07:00-19:00在整段堅道西行實施巴士專綫,除巴士、私家小巴及持有有效許可證的車輛外,由紅棉路前往堅道,需繞經羅便臣道,然後沿柏道和般咸道,或直接駛經衛城道折返堅道東行。
此後,行經半山區的專營巴士路線,大多採用「西行堅道,東行羅便臣道」,亦有部份路線駛經衛城道右轉堅道。至於途經薄扶林道來往港島北岸的專綫小巴路線,來回程普遍途經堅道;部份路線東行方向,駛經奧卑利街及荷李活道前往中環。
1982年10月起,運輸署於6個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試驗開放所有車輛使用半山區巴士專綫;有關試驗於10月31日結束,只准巴士專用。該等巴士專綫設於堅道西行線、介乎柏道與堅道之一段般咸道西行線,以及介乎般咸道與列堤頓道之一段柏道東行線。[2]
半山區歷經數十載發展,僅餘堅道巴士專綫維持實施至今,當局於2001年9月15日放寬星期六限制時段為07:00-13:00。[3]
平面圖[]
堅道使用狀況 (由西至東) | ||||||
|
堅 道 |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堅道巴士專線40年不變 日日塞爆,東方日報,2015年5月20日
- ↑ 半山區假日仍設巴士專線,政府新聞公報,1982年10月29日
- ↑ 第5698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半山堅道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5卷第37期,2001年9月14日。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堅道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半山區巴士專綫
外部連結[]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