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拿道天橋(Canal Road Flyover),位於香港島灣仔與銅鑼灣之間,北起海底隧道銅鑼灣出入口/告士打道/鴻興道天橋,經過堅拿道東/堅拿道西支路路口,南接黃泥涌峽天橋/通往摩理臣山道支路交界,乃採用雙線至三線雙程分隔車道設計的行車天橋,是1號幹線骨幹路段,引導車輛直達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入口。
歷史[]
為配合海底隧道通車,政府在1970代於已被覆蓋的鵝頸澗上方興建行車天橋,由摩理臣山道起跨越軒尼詩道及告士打道,連接紅隧銅鑼灣出入口。1972年3月29日,堅拿道天橋落成,較紅隧通車日期為早。最初,這條行車天橋是兩條平行但分開的橋面,兩邊均為單線車道。後來交通日漸繁忙,堅拿道天橋進行擴建,增建兩條行車線,成為現有模樣。
因應香港仔隧道工程,當局在1974年計劃將堅拿道天橋沿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延長至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入口[1],並於1976年動工,延長段另行命名為「黃泥涌峽天橋」。
1986年9月5日起,堅拿道天橋時速限制由每小時 50 公里改為每小時 70 公里[2]。鑑於跑馬地駛往堅拿道天橋的車輛須讓路給香港仔隧道駛來的車輛,並會因天橋交界處的設計而視線受阻,運輸署於1988年11月29日起實施一項試驗計劃,摩理臣山道近皇后大道東前往堅拿道天橋的上行斜路與黃泥涌峽天橋交界處設置交通燈,並取消原有讓路措施[3]。試驗期滿後,這項計劃長期實行。
道路平面圖[]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堅拿道天橋將延長 改善區內交通情形,政府新聞公報,1974年11月29日
- ↑ 海隧出口通路與堅拿道天橋時速限制,政府新聞公報,1986年9月3日
- ↑ 堅拿道天橋交通燈試驗計劃,政府新聞公報,1988年11月25日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堅拿道天橋
外部連結[]
![]() |
||
香港仔海傍道 - 黃竹坑道 - 黃竹坑道天橋 - 黃竹坑道 - 香港仔隧道 - 黃泥涌峽天橋 - 堅拿道天橋 - 海底隧道 - 康莊道 - 公主道 - 窩打老道 - 獅子山隧道公路(包括獅子山隧道) - 沙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