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道(Kennedy Road),位於港島半山區,東始灣仔區皇后大道東/律敦治醫院通道交界,經過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灣仔分科診所、豐樂新邨、灣仔峽道竹林苑、鳳凰臺、寶雲徑、萬茂臺近萬茂里、港燈中心、御花園、波老道、麥當勞道、香港公園、柏寧路、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歌老打路、雍仁會館、纜車徑、紅棉路路口,西達中西區花園道香港動植物公園對開。在堅尼地道公廁對開的紅棉路橋底路段,設有行車天橋直達上亞厘畢道香港禮賓府。
漫步從金鐘延伸至灣仔的堅尼地道,發現這條歷史悠久的半山街道,至今仍保留不少古舊建築,幾乎每個門牌號碼都能數出一段歷史。
歷史[]
堅尼地道名稱取自第七任港督堅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乃本港繼皇后大道後第二條連接中環和灣仔的道路,所以當年亦有「二馬路」之稱。在香港日治時期,堅尼地道一度易名為「東大正通」。到八十年代,政府計劃把正義道伸延至堅尼地道,疏導來往灣仔與中區的交通,最後遭撤回。
遠離山腳金鐘繁囂,堅尼地道上有三多,豪門大宅、教會及學校。門牌一號是香港共濟會中心「雍仁會館」(Zetland Hall),這幢建築像一個不規則盒子,不特別古老而且非常簡潔,淺黃色外牆只有共濟會會徽、小字體的「雍仁會館 Zetland Hall 共濟會中心 Masonic Centre」和三列窗戶。至於門牌10號「堅麗閣」,現在是一幢建於高台上的住宅大廈;這裏在二十世紀初曾有一幢大宅,主人庇理羅士(Emanuel Raphael Belilios)是前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董事,也就是捐錢興辦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那位善長仁翁。現在牆下幾間地舖如小食店、梁禧記士多和地產舖,是這段堅尼地道上罕有的商業活動。[1]
座落門牌28號的聖若瑟書院約建於1905年,在香港淪陷期間被日軍佔用,直至1954年才向日本政府收回業權[2],先後用作皇仁書院、金文泰中學和堅尼地道小學的校舍。其後,建築物成為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的會議場地,也曾租予香港設計中心使用。物業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07年4月遷入該建築物。[3]
至於堅尼地道64號,乃中華巴士創辦人顏成坤大宅,1924年落成,其建築風格深受意文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潮影響,處處設有古典特色的細緻裝飾,充分反映本港華商早年生活在殖民地之下,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實況。[4]
地處堅尼地道門牌74-86號的私人屋苑「竹林苑」(Bamboo Grove),現址原為希慎利氏家族的祖屋地,佔地約8.2萬方呎,於1920年建成一幢古堡式大宅連歐陸式花園,多位家族名人如利希慎及利銘澤等,都曾在大宅生活。至1981年,利氏家族將該大宅地皮,用作興建現時竹林苑,於1985年落成,6座大廈共345個住宅單位。[5]
自合和中心1980年落成以來,貫通皇后大道東與堅尼地道的升降機亦開放予公眾使用,兩地居民毋須再行經十多層樓梯來往皇后大道東3樓大堂與17樓堅尼地道出入口。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街知巷聞:堅尼地道門牌身世揭秘,明報,2014年3月30日
- ↑ 堅尼地道高「上」住宅,太陽報,2011年10月29日
- ↑ 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本星期日開放,政府新聞公報,2008年1月11日
- ↑ 顏氏西式大宅面臨清拆,東方日報,2003年2月7日
- ↑ 首十月逾百住宅獲批建築圖則創七年新高 希慎竹林苑重建為69萬呎豪宅,大公報,2017年12月22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中西區道路列表 | |
---|---|
金鐘、添馬 | 金鐘道、紅棉路、正義道、法院道、柏運道、夏慤道、德立街、樂禮街、添馬街、添華道、添美道、立法會道、龍匯道 |
中環碼頭 | ![]() |
中環 | ![]() ![]() |
上環 | ![]() ![]() ![]() ![]() |
西營盤 | ![]() ![]() ![]() |
石塘咀 | ![]() ![]() |
堅尼地城、 摩星嶺 |
城西道、西祥街、西祥街北、北街、歌連臣街、堅彌地城海旁、堅彌地城新海旁、卑路乍街、荷蘭街、西康里、西市街、山市街、石山街、士美菲路、科士街、爹核士街、均益街、厚和街、吉席街、加多近街、加惠民道、西寧街、域多利道、摩星嶺道、摩星嶺徑、薄扶林道、蒲飛路、龍華街、李寶龍路、太白臺、羲皇臺、青蓮臺、桃李臺、學士臺 |
半山區 | 干德道、寶珊道、旭龢道、大學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屋蘭士里、克頓道、巴丙頓道、漢寧頓道、聖士提反里、光景臺、興漢道、般咸道、柏道、卑利士道、堅道、西摩道、西摩臺、衛城道、衛城坊、衛城里、羅便臣道、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卑利街、些利街、己連拿利、香雪道、舊山頂道、地利根德里、梅道、蒲魯賢徑、高化利徑、馬己仙峽道、寶雲道、波老道、堅尼地道、柏寧路、歌老打路、纜車徑、纜車里、麥當勞道、雅賓利道、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花園道、紅棉路、活倫臺、芝古臺、列拿士地臺、英輝臺、梁輝臺、太子台、ELLIOT CRESCENT |
山頂 | 山頂道、舊山頂道、夏力道、盧吉道、柯士甸山道、芬梨道、芬梨徑、賓吉道、白加道、漆咸徑、醫院徑、種植道、施勳道、普樂道、百祿徑、歌賦山道、歌賦山里、加列山道、貝璐道、堪仕達道、忌利文道、僑福道、和福道、文輝道、樂善美道、十間、薄扶林水塘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