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Steep road),又稱為「斜路」,指斜度較高的道路,本港最高斜度的行車道路斜度達1:4 [1]
全港共有29條道路的下斜路段頗長,這些路段稱為「陡長下坡斜路」(Long Downhill Roads)[2],俗稱「長命斜」。
概況[]
政府在建造有斜坡路段的道路時,會按設計標準,因應道路上不同斜度,以指定「縱向曲綫」(vertical curve)規格來連接,確保車輛可以安全及暢順地上落斜路。路政署計算坡道斜度的方法為垂直高度差除以水平長度差,即數學上的正切(tangent)。
現行法例無訂明車輛在上下坡的最低車速,但車速不應在無理情況下過於緩慢以致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風險。運輸署在斜度達1:10或以上,以及其他斜度較小但陡長的下坡路段(如象鼻山路)安裝警告牌,提醒駕駛者應低波行車。
基於道路的斜度及長度,運輸署識別了全港合共29個下坡路段:港島12個、九龍4個、新界13個。這些路段的斜度約由10%至17%不等,長度則介乎約500米至2,000米[3]。為進一步加強道路安全,當局於2008年承諾在29個下坡路段安裝固定偵速攝影機,以檢控超速駕駛者。
另外,由於重型車輛在上坡道車速較為緩慢,為免長期佔據唯一行車線而引起交通擠塞,部分雙線雙程行車道路設有避車處供重型車輛短暫停泊,讓隨後駛至的小型車輛超車。
全港坡道一覽表[]
此條目需要擴充,歡迎編輯以擴充此條目,謝謝。 |
香港島[]
香港島坡道資料 | ||||
---|---|---|---|---|
道路名稱 | 路段範圍 | 斜度 | 備註 | |
香港仔水塘道 | 香港仔大道至漁光道 | 1:5 | ||
衛城道 | 西摩道至堅道 | 1:5 | 單向下行 | |
舊山頂道 | 地利根德里(世紀大廈、蘭心閣、曉峰閣、帝景園、花園台)至羅便臣道 | 1:6 | ||
藍塘道 | 箕璉坊至大坑道 | 1:6 | ||
花園道 | 羅便臣道至上亞厘畢道 | 1:7 | ||
水街 | 第二街至皇后大道西 | 1:8 | 單向下行 | |
炮台山道 | 英皇道至天后廟道 | 1:8 | ||
藍塘道 | 箕璉閣至箕璉坊 | 1:8 | ||
環角道 | 環角徑至柏濤小築 | 1:8 | ||
百福道 | 健康邨遊樂場至寶馬臺 | 1:8 | 巴士只途經下行路段 | |
百福花園至天后廟道 | 1:10 | |||
柴灣道 | 阿公岩道至大潭道 | 1:10 | 即「柴灣斜」或「柴斜」 阿公岩道西行站為巴士必停站 | |
士美菲路 | 龍華街至蒲飛路 | 1:10 | ||
薄扶林道 | 置富道至華富道 | 1:10 | ||
山道天橋 | 薄扶林道至干諾道西 | 1:10 | 單向下行 | |
鴨脷洲橋道 | 往黃竹坑道北行支路 | 1:10 | ||
利東邨道 | 鴨脷洲徑至東昇樓 | 1:10 |
九龍[]
九龍坡道資料 | ||||
---|---|---|---|---|
道路名稱 | 路段範圍 | 斜度 | 備註 | |
沙田㘭道 | 竹園道至慈雲山道 | 1:5 | 只有專綫小巴途經 | |
天文臺道 | 金巴利道至香港天文台總部入口 | 1:5 | ||
獅子山隧道公路 | 往龍翔道西行支路 | 1:8 | ||
窩打老道 | 獅子山隧道公路至香港浸會大學善衡校園 | 1:8 | ||
佛光街 | 培正道至忠孝街近何文田邨 | 1:8 | ||
雲華街 | 毓華街至慈雲山道 | 1:8 | ||
啓田道 | 近康田苑 | 1:8 | ||
清水灣道 | 飛鵝山道至扎山道 | 1:8 | ||
蝴蝶谷道 | 呈祥道至甘泉街 | 1:10 | ||
佛光街 | 常樂街至信用街 | 1:10 | ||
龍翔道 | 窩打老道至鳳舞街 | 1:10 | ||
清水灣道 | 新清水灣道至龍翔道 | 1:10 | ||
康利道 | 近康利苑 | 1:10 | ||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 | 高超道至衛奕信徑 | 1:10 |
新界[]
新界坡道資料 | ||||
---|---|---|---|---|
道路名稱 | 路段範圍 | 斜度 | 備註 | |
昂平路 | 近大風坳 | 1:8 | 大嶼山
封閉道路範圍 | |
蔴埔坪道 | 嶼南道至麻埔坪監獄 | 1:8 | ||
嶼南道 | 貝澳至散石灣 貝澳至南山 |
1:10 | ||
嶼南道 | 梅窩總站至荔枝園 | 1:8 | ||
東涌道 | 嶼南道至長沙引水道 | 1:8 | ||
東涌道 | 長沙引水道至伯公坳 | 1:6 | ||
東涌道 | 伯公坳至石門甲道 | 1:6 | ||
龍鼓灘路 | 龍輝街至龍鼓灘村 | 1:10 | ||
青衣北岸公路 | 近担杆山交匯處 | 1:10 | ||
華景山路 | 華員徑至長坑村 | 1:8 | ||
荔枝嶺路 | 荔崗街至念祖街 | 1:10 | ||
寶豐路 | 近寶豐台 | 1:10 | ||
荃錦公路 | Tai Mo Shan House至7.2哩處 川龍圳下至川龍 曹公潭至光板田 |
1:10 | ||
林錦公路 | 荃錦公路至嘉道理農場 | 1:8 | ||
林錦公路 | 嘉道理農場至梧桐寨 | 1:10 | ||
汀角路 | 大美督路至美湖路 | 1:10 | ||
露輝路 | 汀角路至香港教育學院總站 | 1:10 | ||
長瀝村通道 | 近唐公嶺 | 1:8 | ||
博泉街 | 水泉坳街至多石街 | 1:10 | ||
水泉坳街 | 博泰樓至博泉街 | 1:10 | ||
廣善街 | 廣楊樓一段 | 1:10 | ||
坑口道 | 清水灣道至寶寧路 | 1:8 | ||
環保大道 | 百勝角一段 | 1:10 | ||
清水灣道 | 壁屋至打鼓嶺新村東行 Blue Eaves至坑口道 坑口道至孟公屋 |
1:10 | ||
西貢公路 | 南圍至鄭植之中學 | 1:10 | 單向上行 | |
新西貢公路 | 竹角至南邊圍 | 1:10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香 港 最 斜 的 道 路
- ↑ 政府新聞公報:交諮會討論加強陡長下坡斜路的安全
- ↑ 加強陡長下坡斜路的安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08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