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Kai Tak)位於九龍半島以東九龍城區東南沿岸,即前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停機坪與跑道之間的新發展區,將成為本港未來市區土地主要來源之一。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在區內分階段推展多項道路基建工程,多條新建街道需要命名。當局原先建議用「翔」、「飛」及「航」等字眼,以反映啟德機場歷史;經一輪研究後,改以「承」字作為舊機場跑道及附近街道主要用字,內街以「沐」字作主題;前滑行道橋樑則命名為「啟德橋」,以紀念舊啟德機場。[1]
除了已落成啟用的承啟道和啟新道等道路外,改道及擴闊承昌道和承豐道為雙線雙程道路的工程已於2019年年底大致完成,D3路(都會公園段)建造工程亦已展開,把承啟道與啟德郵輪碼頭和香港兒童醫院連繫起來,有關工程預計2022年完成。當上述道路工程竣工後,將可進一步完善啟德發展區交通基建配套。
歷史[]
1910年,時任立法局議員何啟與商人區德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填海地域以公司的名字命名,稱作「啟德濱」。工程分別於1920及1927年完成,但因公司倒閉,政府決定使用該地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和飛行訓練中心,及後建成啟德機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被日本佔領期間,按照「香港佔領地總督部」劃分,「啟德區」則指整個東九龍,即今日黃大仙區與觀塘區。
過去,「啟德」通常指啟德機場、舊跑道、停機坪、以及觀塘道近彩石里的前皇家空軍基地一帶範圍,故此鄰近地區部分建築物會以啟德命名,例如九龍灣啟德大廈、黃大仙啟德花園與前身啟德邨、新蒲崗東啟德體育館及東啟德遊樂場、已結業的啟德遊樂場等等。1958年前,亦包括新蒲崗前身的啟德機場舊跑道。
啟德機場於1998年7月6日停止運作後,棄用的機場地皮改劃為各種臨時用途,例如巴士車廠、汽車展銷、娛樂場地、公眾填料庫等。為了盡快讓 九廣鐵路公司展開
沙田至中環線鐵路工程,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和停車場大樓拆卸工程在2004年4月展開,並於2006年9月完成。[2]
啟德發展計劃[]
《啟德發展計劃》(Kai Tak Development)是指啟德機場搬遷後,就啟德機場舊址及其毗鄰地區進行規劃的工作,規劃範圍總面積逾320公頃,涵蓋280公頃前啟德機場用地,以及毗連土瓜灣、觀塘和茶果嶺海濱地區的發展項目。
早於1989年,港英政府公布在赤鱲角興建一個新機場的計劃後,即開始就啟德發展計劃進行規劃。1991年9月完成的《都會計劃選定策略》(Metroplan Selected Strategy)為東南九龍發展計劃提供概括土地用途綱要。《東南九龍發展計劃》(South East Kowloon Development)範圍包括啟德機場舊址及擬議的九龍灣填海區、啟德明渠進口道,以及觀塘避風塘,發展總面積580公頃,計劃填海299公頃,九龍城碼頭、整條舊機場跑道與觀塘避風塘之間的海灣被填平,提供大片土地用作興建公營及私營房屋、商業發展項目、高科技工業區,以及休憩用地,預計容納32萬人口。此外,有關地點亦會預留空間以供發展公路及鐵路網絡延伸部分,以及提供與港口相關的設施。
及至2001年,政府修訂發展總面積為460公頃,縮減填海面積至133公頃,可容納人口減至26萬,並且預留土地興建郵輪碼頭和多用途體育館等設施,有關建議於2002年6月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由於發展計劃須在維多利亞港大規模填海,受到公眾以至立法會議員強烈關注;加上2004年1月9日終審法院在判決中對《保護海港條例》作出詮釋,訂明在海港進行填海計劃必須通過「凌駕性公眾需要」(Overriding public need)的測試才得以推行。政府就啟德發展計劃進行全面規劃及工程檢討,以確保發展計劃能完全符合所有法例規定。[3]
《啟德規劃檢討》(Kai Tak Planning Review)在2004年7月展開,為東南九龍發展計劃制訂全新發展方案,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4]。經過三個階段公眾諮詢,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07年11月6日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歷時十五年方能敲定最終發展方案。
啟德發展區[]
覆蓋前機場北面停機坪、南面停機坪及跑道區的啟德發展區,規劃範圍總面積逾320公頃,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和基建用途,預計耗資逾1,000億元。按照經修訂的規劃,其中約100公頃會用作休憩用途,47公頃作住宅發展,23公頃作商業發展,而「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則佔37公頃。
政府經已為啟德發展區完成詳細交通基建規劃,區內道路網絡包括約7公里的四條地區幹路——D1路(世運道及協調道)、D2路(承啟道)、D3路(承豐道)及D4路(承昌道),以及約2公里區內街道,並按需求陸續推展各項道路工程。
鑒於工程規模龐大,發展項目正分多個階段推展,多項社區設施如啟德體育園、都會公園、兒童醫院等將會陸續落成。
第1期[]
第1期工程項目已於2013年完成,主要包括觀塘海濱花園、工業貿易大樓、前跑道的啟德郵輪碼頭、啟德跑道公園第一期、以及北面停機坪的「啟德公屋發展計劃」,涵蓋第一甲區「啟晴邨」(3.47公頃)及第一乙區「德朗邨」(5.7公頃)。
兩幅土地早於2000年已規劃作公屋用途,當局在2001年擬興建17幢樓高40至50層的摩天公屋大廈;及後因應發展區規劃全面修改,最終落實興建啟晴邨6幢樓宇提供5,204個單位,以及德朗邨9座大廈提供8,100個單位。
啟晴邨及德朗邨周邊正在施工的主要公共工程項目,計有啟德明渠轉化為具重要景觀特色的啟德河道工程、啟德發展區內一段 沙田至中環綫,以及啟德體育園。啟德公屋群附近一幅面積約3.2公頃土地,已撥作啟德大道公園發展之用,由建築署分階段興建,並移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第一期佔地約1.6公頃,日後將連接至
沙中綫
啟德站。
未來,啟德站四周設有一個佔地12公頃的車站廣場,除了設有休閒與康樂設施外,亦可廣泛連結啟德站、龍津石橋、啟德體育園、附近住宅和商業發展項目的行人通道之城市空間。
第2期[]
第2期工程提供第1期所在位置以南的設施,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5年年底展開工程,將現有連接啟德郵輪碼頭至九龍灣的陸路通道,即經由位於祥業街與海濱道交界的不分隔雙線道路,以及位於前南面停機坪的承昌道、啟德橋和位於前跑道的承豐道,進行改道及擴闊為雙程雙線地區幹路,有關工程於2019年完成。
該署於2019年上半年展開D3路(都會公園段)建造工程,將位處於前南面停機坪和前跑道的發展(包括啟德郵輪碼頭),與前北面停機坪(包括沙中綫啟德站)連結。待相關道路工程相繼落成後,往返郵輪碼頭的道路網絡交通容量將大為提升。
第3A、3B期[]
第3A期工程主要提供靠近黃大仙區的基建設施,完成後進行位於新蒲崗的第3B期,其中連接區內現有協調道和新蒲崗七寶街的行車隧道啟新道,橫跨太子道東,全長約570米,已於2017年8月17日通車。
2016年12月展開的第3B期工程,包括拆卸K9行車天橋,以建造一段永久協調道接駁承啟道、連接太子道東(東行方向)與新蒲崗的永久出入支路、連接新蒲崗及 沙中綫
啟德站旁的高架園景行人道,以及擴闊景泰苑和采頤花園之間的行人路。[5]
第4期[]
第4期工程主要提供接駁體育園區及土瓜灣的基建設施。
第5A、5B期[]
第5期工程範圍位於九龍城太子道東對面的前北面停機坪,為未來「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綜合發展區,以及住宅、商業等發展提供道路、渠務及水務等基建。
在道路基建方面,工程為前北面停機坪位置提供汽車通道,包括經世運道及擬建D1路接駁九龍城區,而於富豪東方酒店對開兩條現有行車天橋亦會連接D1路;屆時車輛經太子道東及行車天橋,可進出前北面停機坪位置。
道路網絡[]
經研究九龍城社會民生與文化特色,以及啟德發展計劃中的規劃願景,政府提出啟德發展的形象,以「樹」作為設計主題,其概念源於樹木象徵活力和生機,樹幹年輪紀錄著其生長環境的季節和氣候變化,意指啟德數百年來經歷的變遷,及後來啟德機場所見證的繁榮發展;樹根意味啟德發展深深紮根周邊地區,而樹冠為候鳥提供棲息地,代表啟德機場飛機升降和旅客熙來攘往的境況。
為呼應啟德發展區紮根在周邊地區的意義,當局以啟德河及「樹」為靈感,將啟德城中心內的街道命名採用「沐」字為主題,按街道所在位置的獨特性命名。[6]
啟德城中心街道命名列表 | ||
---|---|---|
街道 | 名稱 | 位置特點 |
L3A路 | 沐虹街 | 毗鄰彩虹邨,街道名稱採用代表繽紛色彩和充滿生氣的文字 |
L3B路 | 沐翠街 | |
L15路 | 沐縉街 (擬命名為「沐丹街」) | |
L4路 | 沐安街 | 位處啟德坊住宅小區, 街道名稱反映理想居所特質 |
L5路 | 沐寧街 | |
L6路 | 沐泰街 | |
L7路 | 沐禮街 | 鄰近九龍城街道以九龍寨城相關建築為名,如城南道、衙前圍道、衙前塱道, 故採用反映良好政府治理和人民美德相關字元。 |
L9路 | 沐恩街 | |
L16路 | 沐信街 | |
L11路 | 沐元街 | 毗鄰新蒲崗以數字命名的街道, 故街道名稱採用反映基本單位概念的文字。 |
啟德主要道路與公路網絡列表 | |||
---|---|---|---|
名稱 | 位置 | 類別 | |
![]() |
承啟道部分路段旁邊 | ![]() | |
![]() |
啟德隧道地底 | ||
![]() |
承啟道地底 | ![]() | |
啟新道 | 太子道東地底 | ||
協調道 | 啟德D2路、舊啟東道 | 地面道路 | |
承啟道 | 土瓜灣道與宋皇臺道交界至協調道 啟德D2路、舊啟東道 | ||
承豐道 | 啟德D3路 | ||
啓祥道 | 接駁啟德隧道、啓福道、啓成街、 承啟道與沐安街交界 |
公共運輸設施[]
啟德主要公共運輸設施列表 | |||
---|---|---|---|
名稱 | 位置 | 種類 | |
啟德 (德朗邨) 總站 | 承啟道近沐翠街 | 巴士總站 | |
啟德 (啟晴邨) 總站 | 沐虹街近晴朗商場 | ||
啟德郵輪碼頭總站 | 承豐道33號 | ||
啟德郵輪碼頭 | 郵輪碼頭 | ||
![]() |
協調道與沐安街之間 | ![]() | |
![]() |
德高道近世運道 |
啟德郵輪碼頭[]
耗資82億元的啟德郵輪碼頭2013年6月12日晚正式啟用,全球十大郵輪之一、來自新加坡的「海洋水手號」,載着逾3,000名旅客在晚上八時順利泊岸,成為首艘停泊的郵輪[7]。碼頭第二個泊位於2014年7月啟用,「藍寶石公主號」於9月28日早上抵達,是首艘停泊碼頭第二泊位的郵輪[8]。中華煤氣完成搬遷海底輸氣管道後,當局在2015年3月至12月間進行相關海床疏浚工程,兩個泊位均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郵輪。
樓高三層的郵輪碼頭大樓,地下附設巴士總站與專綫小巴總站。大樓頂層設有面積約23,000平方米的園景平台,命名為「啟德郵輪碼頭公園」,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大的公眾天台花園,於2013年10月18日啟用[9]。因應到訪碼頭的人流,小巴營辦商已在碼頭南端地下加設落客站,方便市民前往商店及咖啡店[10]。每逢郵輪泊岸時,碼頭營運商會安排旅遊巴士服務,接載旅客到尖沙咀( 九龍站及酒店區)、港島區(灣仔、銅鑼灣與北角酒店區)及機場,船公司亦會安排觀光旅遊巴士;鄰近購物商場(例如MegaBox)亦會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接載旅客前往就近三個
港鐵站(九龍灣、觀塘及鑽石山);在旅客落船前,上述非專營巴士會按時到達碼頭巴士上落客區等候。[11]
座落前機場跑道消防局旁的碼頭已於2016年3月完成翻新,並易名為「啟德跑道公園碼頭」,一條接連觀塘碼頭的街渡航線,自4月起逢週末及假日提供服務。然而,郵輪碼頭位置偏僻及交通不便,長期缺乏人流,影響所及街渡亦客量偏低,開航只七個月便宣布停航[12][13]。當局安排來往北角及觀塘的持牌渡輪航線在12月起每天特定時間途經啟德跑道公園碼頭,替代上述街渡服務。
啟德郵輪碼頭自投入運作以來,只有上述渡輪服務、專綫小巴86、以及九巴5R線接駁區外。為配合香港兒童醫院落成與啟德發展區未來人口增長,運輸署於2017年計劃開辦一條全新巴士路線,連接郵輪碼頭與又一城,預計2018年投入服務[14][15]。時任財政司司長在2017年10月上旬召開旅遊事務高層統籌會議,指示各部門進一步改善啟德郵輪碼頭的交通接駁,具體措施之一是盡早於2018年上半年開辦上述巴士路線[16]。署方於是加快遴選營辦商程序,最終在2018年4月宣佈上述路線由城巴投得[17],編號為22[18],並於6月24日投入服務。[19]
未來發展[]
T2主幹路[]
作為啟德發展區重要道路網之一,6號幹線由中九龍幹線、T2主幹路及將軍澳藍田隧道組成,全長約12.5公里,將成為一條連接西九龍與將軍澳的東西方向快速公路。
將藍隧道已於2016年7月開始建造,預計完工時間為2021年;而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已於2017年12月月批出首個合約,預計於2025年完工。至於T2主幹路的詳細設計已完成,工程有關撥款等待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
啟德城中心[]
前北面停機坪將會發展成啟德發展區市中心——「啟德城中心」(Kai Tak City Centre),匯聚住宅、商業、辦公室和社區設施。經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2016年購入位於啟晴邨西面一幅商業用地,落實興建18層高的雙子塔,其中一幢會發展為另一全新SOGO,另一幢則用作商場;項目工程已於2017年12月展開,預料2022年落成[20]。
啟德發展區內亦已規劃兩條地下購物街,全長約1500米,分別連接九龍城和新蒲崗,以及沙中綫啟德站和 宋皇臺站,兩個
車站亦已預留接駁位置連接地下購物街。政府計劃把地下購物街與毗鄰發展用地一併發展,並要求發展商把其項目的部分零售樓面面積與地下購物街相連,提供舒適及具吸引力的購物及步行環境。[21]
最後一組工程項目計有 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都會公園及「飛躍啟德」旅遊項目。飛躍啟德面積90公頃,將發展為世界級旅遊及娛樂中心,範圍涵蓋跑道末端、跑道公園、直昇機坪、觀塘碼頭、以及兩者之間水域。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啟德新區街道命名惹爭議,東方日報,2012年6月23日
- ↑ 469CL-九龍東南發展計劃-啟德機場北面停機坪的基礎設施,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04年2月18日
- ↑ 發展局網站:生生不息的維港
- ↑ 立法會第二題:啟德規劃檢討第二階段公眾參與計劃,2005年11月30日。
- ↑ 〈啟德發展計劃 -前北面停機第3B期基礎設施:簡介有關拆卸K9行車天橋及建造LW4高架園景行人道的臨時交通安排〉,觀塘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12/2018號,2018年3月29日。
- ↑ 啟德發展計劃街道命名事宜,黃大仙區議會,2012年6月
- ↑ 〈香港啟德郵輪碼頭啟用日仍未竣工〉,《BBC中文網》,2013年6月13日。
- ↑ 〈首艘郵輪停啟德碼頭第二泊位 商場派接駁巴載客〉,《東方日報》,2014年9月28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啟德郵輪碼頭公園下星期五啟用〉[新聞公報],2013年10月11日。
- ↑ 〈啓德郵輪碼頭的最新進展〉,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2014年10月27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一題:啟德郵輪碼頭的交通設施〉[新聞公報],2014年4月30日。
- ↑ 碧海船務有限公司,〈啟德渡輪 (觀塘 ↔ 郵輪碼頭/假日服務)(2016月12月起停止服務)〉[最新消息]。
- ↑ 〈【倒錢落海】啟用3年多交通仍不便 展覽人流少〉,《蘋果日報》,2017年4月5日。
- ↑ 〈審核2017-18年度開支預算:問題編號-6184,答覆編號-CEDB(CIT)160〉,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開支預算。
- ↑ 〈2017-2018年度深水埗區巴士路線計劃補充資料文件〉,深水埗區議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17年2月。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會十八題:啟德郵輪碼頭的營運和管理〉[新聞公報],2017年11月1日。
- ↑ 〈城巴九龍區「插旗」 獨營啟德區3條新線 料月底起投入服務〉,《香港01》,2018年4月10日。
- ↑ 何華漢,〈【城巴進駐啟德】〉[Facebook帖文],2018年4月11日。
- ↑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開辦九龍市區22號線〉[新聞稿],2018年6月21日。
- ↑ 利福欲港開第4間SOGO 傾向九龍西新界覓地發展,明報,2018年3月6日
- ↑ 立法會二題:發展地下空間,2017年1月11日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網站:立法會—發展局局長就「落實啟德規劃,配合九龍東發展」議案總結發言
- 啟德規劃檢討:經修訂的初步發展大綱圖,規劃署,2006年10月
- 啟德發展計劃官網
- 起動九龍東官網
- 啟德體育園官網
- 醫院管理局網站:香港兒童醫院
-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 469CL- 啟德發展計劃-啟德機場北面停機坪的基礎設施及啟德發展計劃進度報告(含啟德發展區規劃圖),2016年2月23日會議跟進事項
- 啟德發展計劃–啟德機場北面停機坪的基礎設施,在啟德發展區提供新增的區域供冷系統及啟德發展計劃進度報告,2019年2月26日
啟德 在其它香港大典:香港巴士大典
啟德 在其它香港大典:香港地方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