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路大典
Advertisement
香港道路大典

南風道Nam Fung Road),位於港島南區黃竹坑壽臣山之間,西起黃竹坑道香港仔隧道引路,經過香港仔消防局暨救護站、黃竹坑老人服務綜合大樓、葛量洪醫院通道、黃竹坑徑、港大同學會書院、南風徑近通往黃竹坑石刻樓梯、 南港島綫南風通風大樓、南風道休憩花園、港燈南風至柏架電纜隧道南風入口、南島中學、金夫人徑路口,東至深水灣道迴旋處深水灣徑

座落電纜隧道南風入口以北的「南風道樹林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乃港島碩果僅存的成熟樹林,有超過 150 年歷史。[1]

歷史[]

香港仔隧道未建成之前,港島南北交通相當不便,不論東繞淺水灣道,或西經薄扶林道,既遠且擠。緩解方法是在黃泥涌峽黃竹坑之間闢建新路,長約一英哩,有三條行車道,兩綫上斜

耗資 400 萬元的南風道,由港督麥理浩爵士於1973年7月5日主持通車典禮,街道名稱象徵道路「能夠像吉祥之南風一樣,使本來很難的旅程變為更快捷、更舒適」。[2][3]

電纜隧道[]

全長約5.7公里的南風至柏架電纜隧道,是現時全球最長電纜隧道之一。

隧道於1990年4月動工,1992年3月貫通,並於翌年落成,內部呈圓形狀,貫穿聶歌信山峽渣甸山畢拉山柏架山[4]

深水灣道迴旋處[]

港鐵 南港島綫(東段)建造工程期間,城巴海洋公園車廠由2011年5月起縮減面積,影響部分巴士通宵停泊安排。政府選定南區多個地點供專營巴士通宵停泊,當中包括電纜隧道南風入口對開一段南風道東行慢線[5]。當局同時將南風道與深水灣道交界處改建為迴旋處[6],以便車長翌日清晨到南風道取車後,便捷地折返南風道西行前往鴨脷洲香港仔一帶載客,而不必駛經黃泥涌峽道,減低對附近民居的滋擾。

南港島綫 海洋公園站2016年落成後,承建商重整地盤內部份空地,交還城巴作車廠用途;10月31日凌晨起,城巴不再安排巴士到南風道通宵停泊[7],有關巴士泊位於2019年5月31日20:00起正式撤銷。[8]

另一方面,位於南風道及介乎南風道與黃泥涌峽道的一段深水灣道之全日24小時公共小型巴士禁區,生效時間由2018年4月27日時起縮減為每日上午6時至凌晨12時。[9]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策略性岩洞區第34號–黃竹坑,《岩洞總綱圖》—《註釋》,土木工程拓展署,2017年11月
  2. 港督今日主持南風道通車禮,政府新聞公報,1973年7月5日
  3. 《跑馬地至香港仔捷徑 南風道明日通車》,大公報,1973年7月4日
  4. 《電纜隧道》,港燈電力投資有限公司,2007年9月。
  5. 南區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紀錄〉,2009年7月13日,第13-27段。
  6. 南區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紀錄,2010-07-19,第13-17段。
  7. 城巴有限公司,〈海洋公園車廠-延伸部分啟用事宜及南風道和利樂街工程車安排〉[員工通告],2016年10月25日。
  8.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黃竹坑南風道專利巴士泊車位〉[交通通告],2019年5月31日。
  9. 南風道及黃泥涌峽道公共小型巴士禁區,運輸署交通通告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條目
南風道

外部連結[]

南區道路列表
薄扶林數碼港 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摩星嶺道域多利道大口環道金粟街碧荔道冠冕臺美景徑沙灣徑羅富國徑利牧徑置富徑置富道沙宣道數碼港道資訊道鋼綫灣道貝沙灣道貝沙灣徑貝沙山徑貝沙山道貝沙徑
華富華貴田灣 石排灣道華富道瀑布灣道華昌街華翠街華康街華景街華樂徑華林徑華隆徑華貴道田灣海旁道田灣山道田灣新街田灣街田灣徑登豐街嘉禾街興和街漁歌街漁利街漁豐街漁獲街魚市場道
香港仔 香港仔海傍道香港仔大道香港仔舊大街香港仔水塘道貝璐道漁光道漁暉道崇文街洛陽街東勝道西安街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成都道觀海徑
鴨脷洲 鴨脷洲橋道鴨脷洲海旁道鴨脷洲徑鴨脷洲大街利民道利枝道利南道利東邨道利榮街利興街利景街利樂街海怡路怡南路怡雅路漁安苑道洪聖街惠風街平瀾街山明街好景街新市街悅海街華庭街倫敦里
黃竹坑深灣
海洋公園
香港仔隧道黃竹坑道香葉道香葉徑南朗山道海洋公園道警校道深灣道深灣碼頭徑海洋徑惠福道業發街業興街業勤街塘邊徑黃竹坑徑南風徑南風道
壽臣山深水灣
淺水灣
香島道壽山村道壽臣山道東壽臣山道西深水灣道深水灣徑淺水灣道麗海堤岸路麗景道赫蘭道海灘道南灣道南灣徑南灣坊大潭水塘道
舂磡角赤柱 舂磡角道赤柱峽道赤柱崗道赤柱灘道赤柱連合道赤柱村道赤柱市場道赤柱大街赤柱新街東頭灣道東頭灣里東頭灣徑黃麻角徑黃麻角道佳美道環角道環角徑海風徑海天徑靜修里
大潭石澳 大潭道大浪灣道鶴咀道石澳道石澳村路石澳山仔路白筆山道紅山道棕櫚徑松柏徑
Advertisement